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頁

2023-09-27 18:42:28 作者: 南無袈裟理科佛
    他也正好有一些話要與眾人分說,當下也是左右打量著,瞧見旁邊有一處高台。

    戒色大師一轉身,人便已經來到了高台之上。

    他看著周圍眾人,平靜地說道:「諸位,我知道你們都是心懷天下,以及民生疾苦之人,也是熱血未冷、血氣猶存之輩,你們想知道甘十三在哪裡,想知道他這些天到底幹嘛去了,為什麼遲遲不應戰,為什麼到現在都沒有站出來,還讓我一個大和尚來出頭……」

    高台之下,成百上千、黑壓壓的人群,都朝著戒色大師望了過來。

    這裡有一宗之門的領頭人,有成名已久的大人物,有某個片區的頂尖豪雄,還有和尚、道士、乞丐、尼姑、窯姐兒、學生、農民、船工、士兵,以及無數種職業身份的人們。

    有的人是坐船來的,有的人是坐火車來的,甚至還有坐飛機的呢……

    當然,也有人是一步一步,從窮鄉僻壤,走到這遠東最繁華的城市。

    有的人出門背上一大口袋的饃,吃到最後,兜里沒有一分錢,就這麼硬生生地討飯討過來的……

    多年之後,這些人,還能夠有這般的熱血麼?

    他們還願意為了信念和尊嚴去赴死麼?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還會有這樣的人麼?

    誰說「崖山之後無中國」?

    這些滾燙的熱血,這些充滿了希望的雙眼,這些拿大錘砸下去都彎不了的硬骨頭,難道不是中國人?

    民族之覺醒,就得有犧牲。

    而這些人,便是。

    戒色大師看著這些人,仿佛看到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

    這位定力頗深的大和尚,眼眶之中,卻是有了一些淚光,浮現出來。

    他這些年,一直在做的,不就是這件事情麼?

    呼……

    長呼了一口氣之後,戒色大師說道:「這兩個月以來,前面一段時間,十三在準備點東西,他告訴我,有了這東西,他就算是不能戰勝涼宮御,也能夠幫大傢伙兒,守著國門……」

    這話兒一說出來,眾人都為之驚詫。

    魯班聖手到底準備了何等物件,竟然能夠有這等奇效?

    沒有等他們反應過來,戒色大師又說道:「隨後他趕來了這邊,但是在路上的時候,碰到了好幾戶被大水沖走了房子的人家,其中有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帶著一個孫女,一個孫子,無家可歸……老太太原本有兩個兒子,身強力壯,但一個死在了辛亥年的武昌起義,另外一個,死在了二次北伐——十三瞧見了,於心不忍,於是留下來,幫著老太太和周圍的鄰居蓋了幾天房子,等大概弄好了,這才趕了過來……」

    「有人可能會問了,這麼多人在等著他呢,還有三萬人的生死存亡,與他有關,他怎麼能夠拋開這些人,去給一個不認識的陌生老太婆蓋房子呢?孰重孰輕,他這麼大的人了,難道都掂量不清楚麼?」

    戒色大師繪聲繪色地說著,一部分原本有著這樣想法的人,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個大和尚,當真是個有趣之人。

    說完這疑問,大和尚搖頭說道:「我沒有問他,但我認識的十三,他一直以來,都把自己當作一個小木匠,給人蓋房子、立架上樑,砌磚蓋瓦的手藝人——何為『匠』?說文解字裡面,講的是為筐里背著刀斧工具的木工,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大人物,也並不想要留下什麼名聲,對他而言,給有需要的人蓋房、打造家具,憑藉這手藝給人帶來幸福,便是最大的追求。至於他為什麼要那麼去做,我在想……他,大概是想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吧……」

    那個男人,想留下的,不是像故宮、長城、頤和園一樣的雄偉盛名,而是給孤寡老人與孩童,一處遮風擋雨的家。

    台下眾人,都陷入了沉默。

    這裡的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甘墨甘十三,不知道他長什麼樣,什麼性子,做過什麼事……

    但現在,他們懂了。

    不是裝模作樣的明白,而是真的懂了。

    那是一個匠人。

    一個普普通通、平凡的匠人而已。

    只不過他身上,背負了比別人更多的責任。

    最後,戒色大師說道:「當然,除了蓋房子之外,他還有許多的本事,儘管一直很謙虛,說自己沒有讀過書,但他一肚子關於古法建築結構的知識,就連大學者都敬佩不已,那天他與我見面之後,說這些集結了古代匠人智慧與創造的東西,才是他最寶貴的財富,他會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將其全部記錄下來,然後交給京師大學堂的學者們,讓他們能夠將這些古代工匠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傳承下去……」

    說完這些,他朝著眾人深深鞠了一個躬,說道:「這便是他沒有前來的原因,謝謝各位。」

    大和尚從高台之上跳下,然後朝著遠處走去。

    密密麻麻的人群,自覺地讓開了一條寬敞的道路來,然後朝著戒色大師,以及他背後那個沒有露面的匠人行禮。

    並且奉上了心中最崇高的敬意。

    在這一刻,人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個詞。

    大匠如山。

    第八十四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

    八月十五,清晨。

    這日有風,微風。

    吳淞口一處偏僻碼頭上,聚集了一兩百號人,這些人一看打扮就知曉不是什么正經人物,有的作和尚打扮,有的則是長袍大袖的道士打扮,還有各種行裝,一時之間看著格外繁雜,而唯一的共同點,大概這些人,都是修行之士,一時之間,氣息奔涌,卻有昌盛之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