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2023-09-28 04:19:20 作者: 大世界
    「站住!」

    銀扇怯怯的收回邁出的腳,扭頭,「少爺,還有什麼事嗎?」

    王昌平:「去打聽下,哪個寺廟道觀比較靈驗,我要去點盞長明燈。」

    都說這長明燈能為亡者引路,燭光微微,卻能照亮陰間之路。

    希望這錢懷明的鬼魂早登極樂,就是要找人算帳,也要找對人,千萬別再找他了!

    這時,小廝榴生揮舞著手,一臉歡喜的跑來。

    「少爺少爺,中了中了!」

    王昌平端起桌上的茶盅喝了一口,隨口問道,「什麼中了?」

    小廝榴生臉上掛著大大的笑容,眼裡的喜意藏都藏不住,他手舞足蹈的說道。

    「方才我打那紅榜走過,聽說榜上的孫青平犯了事,縣太爺又補了個名額,少爺,太好了,新補的是您的名兒!」

    「我看得真真的,上頭寫著元西村王昌平。」

    「是縣衙禮房裡的潘文書當場寫的,這事錯不了!」

    榴生喜滋滋的看著王昌平,只等著他扔賞銀。

    這等好事會有多少賞銀呢,五兩還是三兩,再不濟也該有二兩呀!

    下一秒,榴生的笑容僵在了臉上,完了,賞銀飛走了……

    只見聽到這消息,原本該是歡喜的少爺,臉一下變得蒼白……

    榴生:這哪裡是歡喜的表情喲,上次老太爺沒的時候,少爺的臉色都沒這麼喪!

    王昌平手裡的茶盅都拿不穩了,茶蓋子和杯身發出劇烈的碰瓷碰瓷聲。

    眼裡一片驚恐:完了完了,這下真的上了賊船!

    ……

    安同鎮,宋家小院。

    宋延年得了個案首的消息一傳來,宋四豐歡喜的不行。

    他挽留郭榮,「在伯伯家裡吃個便飯吧。」

    郭榮客氣的拒絕,「不了不了,家裡老娘和姐姐還等著我呢。」

    宋四豐送走郭榮後,轉身掩上門。

    「快快,爹得收拾下行李,我們要回去了,到時和你娘說說這好消息,保准她笑得合不攏嘴。」

    「也和你奶說說,前些日子她還想拿出壓箱的銀兩,說要給你趕考的時候帶著。」

    宋延年連忙開口:「爹你沒收吧!」

    宋四豐擺手,「哪裡能要!老人家攢點銀子不容易,銀子就是她的身骨板,壓箱銀在,她對兒孫也能硬氣些。」

    宋延年點頭,「我自己有銀子。」

    宋四豐:「爹也給你攢了銀子。」他見自己兒子張嘴,馬上制止了他。

    「爹知道你有銀子,但爹給你的,你就收著,窮家富路,多帶點銀子總是好的。」

    「你沒行冠禮,就讓爹多照顧照顧你。」

    宋延年心下暖暖,「爹你真好。」他覷了他爹空蕩蕩的手,笑道。

    「不過,你說要收拾行囊的話,已經說了三趟了。」

    宋四豐拍了拍額頭,憨笑,「是是,爹歡喜的要昏頭了。」

    他對上自己兒子晶亮的眼,瞬間覺得自己又自豪又激動,一下就將宋延年抱了起來。

    「兒子,你真給老子長臉!」

    「案首,哈哈哈!」

    ……

    宋延年來到義塾時,褚閔武也在先生這裡,看到他的時候,童先生面上一喜。

    「延年來了,來來,看看你師兄寫的這篇策問。」

    宋延年從童先生手中接過紙張,入目是一篇氣韻生動的隸書,不由驚訝的看了褚閔武一眼。

    童先生滿意的捻了捻鬍子,「是不是很驚訝,方才我見他這一手好字時,也是驚詫了一番。」

    他看向褚閔武,一臉欣慰,「想不到短短時日裡,閔武你在書法一道上,有如此多的精進。」

    褚閔武謙虛低頭,「全賴先生教導。」

    童先生欣慰不已,指著楮皮紙上那些如勁骨豐肌的墨字,問宋延年道:

    「你師兄這字,你怎麼看?」

    宋延年細細欣賞了一番,開口道:

    「書譜有雲,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我觀師兄這字,已有幾分復歸平正之意。」

    童先生暢笑,「不錯不錯!你們兩個都不錯。」

    他看著宋延年和褚閔武,眼裡激動似有光,片刻後,才斂了斂情緒道。

    「為師看到你們,就想起一些往事,一時有些忘形,唉,上了年紀,就是愛想些往事。」

    宋延年和褚閔武對視了一眼,兩人都覺得,童先生估計是想起了那喪生火場的友人。

    一時,氣氛有些低沉。

    最後還是童先生出言,打破了這沉悶。

    「延年,快看看這篇策問寫的如何。」

    宋延年低頭看著手中的文章,文章不長,他看得很快,片刻後,他又重頭通讀一遍,這才將文章往桌上一放。

    看著兩個等他回話的人,宋延年斟酌了一番,開口。

    「師兄字字珠璣,鋒芒畢露,延年不如他多矣。」

    童先生接著道,「可是這次縣試,延年的排名卻是在閔武之前,閔武你可知為何?」

    褚閔武搖了搖頭。

    童先生指著桌上那幾張紙,「延年說得對,你的文章確實字字珠璣,上頭的一些觀點,可謂是振聾發聵!」

    「但也正是因為這,你的文章少了一絲圓滑,缺了些中庸之道,而我們的縣令大人,更偏好道家無為一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