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2023-09-28 02:26:29 作者: 龍應台
    從小大家都說你很聰明,你一定要考上大學,才會有比較輕鬆的好職業。」

    我的天啊!我讀書是為了將來有安定的好職業,是為了賺錢?小時候做書的奴隸,長大後還要做錢的奴隸!這難道是台灣人的一生嗎?我養小鳥,是因為我需要純潔的朋友;我看電視,因為有很多節目能觀察到許多內心與內心、人與人的衝突,這對我有啟發的作用;我常把東西拆開看一看,再裝回去,因為那帶給我滿足? .。但這些都被視為是成績退步的禍害,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除了讀書外沒有一樣是我應當做的,我還是個「人」嗎?我從小就接受這種教育,就這樣養成我的怕事、懦弱、依賴,不過我很慶幸的是我很堅持我的獨立思想,我一直視它為我最珍貴的東西,於是造成了我和家人的觀念衝突。我起初很納悶為什麼我總是表達不出我意見的理由,後來我在一個叫做JOHNCOUGAR 的搖滾歌手,他的專輯UH,HUH 中的幾首歌曲得到了答案,某中AuthoritySong 的一段更讓我頓悟:

    Ifightauthorityanthorityalwayswins.I'vebeendoingitsince ,Iwasayoungkid . ?? SoIcalledupmypreacher.Isaid:」Givemestrengthforround5.」Hesaid:」Youdon'tneednostrengthyouneedtogrowupson.」Isaid:」Growingupleadstogrowingoldandthentodying.Anddyingtomedon'tsoundlikeallthatmuchfun.」我將authority 比做我的長輩,而且那preacher 所說的話更和我家人不謀而合。

    「你現在讀書苦一點,將來才會好過一點。」我常將這種譬喻告訴同學,只要是肯聽我說的,不是贊同我,就是無辭以對,只是不知道是發自內心,還是不好意思反駁我?或者根本聽不懂。龍教授,您同意我這種比方嗎?不過我從未說給家人聽,在此之前,我曾多次嘗試解釋許多我所說的話的意思。

    但都遭到誤解, 這個當然就更難讓他們接受, 因為「Ifightauthorityauthorityalwayswins.」。例如,我祖母就不懂絕對和相對的意思。我爸爸常常告訴我:「你無法改變環境,你就必須適應環境。」我很不以為然,尤其是看了您那篇提到蘇格拉底的文章,更是不向那句話低頭。

    他也常常告訴我,台灣現在很不好,要考上大學,才能到美國去,但他卻沒想到自己不能改變它,就去適應它,這不是很矛盾嗎?我不能反駁他,因為「Ifightauthority,authorityalwayswins.」。

    又有一次我們看一個電視節目介紹到一個無人小島,我半開玩笑地說:

    「如果我能住在那裡真好,沒有人強制我,沒有人壓迫我,更沒有人要求我。」

    您絕對猜不到我爸爸的回答:「不努力用功,只在那裡空思夢想將來要做什麼,是沒有用的。」我的天啊!想要逃避竟然得先努力去面對,那叫做逃避嗎?我不能告訴他,因為「Ifightauthorityauthorityalwayswins.」。您想這兩相逕庭的思想能不產生代溝嗎?不過它存在於無形,只有衝突發生時才會顯現出來。

    我家人常叫我將自己管好就行了,不要多管閒事,自我麻煩。他們常說:「要不是你是我們家的孩子,我管他誰去死!」這種自掃門前雪的觀念鄉下最多。就拿以前我家正對面的一件事來說,一天晚上兩個混混騎一輛50CC撞倒一位騎腳踏車的老先生,這時有一位路過的機車騎士下車將那老先生扶起,並問那兩個說:「你們是誰的孩子?」不問則已,一問之下,其中一個就翻臉了,「你問阮是誰的子昧用哪?」並出拳打那中年騎士,旁邊圍觀的人不少,卻沒有人去制止。不久,恰有一輛警車開過,裡面坐四個刑警,停車下來問,但那人被打卻不敢告訴他們,其他的人也沒有說,刑警見沒有下文,就匆匆忙忙開車走了,可能是要去捉逃犯。我當時也沒有挺身出來,因為我很懦弱,而且那時我是看了不少人圍在對面才出去看的,就算我想告訴他們,也說不出原委。另外一件事,我鄰居的先生被卡車撞死,結果警察不但不拍照,有人拍,還叫他不要拍,我想那些條子和開卡車的一定有來往,尤其是收紅包。事後,我鄰居要求在場的人去做證,準備申訴,但卻沒有人要去,大家都生怕惹上麻煩,尤其那些開卡車的大多是混混。其實還有很多,這些都只因為大家怕事。人家都說鄉下人人情味較濃,但我成長的過程中所看到的鄉下人都只關心收成而已。

    我是個自然組的學生,但依照我的思想、個性應該讀社會組,但我不明白我終究都不改讀社會組,或許是讀自然組在先,受您文章的影響在後吧!

    我真羨慕您能將心裡所想的表達出來,我真恨自己不能。

    羅羅嗦嗦寫了一大堆,如能看完,真是萬分感謝,措辭用語有許多幼稚之處,尚請一笑置之。

    一九八五年九月七日

    難民意識

    龍先生,您好:

    看了您的《容忍我的火把》,我想我有義務寫信為您聲援,同時表達我個人對您的敬意。

    很可惜我只能用這種方式為您打氣,可是似乎已經沒有更好的方法。

    因為如果直接投給報社,別家不會登;時報為了避嫌,或同類意見太多,恐亦無見報的機會。

    我課餘在一家報社兼職,某日下午在社裡看外電稿,聽到女社長不太大聲地向某位幹部說:「聽說有個叫龍應台的? .」接著聽到那個幹部說:

    「啊!她很早就被黨外利用了。」我們的社會所以這樣一團糟,主要雖然是由一群深具「難民意識形態」的人主政(多數在幕後,我想)把我們的教育搞得僵化不堪,把政治搞得烏煙瘴氣,使得貪瀆特權橫行,社會百病叢生。

    可是另一方面,我們「老百姓」(他們甚至伯看到人民兩字)也有責任,因為我們不敢挺身而出,主持正義。說挺身而出,似乎準備跟人家大打一架,或竟慷慨就義的味道,也許有強人所難之處。但是適當表達我們的正義感和對同胞的關心,應該是經常有機會做的。

    可是台北人(也許是絕大多數在台灣的中國人)這樣冷漠,只有在作秀時才表現他們的熱情,只有對外國人才表現「中國人濃厚的人情味」,至於自己的社會同胞,管他去死!我這人也許比較情緒化,看到周遭環境不合理的事物,常要憤慨不已,想到台灣的未來,總是感到絕望傷心,可是平常無意領受周圍人們(親朋或陌生人)無條件的好意時,又感動莫名,心頭十分溫暖,覺得台灣也許尚有可為。

    讀者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五日

    人有知的權利

    龍教授:

    我想每一個人都深愛著這個生活的地方或生長的地方,只不過也許是用著各種不同的方式,但我想只要在出發點上是本著一種真心的喜愛這個地方的話,縱使無法苟同他的行為,也應該可以以一種諒解的眼光來對待。

    以我一位在服役中軍人的立場而言,這是一件較忌諱的事情,但我想人有知的權利,要求改革的權利。您的書及中國時報在我們單位已經算是被「禁」掉了。雖然我並不贊同這個作法,但軍隊之所以構成,就是必須懂得服從命令。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