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頁
2023-09-02 20:21:49 作者: 武劍仙
而這篇文章的出現,也確實引起了不小的波瀾。
【從李少傑出道以來,人們對其的評價便是鬼才音樂人,年僅二十餘歲的他,無論是鋼琴演奏,創作,乃至指揮,都展現出了一種無與倫比的統治力。】
【但我想說,這樣的音樂人的出現,對音樂界來說是否是件好事?】
【我認為這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強大的偶像效應下,後來的音樂人會積極的學習李少傑,而李少傑的風格與創作思想實在是太天馬行空了,會很促進音樂界的百花齊放。】
【但這樣的一件事似乎也側面的證明了當前音樂界的單調,想像力的匱乏,更顯示了似乎音樂界放棄了很多復古文化,但並沒有推動太大的發展。】
【真實是這樣嗎?其實不是!】
【現如今也依然有很多優秀的新生代,可這些新生代在李少傑的強勢下顯得黯然無光,李少傑的成就固然值得稱道,但也因其太過耀眼的光芒,導致目光大部分聚焦於他的身上,極其容易忽略對其他新生代的扶持與關注。】
【我認為,當下音樂行業想要發展,需要的不只是關注李少傑一個,而是需要關注更多的新生代,李少傑無法代表音樂未來的發展趨勢,更不是這個時代的唯一。】
【他的作品很有深度,很能引起人的共情,但他實在被過度的神話了,在過度的神話下,哪怕是李少傑堅定的支持者,也很容易帶給其不該有的壓力,理性客觀來看待,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大家很容易捧殺李少傑。】
這篇文章,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搞藝術的人也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寫文章的人內心的小九九。
這表面上是夸李少傑,但實際引出「李少傑太猛了,導致其他人無光」這一命題,然後從這個命題開始說「李少傑被神話」。
最後,似乎開始從整個音樂行業的發展,以及關注李少傑個人的發展角度來說話。
表面上為你好,實際上想表達的,就是「你太火了,我不爽」的內容。
很多人看了文章後,皺了皺眉。
這篇文章確實別有用心,而且非常的明顯。
但!
他說的是當今的事實。
由於李少傑的過度強勢,導致很長的時間裡,音樂圈的關注重點全在於李少傑。
以往,音樂圈的很多分支其實多少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
比如……
我搞樂團的就是搞樂團,而我搞獨奏的就是搞獨奏,交匯點頂多是在一起「協奏」一下。
玩音樂的都知道,搞樂團的和搞獨奏的是兩個世界。
放在流行中也是一樣的。
玩配樂的有自己的圈子,玩個人演唱的,玩樂隊的,彼此之間交互度確實沒有那麼高。
甚至於細分到小圈子裡,更加複雜。
比如,搞嘻哈的圈子,和搞電子音樂的圈子,交融度其實就沒多麼高。
哪怕很多嘻哈作品會採納電子音樂,但其實仍然是兩個距離不那麼近的圈子。
但李少傑確實不一樣。
這人對圈子就沒什麼概念。
大手一張「我全都要」。
這也導致了實在是相當多的圈子都對李少傑非常關注。
或許有人會說,人家強是人家強的事情。
你有種你也強啊。
憑實力什麼的。
但其實,在曝光資源上來看,尤其是音樂圈頂層的,更加有價值的曝光資源,被李少傑占據了太多。
這等於動了一票人的蛋糕。
所以,哪怕知道這文章很鬼扯,很離譜,可依然達成了他的目的。
——將李少傑與整個音樂圈的利益群體放在對立面。
這篇文章發出去後,並沒有太多的特別的反響。
但這樣反而更顯得有些安靜的詭異。
正常來說,以這家音樂期刊的實力,放出這麼一篇有爭議的文章,保管是會引起很大反響的。
但現在很安靜,仿佛很多人都沒看到一般。
這反而更說明這篇文章確實讓很多人將自己的視角與李少傑對立了起來。
音樂很大眾嗎?
其實不然。
現如今音樂是越來越小眾的。
因為細化。
古典音樂很小眾,喜歡配樂的也很小眾,喜歡雷鬼,嘻哈,搖滾……等的也是小眾。
每一塊的蛋糕就那麼大,有人吃飽了就得有人餓著。
但很多人仔細一想,驚出了一身冷汗。
好傢夥。
似乎絕大多數種類的音樂,盡頭怎麼都是你李少傑呢?
這就好像李少傑霸道的出場,然後在每一塊蛋糕上都啃了一口一樣。
能不得罪人嗎?
以往或許大家的視角更多是覺得,臥槽厲害好崇拜,或者是覺得就算李少傑來搶了蛋糕,但也很少有人能和李少傑碰一碰啊。
不過,得罪的人一多,被這破B文章挑起火氣的人一多。
那就量變產生質變了。
烏合之眾固然沒啥用,但如果是一大群,更大群的烏合之眾,那絕對可以讓你體驗到什麼叫團結力量大,人力有時窮。
這一系列的事件,或許會引起不小的問題。
尤其是在這個關鍵的上升節點裡。
所以,在一些老鄉的告知下,李少傑自然也知道了自己面臨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