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頁
2023-09-02 20:21:49 作者: 武劍仙
雖然藝術程度,創作實力確實有了新突破,而且從專業角度來說,方向其實也沒什麼問題,但這突破的感覺多少會讓人感到奇怪。
自己這徒弟……
不會從此以後就換了畫風吧!!
但今天,這些擔憂消失不見。
嘿嘿一笑。
陳教授拿出手機。
分享到朋友圈。
【寶貝徒弟李少傑的新作——《史詩中國》!】
【不太懂音樂,希望各路大佬點評一下。】
滿滿登登。
全是凡爾賽。
沒有一滴謙虛。
很快,朋友圈就有人回復了。
回復者的頭像與網名,也多少都帶點老年味。
上善若水:【大拇指.jpg,少傑棒!!】
細品歲月:【非常不錯的作品。】
這味兒就對了。
陳教授得意的看了一眼朋友圈。
自從玩會了這玩意以後,生活的樂趣都多了很多呢。
秀徒弟的時候就不用指望著聚會喝茶酒局了,直接朋友圈上嘴臉就完事兒!
將視頻收藏。
繼續刷B站。
點擊看上去比較感興趣的「下一個視頻」,慢慢瀏覽著。
推送的內容多少有些離譜。
除了一些番劇,搖滾外。
最多的,自然就是類似於傳統文化,音樂理論等等的視頻。
陳教授驀然發現,這種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喜歡的平台,也可以很適合做一些知識內容啊!
只不過。
知識板塊里魚龍混雜。
陳教授倒是也發現了不少忽悠人,或者傳播偽知識的作品。
比如聊音樂理念,表面上很忽悠人很學術,但實際上秉持的歪理邪說無非就是「我感覺」,沒有任何音樂知識基礎支撐。
比如……
嘻哈音樂是否能被稱為藝術這種爭議話題。
翻來覆去,繞的都不過是「嘻哈圈子亂所以嘻哈=屎」這種強盜邏輯。
到了陳教授這種層次,看待事情的眼光就很通透了。
嘻哈音樂可以被稱作藝術嗎?
可以。
因為嘻哈音樂在玩節奏上很精髓,說唱的flow,律動,乃至於與其他風格音樂的融合,自身音樂性,音樂理論的基礎,都絕對是非常不錯的。
但嘻哈圈的人可以被稱為藝術家嗎?
不可以。
嘻哈圈是嘻哈圈,跟嘻哈音樂有什麼關係呢?
古典音樂圈中也不是沒出過類似的事情。
去利用古典音樂,卻為貴族們聲色犬馬的奢靡生活助興。
所以能說古典音樂是錯的嗎?顯然不能。
嘻哈音樂的這種音樂形式本身,如果剔除了尼格的垃圾文化,只保留音樂特性,並在此基礎上加強深度,也完全可以被稱之為藝術。
但如果音樂意義上的東西簡陋,還夾帶尼格們的垃圾思想文化。
那自然只配稱作垃圾。
陳教授搖了搖頭。
繼續看下去。
心裡倒是閃過了一個想法。
或許,真正的音樂人,老一輩優質藝術家,也是可以通過這種渠道與這種方式,去為大家帶去更多的音樂知識與音樂體驗。
人對音樂的鑑賞能力來源於什麼呢?
其實和知識關聯也不是特別大。
真正在於的是想像力。
不過,每個人也都是擁有想像力的,或許,只是需要將抽象的音樂,配上形象的視頻,或是文字描述,不就會變得有感覺了?
這邊想著,陳教授無意間又刷到了一個視頻。
仔細一看。
《千年·一嘆》
嗯?
怎麼又是青微的作品?
陳教授就感覺自己好像個玩家在打boss,打完boss後,地上爆了一堆裝備。
正在這一個個撿一個個看呢……
視頻似乎是一個聯合創作的作品。
點開視頻,是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女性古箏演奏家。
似乎與糰子合作了一個歷史題材的文創。
古箏曲,也正是叫做《千年一嘆》。
陳教授若有興趣的一笑。
「喲,這不是陸萍麼……」
大家也都是音樂圈的。
雖然陳教授的主業是西洋音樂,但實際上和民樂圈的各位老師也是非常熟悉的。
普通人目光中西洋音樂與民族音樂互相之間有點什麼矛盾或者不友好的鄙視鏈亂七八糟的,那都是無稽之談。
只不過是源於一部分崇洋媚外的人心裡對自己民族民樂的自卑感造成的,總覺得洋大人的就厲害。
實際上,民樂圈與西洋樂圈之間一向是非常友好的,還經常一起合作。
民樂大佬與西洋樂大佬關係也一向很好。
到音樂大學看一眼都知道。
你要說你會鋼琴,人家「哦」。
因為基本都會。
你要說你會小號,小提琴什麼的,人家或許會「臥槽可以」。
因為確實都是比較難的樂器。
可是,一旦你說你會嗩吶,會揚琴。
相信我,人家會異口同聲的說「臥!槽!牛b!」
而作為西洋樂的教授,陳教授對民樂反而更加有興趣,也對民樂的一些演奏家非常熟悉。
記得很久之前,自己似乎也是在某個文化項目里,和陸萍合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