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2023-09-28 02:26:45 作者: 龍應台
胖子似乎不知該說什麼好,半晌,眼睛注視別的地方,說:
「你晚上來,我教你。」
旁邊的人吃吃地笑,看著我。
我彎下腰,和胖子平視,一個字一個字地說:「你,還不夠資格。」
牽回孩子的手,繼續往前走,想想,又回頭對胖子說:
「這樣子對待外地人,您真丟北京人的臉!」
然後又是一個明亮的早晨,我興高采烈地對安安說:
「跟我去市場嗎?」
好一會兒沒聲音。
「咦,不想去?」
安安憋著什麼,猶豫了半晌,皺著眉說:
「我很想去,可是,」他結結巴巴地,「媽媽你可不可以答應我不吵架?」
吵架?我驚愕地看著他,沒想到這兩天的旅程如此深刻地震撼了這小小的人。
「安安,」我捧著他纖弱的臉龐,「媽媽只有在不公平的時候才吵架。」
「你可不可以答應我,」安安滿腹委屈地說,「不公平也不吵架?」
電梯小姐
電梯小姐將鑰匙插進孔里,電梯就晃蕩晃蕩地上升。五樓?
您好。麻煩您。是五樓。謝謝。再見。
一把行李拖進公寓,再出來,我傻了。這不是自動電梯,我得按鈕,樓下值班小姐得從她小房裡出來,拎著鑰匙,啟動電梯,上來接了我,再下去。
您好。對不起又要麻煩您。是的,出去辦點兒事。不是,我不是北京人。謝謝,不客氣。再見。
進進出出上上下下,一天就讓我受不了了。我是個討厭寒喧客套的人。甚至於在社交場合里,我也有一種本事:和對面的人淡漠相看,不想說話的時候就是不說話,我可以忍受;雖然社會習慣要求你談談天氣、問問貓兒狗兒、淺笑兩聲,我不怎麼在乎社會習慣。
可是我是個禮貌的人,見到電梯小姐總覺得該四目交接,點下頭,道聲謝。幾天之後,當我發覺只要有電梯就得有電梯小姐的時候,我簡直支撐不住了。不行,我的禮貌是有一定存量的,超過這個存量,我所需要的孤獨就要受到威脅。
麻煩您。謝謝。對,回來了。還好,北京很好。五樓,對,謝謝您。晚安,再見。
對不起,又要麻煩您。單車太沉了,提不下去。謝謝您。不用了。請等一會兒。
行。謝謝了。再見。待會兒見。哪裡?
我開始有點兒驚慌。她不是擱在電梯裡的一把凳子,不是嵌在壁上的一個按鈕。
對凳子和按鈕我可以視若無睹,凳子和按鈕對我也無所要求;可是這個人,這個不斷地為我做舉手之勞的人,用她閃動的眼睛看著我,使我不斷地消耗那一點點禮貌存量。最不公平的是,她雖不是凳子按鈕,卻和凳子按鈕一樣地永遠嵌在電梯裡。
只要我用電梯,她就在那裡,在那裡吸取我微薄的禮貌存量,使我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我開始用腳爬走樓梯。五層階梯上去,五層階梯下來,把寒喧和禮貌的消耗降到最低。
幾天之後我才赫然發覺:北京城幾乎所有的電梯裡都有個電梯小姐,像凳子和按鈕一樣安裝在電梯裡,用閃動的眼睛看著你進來,看著你出去,看著你上去,看著你下來。
我簡直大驚失色。
我踏進這個狹窄的電梯。「小姐」是個頭髮蒼蒼的老婦人。
「麻煩您到三樓。我找蕭乾先生。」
「三樓不停。」她面無表情地。
「那----」我遲疑了一下,回想起1989年見到的行動困難的蕭老,「老人家怎麼辦?」
「老人走路啊!」電梯「小姐」不太耐煩,顯然覺得我的問題有點兒莫名其妙。
※ ※ ※ ※ ※
回到外交公寓,電梯小姐坐在大門口和別棟樓的小姐聊天。和往常一樣,她們的手裡總有一把頭梳,時不時梳理著剛剛洗過還潮濕的頭髮;膝上總擺著一份讀皺了的《北京晚報》。她們坐在台階上,望著門外夜幕漸攏的天空,交換生活里點點滴滴的大事小事。
手裡的水果挺沉的,我踏進大門。
您好。麻煩您。
「沒轍啦!我說您看著辦吧!」她們的話音一點兒也不被我的出現打斷。兩個人像上了電池似的同時起身,往電梯平行挪動,頭梳和晚報也跟著浮進電梯。「你知道小劉昨晚見到誰了嗎……」
五樓。謝謝你。
「我還以為她早出了國,原來呀,婚沒結成,人家回澳大利亞去了……」
語音、身體、頭梳、《北京晚報》,又像幽浮一樣緩緩飄下。
望著電梯漸漸合攏的門,我突然徹悟:在她們的眼裡,我才是凳子和按鈕,我才是那嵌在電梯裡的時明時滅的燈,她們對我是徹底視若無睹的。不把我當「人」
看,她們才活得下去。
我鬆一口氣。
五樓!
打 架
從定陵一出來就聽到他們憤怒的聲音。
賣飲料的小攤旁,兩個穿短褲的男人正使盡全身力氣地吵著架,脖子粗了短了,臉漲得紫紅。兩人之間還站著個七八歲大的小孩,手裡握著罐要喝未喝的可樂,眼睛怯怯地望著火爆的大人。
男人的聲音越來越激昂,緊依著男人身後的兩個女人----一個是賣飲料的小販的妻,一個是買可樂的孩子的媽----火雞似的插進來幫著吵,各幫各的男人,只是四個人同時扯著喉嚨嚷嚷,誰也聽不見誰的。
當小販突然彎身去拔他的板凳時,看熱鬧的人都嚇了一跳。小販黑虎著臉,兩手高舉板凳,做出馬上要砸下來的架式。
沒有板凳的男人吃吃地說:「你打人哪!你打人哪----」邊說邊退,一步一步退,眼睛盯著板凳,小販一步一步逼進,在觀眾還來不及喊「哎呀」的時候他已憤然將板凳砸下;沒砸到,男人轉身就跑,小販抱著板凳追,兩個人就圍著飲料攤子這麼一逃一追地繞起圈子來。圈子外邊,兩個女人已經呼天搶地廝打開來,「你打人哪,你打人哪!」
看熱鬧的人似乎得到一分意外的驚喜,沒想到那小販說干就干哪;他們的臉上帶著看午夜恐怖影片的又是害怕又是歡喜的表情。
我笑了。
安安的爸爸一旁瞪我:「人家打架,你覺得好笑?」他走開了。
一直緊緊握著我手的安安鬆開了手,說:「媽媽,不好笑!」他追爸爸去了。
他們誤解了我的笑。他們怎麼知道,定陵這一幕人生戲劇將我毫無心理準備地帶回到三十年前的台灣,像經過一個飄忽的夢的隧道,回到了我記憶角落裡的童年。
不知道有多少年沒見過街頭的打架了----歐洲的七年?沒見過。美國的八年?
沒見過。台灣?
有的,在五六十年代,在我還是個舔著冰棒、看漫畫書的小女孩的時候,街頭打架好像是市井風情的一部分,就像時不時會見到的小車禍一樣,是特殊的事情,但它是常常撞見的特殊的事情。走在熙來攘往的街上,突然覺得後頭有人跑步,穿著花布裙提著菜籃的女人氣喘喘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