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2023-09-27 16:18:31 作者: 三春景
    但纏到外面時,楊宜君還是換了絲線,絲線瑩潤光潔,各種顏色都有,纏出來更漂亮...紀錄片裡纏手鞠球,可以里外都用木棉線、棉線,那是因為那個時候紡織業、染色業足夠厲害!那些木棉線、棉線可以很勻淨,染色更不必說。

    古代染色成本高,染色之後的布可以比沒染色的貴幾倍,具體貴多少要看是什麼顏色。所以,價值高的絲線才有被染成各種顏色的機會。眼下這些木棉線甚至多是素色,都沒什麼顏色可挑的。

    新得了一個消磨時間的活兒,婢女們興致都很高,學明白了一點兒之後都紛紛上手。楊宜君也看得有趣,讓平兒去支取了大量的線供她們使用——平日裡她這裡的種種用度,都有管事來送,連胭脂水粉、針頭線腦這些小玩意兒都是有的。

    不過,要是這麼多人做手鞠球的話,用的線就多了,平常縫縫補補的量肯定是不夠的。

    只是其他人有事做了,楊宜君依舊因為冬日無聊而無所事事。除了讀書之外,竟只剩下發呆、說閒話了。

    見楊宜君無聊,性情活潑的晴雯就建議道:「娘子可以出門走走啊。」

    楊宜君一隻手支著下巴,看著窗外,連視線都沒有挪:「出門也沒什麼趣味,冬日裡,外頭怕是還沒院子裡好看...市面上更無趣,遵義還是太小了,大街都只那麼幾條,看過幾回之後就沒得新鮮了......」

    楊宜君說的都是真的,晴雯也無話可說,想了一會兒之後,忽然想到了什麼:「娘子還可以去騎馬打獵...這冬獵與秋獵不同,但也有不同的趣味呢!」

    楊宜君想了想,倒也覺得這是個玩法。當下又沒有別的遊戲,便真的琢磨起出去打獵的事了——出門打獵,還是冬天,自然不是一拍腦門就能的,她心裡盤算了一回,又和幾個婢女商量起要準備些什麼。

    平兒最仔細,每一樣都替楊宜君想到,說的最多。

    楊宜君一邊聽,一邊自己也說,說著說著,興致越來越高,原本只不過是無可奈何的遊戲,竟變得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定好要準備什麼之後,楊宜君的小院就熱鬧了起來。平兒她們進進出出的,不只是做物質上的安排,還有人事呢——楊宜君出門打獵,總要有一些人陪同,一同打獵,並保護楊宜君的家丁,還有做雜事的馬奴等等。

    這番動靜並不很大,楊宜君到底只是個小娘子,排場總是有限的。但在楊宅之內,只要有心,也不可能完全注意不到。

    趙祖光就注意到這事了,與高溶提了一回:「到底是西南邊陲的小娘子,十七娘與中原貴女實在大不相同...中原其實也有巾幗不讓鬚眉,那些將門之女,弓馬嫻熟,能動刀杖的都有呢!」

    主要是當今天下還不是太平年月,尚武風氣很濃厚,將門自然不忌諱讓家裡的女兒也學點兒『家傳手藝』...真的做最壞的打算,戰爭中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了,這樣能上馬拉弓、下馬砍人的小娘子,活下來的可能還大些呢!

    從這個角度說,這門『家傳手藝』很實用。

    「但她們也沒有這般『理直氣壯』...十七娘這般,倒是有些舊唐武周時的氣韻。」趙祖光這話也不是隨便說的。中原那邊,女子厲害的有,可在社會的大風氣下,她們那樣多少有些『不合群』了。所以除了極少數女子,其他人都不會刻意表現這一面。

    像楊宜君這樣,自己起興了,一個人就要出去打獵,還讓整個家裡都為這件事大張旗鼓準備,這真是極少見的。

    高溶沒有回應趙祖光,他正低頭看書。趙祖光有些意外,走近了一些道:「這是前日從十七娘那兒拿來的書?怎得還沒看完麼?」

    高溶現在是借書-還書-借書-再還書,無線循環,隔幾日總能去楊宜君那裡一趟。

    走近了之後,趙祖光看到了書的封皮,上寫著《長安十二時辰》,書名有些古怪,是從沒聽說過的書——不過,之前去楊宜君那裡喝豆粥那一回,他似乎在楊宜君的書案上見到過這本書。

    想到此處,趙祖光有些好奇了:「此書從未聽過,也不知是何人所書...德盛你這般上心,想來也不是尋常......」

    高溶聽他總是在耳邊『嘮叨』,也看不下去了,索性合上書冊,看了他一眼:「何人所作?...播州楊宜君。」

    「?」一開始,趙祖光沒反應過來,過了一會兒才明白,這是在說楊宜君寫了這本書,驚詫異常:「竟是十七娘......」

    這下還高溶奇怪了:「這有什麼,你不是知道麼,十七娘前些日子還寫了一部《正義雜說》,在蜀中印了出來,正經發賣了...如今閨閣之中,自己寫一兩本筆記、集子,也不算什麼。」

    此時的讀書人,自己寫個筆記,攢個文集,著實常見!只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大張旗鼓地印刷、出書。大部分也就是本人有點兒名氣的話,會有人來借閱。如果寫的好,就會自發抄書,這樣的。

    「是啊,十七娘她還印了一部《正義雜說》...」趙祖光不得不承認,雖然楊宜君和他見過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樣,但他心裡對女子的『輕視』依舊在她身上發揮了作用。楊宜君寫了一本書,還印刷了出來,這件事在他有意無意忽視中,已經被遺忘了。

    趙祖光搖了搖頭,隨口道:「這《長安十二時辰》,名字古怪的很,是什麼書?記舊唐長安之事的書麼...這可怪了,十七娘又沒去過長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