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頁
2023-09-02 20:21:49 作者: 武劍仙
不得不說,格魯伯感受到了一絲絲莫名的壓力。
是的,壓力。
縱使雙方關係已經非常友好了,但依然感受到了一點壓力。
一開始,格魯伯覺得,這樣的感覺似乎是來源於李少傑。
但仔細想想,又總感覺並不是。
可能是來自其他更深層次。
下一步幹什麼?
自然是去歷史博物館!
烤鴨,故宮,長城,天An門。
必備四板斧了屬於是。
實際上,在外交中,對外國來訪者介紹本國的文化,一直以來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格魯伯對華夏的了解,雖然很深,但很多東西理解上還是會有偏差。
就個人本身來說,格魯伯對這方面非常的有興趣。
李少傑介紹文化的方式,恰到好處,甚至堪稱精妙。
並不是一味的展示我國文化藝術,歷史淵源,然後大搖大擺的問一聲「你看我吊不」。
這樣的交流是最為低級的,更像是一種暴發戶的炫耀。
大國風範,是要藏鋒於內,穩重,謙虛不卑微,自信不自大!
比方說,介紹道歷史上一些《詩經》相關的書畫作品時,李少傑便對格魯伯說道。
「曾經,無論是奧地利,還是華夏,在歐洲的視野來看,都曾被稱為東方之國,雖然相隔萬水千山,但絲綢之路卻早就將其連在一起。」
「哈布斯堡王朝時期,便曾經以A.E.I.O.U五個拉丁字母來揚起威名,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意思是天下民眾皆為奧地利的臣民。」
旋即,李少傑便指了指眼前的書法作品。
對格魯伯說道。
「這篇書法作品,寫的內容叫做《詩經》,而《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春秋時收錄,收錄內容包含西周,距今的時間,已經兩千七百餘年。」
「這其中,便有一句話,曾與哈布斯堡王朝的A.E.I.O.U.異曲同工。」
說到這裡,李少傑的眼中精光一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而我們華夏,縱觀數千年風月,歷史與文化的厚重,甚至讓我們這些後人們都感覺到強大的壓力。」
「不得不說,同樣被稱為東方之國,也同樣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能說出同樣的話。」
「只能說,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文明,總是有共同的偉大氣魄。」
李少傑意味深長的一笑。
基本到這裡就可以了。
奧地利和德國,匈牙利的那點事兒可太複雜了,誇讚可以,別碰雷。
在這種談論中,夸對方,那就等於變相的夸自己。
大概就有種……
【臥槽兄弟你是真NB啊!!】
【你看看我,我也挺不錯的。】
然後淡定的掏出了更NB的NB。
「不可思議,歷史驚人的重合。」
格魯伯感嘆。
如果用網絡語言來形容的話,那多少有點感覺到了「世界線收束」。
李少傑的誇獎其實很雞賊。
聽起來好像很NB。
但仔細一想,其實也沒說到底哪NB了。
表面上好像夸的是奧地利。
但總感覺夸的是自己。
而且,從格魯伯個人看來,這誇獎很受用,沒有冒犯的地方。
如果單說奧地利,實際上,在1945年往後,才真正的構建了一種同德國人分離的民族身份。
但他們成功了。
選擇與歷史和解,以文化驅動,在戰後重建中成為了非常不錯的一個國家。
之所以選擇與奧方交流,原因也正是如此。
奧方靠著自身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靠著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做到了很多事。
華夏的文化底蘊不用說,實際上,無論從時間,民族,以及統一性,認同感上,都要遠超奧地利。
但這不該是自大的藉口。
不得不承認的是,現如今國際舞台背景下,華夏文化軟實力的發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
確實做的還不錯,但不夠,而且遠遠沒有達到應該達成的效果。
向奧方學習,學習如何推動文化產業,是非常有必要的。
「之所以說《詩經》,便是因為……詩經中記載的一些詩歌,實際上是要與樂配套的。」
「詩書禮樂,是當年社會高層必要掌握的技能,文化,審美,禮儀,這些東西是我們華夏民族的根。」
「只是年過久遠,音樂難以保存,而且時間太久了,數千年中,就連語言的讀音也難以考證,只能靠現存方言與古籍的蛛絲馬跡中,去嘗試著還原。」
李少傑帶著奧方樂團的人走著。
闡述著獨屬於華夏的歷史。
「詩樂舞,這些東西本就是一體的,代表了古代東方的審美,而這些東西,也代表了一種禮儀……」
「在我們華夏,對於音律的開發是自成一脈的,雖然理論體系完全不同,但很多技巧上卻殊途同歸……」
這不同於西洋音樂的發展脈絡,讓格魯伯一行人如痴如醉。
格魯伯早就知道,東方的這個國度,音樂與西方的體系完全不同。
並且,也早就做過一系列的研究。
對於李少傑所說的東西,很是了解。
但再了解,也是從國外得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