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頁
2023-09-27 20:38:54 作者: 海棠無眠
趙麗芳說到「現實比還精彩」的時候,老太太突然問她:「麗芳啊,你不是說要寫咱們村的書嗎?我來的時候,村裡的社員們可都在問呢,你寫好了嗎?他們可都想知道,你把他們寫成什麼樣兒了。」
呃,她只寫了一篇調查報告,並沒有著重塑造鄉親們的人物形象啊。
「這要是真的寫出來,咱們後山村是不是就出名了?」老太太還在念叨,趙麗芳心中一動,突然有了一個念頭,除了調查報告之外,她也許真的能夠寫一本出來?
在這個時代,即將出現一批被稱為「傷痕文學」的作品,這是一種時代文學現象,主要描述了知青、被迫害的官員和城鄉民眾在那個特殊時代不堪回首的經歷,記錄了那個時代給人們心靈留下的深深傷痕。
《紅旗鄉的社員們》,這個標題一下子就跳到了趙麗芳的腦海里,讓她想起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這本著名的農村傷痕文學。
她在後山村生活了多年,腦海中那些人物形象根本不需要多想就栩栩如生,他們的家庭、經歷、立場,全都清清楚楚地存在於她的記憶中,加上當時為了調查而做的記錄,資料都是現成的。
趙麗芳先列出了主題:以紅旗鄉社員們的悲歡離合,反映這十年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和災難,以此直面歷史真實,反思大運動的錯誤路線。
主要寫作手法還是她習慣的以小見大,將目光聚焦在後山村這個偏僻的小山村中,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個人物,關注他們的命運變化,將一個個本來完全不應該出現的悲劇展現在讀者面前,折射出整個國家和社會的政治發展,反映出整個時代的風雲變化。
趙麗芳準備寫九到十萬字,每一萬字一大章,按照起承轉合的發展,定好小高潮和大高潮,一一填補高潮之間的聯繫情節。
也許是因為她對後山村的社員們太熟悉了,所以在選取人物和故事素材的時候幾乎沒有阻礙,一切都如同行雲流水一般,自然而然地從她的筆下傾瀉了出來。
一直到熄燈,趙麗芳才意猶未盡地收起了筆上了床。
躺在被窩裡,她還在心中構思著,比平時入睡的時間晚了一個多小時。第二天早上起來,給自己水杯里加了一滴靈水,整個人才恢復了精神。
周一的前兩節課是古代漢語,她們和文學系、哲學系一起在階梯大教室上課,必須去早點才能有好位置。趙麗芳和何玲玲、曹曉燕一起吃了早飯,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教室,即使如此,前三排中間的位置都已經有了人。
茅愛紅來得更早,她占了第一排左邊的幾個位置,向著趙麗芳她們招手,解決了她們的座位問題。
給他們上古代漢語課的老師是一位著名教授,在趙麗芳所在的那個年代裡,他編著的古代漢語教材是所有中文系本科生必讀、考研必考的那種。
趙麗芳坐在教室里,聽著他微微有點南方口音的普通話,很有一種夢幻感。
所有人都聚精會神地聽著,筆尖在紙上滑過的聲音是教室里最大的動靜。趙麗芳聽得還是比較輕鬆的,畢竟她當初就是古代文學專業的碩士,專業課成績很優秀。
因為對這門課程比較了解,她的筆記就寫得十分精煉而又全面,釋例全都記了下來,還加上了自己的一些心得領悟。下課時候,挨著她坐的盧月娥看了就不捨得放開手,幾乎全都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
兩節課講完,老師布置了一個小作業,夾著講義離開了教室——是的,他們現在還沒有統一的教材,這門課用的是老師的講義。趙麗芳看著其中熟悉的內容,心中有些感慨。也許這就是那本經典教材的雛形吧?
接下來兩節課,趙麗芳就要回歷史系的小教室上專業課《中國古代史》,老師姓紀。
紀老師看起來四五十歲,個頭不高,瘦削的臉上架著一副黑框眼鏡,一開始就先問了一些問題來確定他們的水準,然後直接在黑板上列了一個長長的書單,讓他們課下去讀。
「學習委員是哪個?」
趙麗芳站起身來:「老師,是我,我叫趙麗芳。」
老師點了點頭:「如果大家讀了書有什麼心得體會,寫下來交給學習委員,然後學習委員每周五給我送去辦公室,下周一上課,我來給大家點評一下。」大家都飛快地抄寫著書單。
上完課,又到了午飯時間,三個女生一起拿著飯盒去食堂打飯。
趙麗芳打了一個土豆排骨、一個小炒藕片,拿了兩個白面饅頭。何玲玲的飯盒裡是米飯和青椒肉絲。曹曉燕飯盒裡是一個清炒白菜和米飯。
趙麗芳上周就發現了,曹曉燕家庭條件可能不太好,不管是吃飯還是日用,都明顯要差一點。
曹曉燕來自江省一個農村,是宿舍里最小的一個,剛剛二十歲,性格比較內向,在宿舍里很少說話。
趙麗芳跟她相處幾天後就發現,曹曉燕並不掩飾自己的貧窮,提起來的時候也十分坦蕩,直接說自己父母都是農民,弟弟妹妹多,家庭負擔重,基本上全靠著學校補貼生活,並不因此而感到羞恥,也沒有因為畏懼別人的眼光而故意躲避集體行動,變得不合群。
趙麗芳倒是對她另眼相看,能夠直面現實的人,內心是強大的。現在能夠考上京大,擁有強大的內心,只要好好努力,未來一定有不錯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