第276頁
2023-09-28 08:44:41 作者: 弱顏
王舉人這麼給面子,當然不僅僅是王幼恆的緣故。
新鋪子開張,樓上是為嘉賓準備的席面。樓下,照常營業做早點的生意。為了增添彩頭,當然也是為了吸引更多的客人,這一天實行優惠,灌湯包買三贈一。另外每一位進店就餐的食客,都能獲贈一小碟炒時蔬。
灌湯包的餡料里,炒時蔬里,還有鋪子賣的湯和粥里,都放了鮮湯寶。
這一天的生意,連蔓兒不求賺錢,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客人品嘗加過了鮮湯寶之後的美食。她相信,這些人品嘗了這一次之後,以後吃同類的飯食,都會將連記作為首選。
「這包子的餡料又改進了?」樓上,王幼恆咬了一口包子,立刻就道,「又比以前的鮮了,好。」
其他的人嘗了包子,也都連連點頭。
樓下,連記的熟客們當然更喜歡這寬敞的新鋪面、嶄新的桌椅,還有嶄新的盤碗筷子。為了新鋪子的開張,連蔓兒可是很捨得投入的。
等湯粥入口,更是有好多人誇讚起來。
「也怪不得人連記的生意好,你看人家這湯多鮮。」
「真是,今天這湯比以前的鮮。……夥計,再來一碗湯。」
「人這家做生意厚道,就這饅頭,分量足,從來只有多的,沒有少的。」
「連掌柜人家乾淨,吃進嘴的東西放心。」
忙碌了多半天,連蔓兒坐在裡屋的炕上,看著比原來大了一倍的新錢匣子,依舊裝不下,落了一炕的銅錢,眼睛笑的彎成了兩道月牙。
「哎呀媽呀,這是多少錢啊」張氏站在地下,喜的有些呆住了。
「兩千二百八十五文。」連蔓兒不用看帳本,就將數字說了出來。因為今天有各種贈送,刨除各種本錢之後,今天的利潤差不多有一千五百文錢。
「那不是一兩五錢銀子」張氏一屁股坐到炕上,帶著些做夢的神情道。
「我也沒想到,今天來的人可真多。」連守信也坐到炕上,說道。
「爹,原來咱的舊鋪子鋪面小,有那有錢的人想來吃,嫌裡面擠,還有嫌鋪面不體面的。咱現在的新鋪子,夠大夠敞亮,也足夠體面,那些人就願意來了。」連蔓兒道。
「嗯,是這個理。」五郎點頭。在鎮上的私塾念了這些天的書,五郎接觸的人面廣了,知道的事情也更多了。
「咱今天不有優惠嗎,來的人肯定多,明天就不知道了。」連守信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爹,你就放心吧。今天嘗過了咱鋪子裡的吃食,怕是以後他們就吃不慣別人家的了。一傳十、十傳百的,咱鋪子裡的客人,只能越來越多。」連蔓兒就笑道。
「對,咱可有寶貝,鮮湯寶。」小七看見沒外人在場,就小聲地道。
可不是,別看這小小的鮮湯寶,今天的嘗試足以證明,它將成為連記財源滾滾的有力保障。
高興過後,一家人又開始商量以後的打算。
「舊鋪子那邊,租約還沒到期,就用來存放東西吧,那裡屋的炕,還能烘乾蚶子肉啥的。」張氏道。
「咱新鋪子這邊,除了賣湯粥、饅頭、包子,咱還做點別的菜賣不,老黃還說讓咱上炒菜啥的。」連守信道。
「暫時還是這些吧。」連蔓兒想了想,就道,「咱現在還是早點為主。買包子的,咱不是有幾道小菜嗎,這現在就夠咱忙活的了。咱以後看情況,再說。」
「不過,我的意思吧,咱這鋪子的吃食,在精不在多。」連蔓兒道。
「這話對。」五郎點頭,「咱鋪子的地點在這,主要還是給山上的人供應早點,要增加更多的炒菜啥的,還是以後看情況。」
「這馬上就快端午了,咱做點粽子,賣幾天咋樣?」連蔓兒翻了翻身邊的大黃曆,說道。
第三百一十二章粽子
過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不分地域,共有的習俗。來山上做工的人,遠離各自的家,沒辦法吃上應節的粽子。她們的鋪子裡如果在端午節做粽子賣,肯定能賺上一筆。
「這個行。」連守信和張氏異口同聲地道。
雖然吃粽子是共有的習俗,但是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吃的粽子是不一樣的。南方大都吃的是白米粽子,也就是用糯米包的粽子。但是北方就不同,比如連蔓兒所在的三十里營子,這裡並不出產大米,更不出產糯米。雖然也有富裕人家過端午節的時候,會買糯米來包粽子,但是大多數的莊戶人家,包括城鎮的居民,吃的都是黃米粽子。
黃米粽子,就是用本地產的大黃米包的粽子。大黃米是用糜子磨的米,這種米磨成麵粉,到了冬天就可以用來包餑餑,也就是粘豆包。
本地產的大黃米,比外地運來的白糯米要便宜許多。
那麼她們鋪子裡要賣,是賣大黃米的粽子,還是白糯米的粽子那?
「山上從南面來的人挺多的,恐怕他們吃不慣咱的黃米粽子,咱還是包白米粽子賣吧。」張氏道。
「山上也有咱北方的人,我跟他們嘮嗑,聽他們說,家裡也是吃黃米粽子。」張氏道。
「那就白米粽子、黃米粽子咱都包一些賣吧。」連蔓兒就道。這樣大家都能多一個選擇,可以吃自己慣常吃的,也可以買另一樣嘗鮮。
很簡單的決定,大家自然都說好。
「娘,那咱家吃啥粽子?」小七問。
過去在連家,大家當然吃的都是黃米粽子。
「娘,你還記得不,前年過端午節的時候,大伯從鎮上拿回幾個江米粽子,我奶分給我一點,那個味我現在還記得那。……比咱的黃米粽子好吃。」小七眼巴巴地看著張氏道。
三十里營子這邊,一邊管從南邊運來的包粽子的白糯米,叫做江米。
自家吃的大黃米是粗糧,磨的沒那麼精細,比起從南方運過來經過精加工的江米來說,口感粗糙了些,也沒那麼好吃。雖然連蔓兒並不這麼認為,但是大多數一直吃大黃米的莊戶人家的孩子們,都更嚮往江米。
所謂物以稀為貴,從南方遠道運來的江米,在大多數人眼睛裡,是稀罕、珍貴的東西。
張氏就被小七看的心裡發軟。
「小七愛吃江米啊,那行,咱今年自家也包點江米粽子吃。」張氏說道。現在家裡有了些閒錢,能讓孩子們吃上好吃的,張氏心中只有歡喜,是不會心疼銀錢的。
小七的要求得到滿足,就喜滋滋地坐在那裡笑。連蔓兒就忍不住把他攬過來,用手去捏他肉嘟嘟的臉。
張氏就和連守信商量,要去買多少江米、多少大黃米,自家要用多少,鋪子裡要用多少。
連蔓兒眼珠轉了轉,突然想到一件事。
「爹、娘,咱這兩個月的口糧,是不是還沒去跟我爺領來?分家的時候,我爺答應了咱一年的口糧,咱包粽子的大黃米,也該包含在這口糧里不是嗎?」
連守信和張氏聽了連蔓兒的話,都沉默了。
這兩個月,她們因為鋪子裡生意好,又忙中種地、準備連枝兒的定親等。張氏又考慮到幾個孩子都正是長身子的時候,就很用心地改善伙食。大米、白面吃的多了,每頓飯還都會想法子做一兩個菜吃,粗糧就吃的少了些。從上來要來的口糧沒吃完,因此連守信這兩個月,就沒有去向連老爺子再要口糧。
「口糧……我去要,就這大黃米……」連守信顯然是有些話不好說。
作為一家人,連守信在想什麼,想說什麼,大傢伙心裡都有數。
「要不,咱現在也不缺這一口吃的。口糧啥的,乾脆就這樣,咱就不去要了。」張氏就道。
這話正合了連守信的心思。連家的糧食並不是很多。而且每次從上房搬糧食,周氏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張氏則是心地善良,在錢財上很少計較,而且她心疼連守信。
「爹、娘,這事我不同意。」連蔓兒想了想,就道,「咱分家得的東西本來就少,這口糧是咱該得的。」
連蔓兒這話說的不錯,連守信和張氏對視了一眼。就算他們倆不想再要上房的口糧,但是他們也要考慮幾個孩子的意見。這個家並不是他們兩個人的。
「這口糧咱就是不要,也沒人說咱好。」小七嘟囔了一句。
五郎和連枝兒都沒有急於開口。連小七這么小的孩子都明白的事情,張氏和連守信不至於不明白。
「娘,咱就這麼不要口糧了,沒人說咱好不說,我怕還有人要編排咱不好。」連蔓兒又接著說道。
連守信和張氏都沒吭聲,因為他們知道,連蔓兒說的對。
上房現在人多、嘴雜,個人性情不一。如果他們就這樣不再要口糧,周氏,還有上房的某些人,不會說他們是為了爹娘、兄弟、侄子們著想,而是更有可能說他們這是有錢了、發財了,不把口糧當一回事了。更有甚者,會說他們既然發財了,就只顧自己吃好的,而不照顧爹娘和兄弟們。
「咱家現在的條件,也不是頓頓都吃粳米白面,咱今年種的糧食還沒下來,要是不從上房拿咱那份口糧,咱還是得花錢買糧吃。」五郎說道。
說到連守信和張氏的優點,比較民主,尊重自己的孩子,聽得進他們的話,絕對算得上是其中一項。
「那這樣,我還是去上房,把咱的口糧要來。」連守信想了想,就說道,「咱要包江米的粽子,那大黃米咱就少要幾斤?」
「該要多少,還是要多少。」連蔓兒就道,「咱包江米粽子,也是咱自己掙錢另外買的。再說,大黃米要來,咱也有用處,又不會浪費了。」
連蔓兒心裡有自己的打算。她以自己對連老爺子、周氏、還有上房諸人的了解,覺得和他們交往,就要一是一、二是二,該怎樣就怎樣。免得讓人覺得她們底線很低,進而想得寸進尺。
至於這樣做完之後,連守信想要孝敬連老爺子和周氏,在合理範圍內,連蔓兒並不反對。即便周氏對她們很不好,做出來的一些事讓她們一想起來就齒冷。但她生養了連守信,而且年紀大了,自己並沒有謀生的能力。感情上,連蔓兒無法和周氏親近,但是物質上的奉養,她並不心疼。
所謂孝道,有時候,是對自己出生的一種尊重。
當然,這並不妨礙她根據周氏的態度,來決定奉養的具體標準、事宜。
連守信要回家要口糧,連蔓兒、五郎和小七都跟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