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2023-09-27 16:18:31 作者: 三春景
而楊宜君回答了他這一句,這讓楊益更加不解了,這和他的疑惑根本無關吧?
楊宜君只是笑笑,再不做解釋。
其實這句話已經把全部東西都解釋完了...現在的孟釗已經是蜀王了,但他這個蜀王真的那麼安穩麼?外有大燕、南吳這些『鄰居』,在亂世逐漸要結束的當下,『蜀國』除非能夠一統天下,不然也是秋後的螞蚱,長不了了。
而要稱霸,以蜀國的地理位置與本錢,談何容易呢。
外面是這般光景,內里也不平靜...蜀國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歷史傳統,總能偏安一隅,如果孟家統治著蜀國,蜀國國內倒也不怎麼動刀兵。可除此之外,蜀國的統治階層卻是很喜歡內鬥的。
最常見的就是蜀人與外人之爭。
蜀國這個地方因為適合偏安一隅,所以外面亂世起來了,常見中原人過來避亂,其中少不了此時的社會精英。這些人來到蜀地,很多也是不甘平庸,會加入統治階級的。而蜀地本身的精英呢,這年頭是比較封閉,比較有地域意識的。
再加上蜀地土地、人口就那麼多,資源有限,你多吃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所以蜀地的統治階級內部,外來派與本地派之間斗的很厲害呢。
當楊宜君被孟釗盯上,幾乎沒法拒絕他時,楊宜君沒有像普通閨閣小娘子一樣束手就擒,而是比任何人都要大膽,直接想到了搞掉孟釗——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製造問題的人,這思路,沒毛病了。
別人的思維是有限制的,楊宜君可沒有...她一旦確定了想法,就能用各種別人根本不會去想的法子實現,這就是打破了自我限制的好處了。
至於具體怎麼做?楊宜君先對孟釗進行了了解......
孟釗上位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也沒有虎軀一震,讓所有人服氣了。在選擇向哪一派靠攏時,孟釗選了本地派,依靠他們的支持登上了蜀王寶座...這樣一來,外來派就是孟釗打壓的對象了。
得到這些信息,楊宜君就對父親楊段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今這位蜀王,外有大燕、南吳對其虎視眈眈,內有公卿對其不滿,就連孟氏一族裡,也多的是不服他的...要對付他,藉助這些力量,真沒那麼難。」
像孟釗這樣的人,身居高位,被很多人擁護,同樣的,就會被很多人敵視。所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麼。
楊宜君之後的操作其實並不複雜,她首先通過外公那邊的人脈,隱匿身份,鼓動了一些『外來派』,讓他們覺得向燕國投誠獻土是一個好主意——這並不難,因為隨著亂世逐漸有結束的苗頭,天下一統就在眼前,蜀國上下不少人本就有這種想法。
識時務者為俊傑麼,不丟人。
其中,外來派肯定是更積極的...他們本來就是外來的,就算在蜀地繁衍生息了兩三代,那大多數也是不如本地人有『主人翁意識』的——這些人家,甚至不少長輩還活著,他們更是有著落葉歸根,生前回鄉祭祖,死後埋在祖墳的迫切願望。如果蜀國向燕國獻土,這個願望就很容易實現了。
所以,楊宜君四兩撥千斤,很容易就能讓本來就不滿孟釗的人有一個比較大的共識:降了大燕罷!
如此,既符合他們原本的念頭,能夠返回鄉梓。又能改變如今被打壓的局面——到時候蜀國都沒了,他們也不在蜀地了,還打壓什麼?
也是楊宜君運氣好,促成這一計劃時,燕國出兵北上,對上契丹,竟然真的用兵如神,收回了燕雲,甚至還更進一步,重創了契丹——這裡固然是因為燕國實力強勁、將帥用心,但不可否認也是有運氣的因素在裡頭的。
不過,事情已成定局,燕國一舉解決了身後的隱患,同時還用一場大戰徹底穩定了國內的某些不穩定因素...這意味著,燕國國勢更強了。
在當下,這約等於讓燕國一統天下進入了倒計時——南梁不足為慮,南吳強些,可對上燕國似乎也不像是有勝算的樣子。至於蜀國,等到蜀地之外的事情平了,蜀國如何,還不就是一盤菜?
這種情況下,原本就鼓譟著要投降獻土的外來派更來勁了,甚至很多不參與此事的人,也逐漸接受了這個說法...投降獻土有什麼不好的呢?要是不投降,今後免不了一場大戰,到時候蜀地消耗的糧草、人口都是他們的財富!說不定,他們都會死在戰爭中。
反對此事最嚴重的,其實是那些蜀國權力巔峰的人。蜀國真的沒有了,權勢和財富縮水最厲害的肯定是他們...哪怕他們知道,始終這樣僵持著,將來『被統一』了,更保不住權勢和財富,甚至小命都可能丟掉。但人的根性就在這裡,放不下眼前的東西,俗稱『不到黃河心不死』。
關於是不是要投降燕國,從夏末開始甚囂塵上,到秋後燕國對契丹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蜀國上層一直爭論著。
楊宜君不是揭開這個蓋子後就任其發酵了,而是微操著此事...她到底是個閨閣女子,就算能通過父親和外公牽扯到一些人、一些事,能做的也很有限。而越是如此,越顯出了她在這種事上的天賦。
她總能敏銳地意識到誰是關鍵人物,哪裡是關鍵節點,有的時候,只要做很小的一件事,就能帶起連鎖反應,最後成為一場大風暴——在她地微操下,『外來派』,以及孟家一些政治鬥爭中的失敗者,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圍繞著『投降獻土』這個事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