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2023-09-27 20:19:01 作者: 酸茄
    老王四個委屈,他還委屈呢!

    誰能給他換一雙沒看見過這情形的眼睛……

    但薛祁不說,不代表營里的人就不知道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明里是說他們帶人進來,暗裡是罵他們暗度陳倉。

    咋說呢!這幾個就是活該。

    他們底層只是隨口說說,誰知道他們是真敢做啊!

    行動真夠快的。

    至於羅青山,這事兒他沒摻和進來,也是後知後覺,老王幾個本來還想著讓他幫著求情來著,羅青山還想著要不要出言,但一聽說這四人幹的這蠢事兒,別說是求情,羅青山恨不得生吃了他們幾個。

    送男孩進少帥帳篷,虧他們敢做的出來。

    當初怎麼不把他羅青山給送進去呢?

    呸呸呸!

    腦補了一下,想想他要真被送進去的下場,羅青山不禁打了個冷顫。

    他覺得,如果那晚出現在少帥帳內的真是他,只怕少帥會剁了他吧!

    不知怎的,想到這裡,羅青山心裡還有些發酸的疼,胸口漲的難受。

    他想,少帥,或許只是喜歡趙大人。

    與性別無關……

    總之,今晚薛祁這命令一出,隨著老王幾個長跑征程了一夜,「謠言」也不攻自破。

    只是第二日,老王幾個在床上躺了一整日,腿酸了三天

    此事過後,再無人敢多嘴置喙少帥的事。

    日頭愈發炙熱,轉眼間,七月悄然到了。

    七夕,又是趙平安的生辰,若是換了往年,不是姜家給他過,就是他師傅給他過,禮物也是一堆一堆的收。

    但今年不行。

    由於前兩個月的大清洗,知州府上不光是積存了兩個月的事務,還有新務要處理。

    且除了他以外,三嘉寧郡還有許多官位才剛剛補缺到位,還得慢慢協調,這都需要時間。

    要知道,他還只是個新手,不僅要學著處理,還要了解這裡的情況,針對性的去做。

    他如今做事,代表的不只是他自己,還得考慮三嘉寧郡的老百姓。

    稚童要學會行走,他也要學會成長,做官不比在國子監聽課,他也不再是從前仗著有人做後盾有人給收拾爛攤子便不顧後果往前沖的少年。

    一到這種時候,趙平安恨不得自己能有三頭六臂,哪還想的起什麼生辰不生辰的。

    明年再過也不遲。

    好在知州不用審案,按他的話說,主要是負責統籌和管理工作,如果按照他上輩子的官級,那就是一個市的市長。

    說十五歲的知州,他可能感觸不大,但若說十五歲的市長,趙平安怎麼想怎麼得意。

    嘿嘿!算一算,他這重生一遭,也算是風生水起走上人生巔峰了吧!

    雖說忙是忙了些,但越到後頭他就越覺得順手,想來這經驗也算是累積到位了。

    一直到九月中旬,接連忙碌了三個月的趙平安才終於得了些空閒,能好好歇著,但緊接著,西北姜魚林那邊也迎來了棉花豐收的喜訊。

    這是棉花開始推廣後的第一波收成,在試點的幾個地方中,就數西北的收成最好,自然,姜魚林也得了陛下的讚賞,還登了朝廷的邸報發往各處。

    得了消息的趙平安不禁想笑,他魚林哥這次是借了西北氣候的東風!

    西北地區的氣候本就適合棉花種植,甭管誰去,只要不瞎折騰都是一個結果,要不,西北上輩子也不會成為棉花種植的一大基地。

    趙平安手裡捏著邸報,支著腦袋坐在太師椅上,樂個不停。

    姜魚林還老說他運氣好,他瞅著姜魚林運氣也不差,這一路走來,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走到哪都有貴人相助。

    從前有王大人和他師傅照拂,如今連這西北氣候也特別關照他……

    這也是一種本事,不是嗎?

    他運氣好,但總惹爭議,喜歡他的力挺,不喜歡他的斥責,但姜魚林卻是一路的順風順水,到哪兒都不招人恨,嫉妒作祟者除外。

    趙平安這麼一想得了個結論出來:果然,長的好看總是得天獨厚些。

    不過他有一點比姜魚林要強,起碼他有個國色天香的未來媳婦兒,姜魚林二十四了,婚事上面至今還影兒都沒有,給二嬸兒愁的不要不要的。

    想到這趙平安就想笑,就讓姜魚林這匹孤狼單著去吧!他反正是不會跟他論這個先後的。

    不過在處理公務上面,他也不能鬆懈,北疆不比西北,西北民風淳樸,地廣人稀,姜魚林弄好一個棉花不鬧出大岔子就夠了。

    但北疆不同,北疆的土壤尤為肥沃,除了冬季氣候極冷之外,照目前來看,旁的沒什麼特色。

    沒辦法,今日不同往日,儘管氣候差不多,但這並不是他上輩子記憶中的東北。

    不過沒關係,好些東西都在他腦子裡刻著,這是他最寶貴的財富,在他看來,他上輩子的經驗就像個無底洞的大寶庫一般,任他予求。

    從前他就是個孩子,頂多家境還不錯,但能做的畢竟有限。

    如今不同了,可發揮的空間擴大了許多,就好像他從前只能看見井底的那一小塊天空,如今跳出了井裡,頓時海闊天空。

    十一月,入冬,趙平安接收了一批自西北運來的棉襖,這是棉花收成後姜魚林雇手底下的百姓代為加工的。

    因為幫忙加工的都是女子,朝廷給撥銀子,倒是帶動西北女子的勞動力和經濟水平,也因為此,西北女子的地位上升了不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