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頁

2023-09-02 20:21:49 作者: 武劍仙
    而南棒那邊的想法也差不多。

    你說你這輩子都不來,你看看,領獎這不也來了嗎?!

    呸!

    真有種你別來啊,你倒是別來啊?!

    可能很抽象,很難理解,但南棒確實覺得這是在打李少傑的臉。

    另一種精神勝利法了屬於是。

    不過也沒什麼辦法。

    不然呢?

    又不能發作,難不成還要憋死自己嗎?

    反正你往左邊想,那也是忍著,往右邊想,也是忍著。

    那不如就想點自己開心的是吧?!

    南棒嘛,最擅長幻想了。

    沒什麼心理壓力的。

    ……

    時間過的很快。

    經過這段時間的溝通,協商,以及交流,李少傑倒是知道了很多消息。

    當然,這不包括自己的獎項名稱。

    一般來說,頒獎前肯定不會告知你的,只是因為李少傑這例子實在是有點太特殊了,獲獎的消息是瞞不住的,所以,只能瞞一瞞名稱什麼的。

    李少傑自然也不是特別在意。

    和那些流量們有點獎項都想誇大了吹可不一樣,真正的大師,往往懷著一顆學徒的心。

    你要說找個NB點的頒獎晚會,裡面混一個邊角料級別的自費獎,然後拿出來大吹特吹,刻意引導粉絲們將其認知成C位獎的這種事兒……

    反正有點臉的人都是做不出來的。

    偏偏,都已經成國際大師了,再不濟的人,也都是要臉的。

    頒獎晚會的當天,和李少傑想像中的場景是不太一樣的。

    說是頒獎晚會,還真就是晚會。

    不過不是娛樂晚會,而是「晚上的會議」。

    沒有節目演出。

    屬於很官方,很嚴肅的一種會議形式的典禮。

    會議上,音理會的幹事們會總結這一年的內容與成就。

    然後對每一個細化分支的音樂家進行表彰與肯定。

    「來自於肯亞的音樂家魯托,在今年一年裡,將全部的身心傾注於對東非音樂的教育,與發展上,積極與各國音樂家進行溝通,完全稱得上是當代音樂家的表率。」

    秘書長卡斯蒂娜對獲獎音樂家們,進行了肯定。

    這是屬於整個國際音樂界的認可與肯定。

    魯托十分的激動,走上台,握著獎盃,激動的心情久久無法散去。

    「謝謝音理會,謝謝卡斯蒂娜秘書長,謝謝在坐的各位。」

    能獲得音理會的認可,在魯托看來,那絕對是這輩子最高光的時刻。

    作為非洲小國肯亞出來的音樂家,最終能夠站在聯合國的領獎台,確實是一部極為驚人的逆襲經歷,哪怕這經歷是耗費了人生四十年才達成的。

    這就代表了魯托一輩子的努力,被整個行業認可了,並且大為讚譽。

    其他的出席者均是獻上了掌聲。

    能夠站在這個領獎台的人,在推動世界音樂發展,世界音樂交流,音樂的教育,以及以音樂文化交流來呼籲合作和平的各個方面,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理應獲得人們的尊重。

    如果說慈善大使看的更多的是你的影響力,那麼在這裡,看的更多的就是成就。

    魯托其實在整個音樂圈的影響力真沒多麼大。

    但他做的事情足以令不少所謂的慈善大使都為之汗顏。

    音樂的發展,藝術的轉換,是一個理性與感性交織的過程。

    藝術是緊隨社會形態發展的,每一次藝術審美的變遷,都是伴隨著重大的社會變革。

    魯托做的事情其實很簡單。

    編寫教材,帶頭進行音樂教育。

    可之所以能夠被邀請到這個場合頒發獎項,遠不是字面那麼簡單的。

    世界各地的教育資源分配是完全不一樣的,更何況是藝術。

    在國內,教育資源的分配已經十分的廣泛,十分的均衡了。

    就所謂網絡理智者所說的「花錢上輔導班」「請家教」「找更NB的老師」,這如果放在世界大環境下,真的談不上是教育資源不均。

    真到了國外瞅瞅,那教育資源分配的程度更是令人咂舌。

    更不要說,魯托是還在非洲。

    去非洲搞音樂教育的難度遠比想像的大。

    肯亞這個地方,說窮其實也不算窮,但說富也絕對談不上。

    人均GDP兩千三美元左右。

    而同時間的華夏呢?

    可能差不多有一萬兩千三。

    即使華夏經濟發展真的已經很離譜了,但人均GDP,平均起來,也就是月工資七千塊。

    但事實是,沒幾個月工資這麼高的。

    這還是建立在華夏的基礎之上。

    要知道,即使面對財富分配仍然不均這個全球性的話題,但國內分配相對於國外來說已經夠平均了,甚至平均程度已經很高了。

    肯亞呢?

    一個月平均也就一千三的工資。

    實際情況還是絕大多數都比這個低。

    學音樂是個燒錢的活。

    在這樣的經濟條件下,音樂藝術想要發展,確實很難,畢竟,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肯定不會是首選。

    殘酷的現實就是,聽音樂的群體,絕大多數還是那些能夠吃飽了撐著躺下的群體。

    更別提學了。

    而魯托花費了十餘年的時間,融會貫通了西洋音樂,將其與非洲民間的一些音樂進行結合,編寫了最為適合當地文化與教育的音樂教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