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2023-09-27 16:18:31 作者: 三春景
    她本來除了紅羅外,還想要一匹紅絹的...然而紅色布料的染料最貴,染好的布料自然也價值不菲,如此也就只能放棄了。

    麝月也托晴雯給她帶一匹白絹、一匹綠綾,另外還要了兩盒粉、六個胭脂。

    晴雯取笑她:「你小小年紀,也知道塗脂抹粉了?」

    婢女們說說笑笑了一通,忽然,眾人都看向了楊宜君:「我們都有想買的東西,娘子又想買些什麼呢?」

    楊宜君本來不在意這個事的,她到底不比這些內宅婢女,真有什麼想要的,能通過商人,或者在成都的兄長得到。但現在經這些婢女一說,她也被帶起了些興致,支著下巴想了想道:「想要買些書籍...播州沒有印書坊,還是成都好,凡是天下有的書籍,都能買到。」

    唐末時,成都就是天下印刷業最集中的地方了,許多官方要印刷的書籍,也是先在蜀中印刷,然後再發到全國的。《大公報》能在蜀中做起來,未嘗沒有成都印刷業相對發達的原因。

    「又是書!娘子的喜好真與其他小娘子不同...只是娘子都有那麼多書了,我看這次就買些漂亮首飾罷?上回那幾個揚州來的商人,帶了好幾樣送進蜀國宮中都使得的首飾。娘子不也很喜歡那支小山釵,結果還是沒買下,叫十五娘子全包圓了,之後還拿這事兒刺娘子呢。」晴雯說起這個事情就來氣!

    小山釵有些像縮小版冠子,又有些像放大立體版的花鈿,插戴在髮髻正前方,像一個小冠子。這是由命婦禮服首飾衍化出來的,所以一般由金玉製成,精工細作、十分華麗,現在也只有貴家內眷用的起。

    買一支小山釵的錢楊宜君有,但只要想到買那一支釵的錢可以買多少原本想買的書,她就捨不得了。

    「這次去成都,娘子就可以置辦一件比那還好的小山釵...還有金臂釧,之前小姐買書瘋魔了,拿了臂釧去抵帳,如今都沒得金臂釧了。等到夏秋,大家罩著紗羅衫子,有沒有戴臂釧是能看出來的。別人都有,只娘子沒有,就太不體面了。」這次連平兒也發話了。

    以家裡的情況來說,楊宜君的月錢其實不少,另外她還能得到父親母親私下的補貼,就更有餘裕了。然而這年頭印刷出來的書雖然比抄本便宜,但買的多了也是不小的負擔。再加上楊宜君要用好紙好墨什麼的,就更了不得了——讀書是真的費錢!

    第9章 穀雨之後十來日,……

    穀雨之後十來日,總不到立夏時候,遵義縣城『崇仁坊』東邊最裡面的一條巷子,馬匹、毛驢、小車兒等,從兩扇黑漆大門口,一直往外延伸,停到了巷子中間。

    楊小乙看面相四五十歲,正是富有經驗,而又不至於精力不濟的年紀。他是楊段家的大管事,今日站在家門首是為了打點家中小娘子去成都探親的事。

    從播州去成都,一路上雖有地方為了行商修的大路,但如今到底是四方割據的年月,比不上正兒八經的官道,真正是能過路就行——有些地方是還是頗為險峻的山路,只能由馬隊、驢隊通行,不能過車呢!

    也因此,楊小乙安排的多是馬、驢做役畜,行李也大多直接裝載在驢馬的背上。車隊中有的兩輛單馬拉小車,主要是應急用的!出門的是家中小娘子,誰知道路上會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

    同去的人除了娘子的婢女,還有十來個奴僕,這些人要看牲口、要駕車、要壯聲勢——主要也就是壯聲勢,真正的護衛工作輪不到他們來。

    楊段和周氏不可能讓小女兒一個人出門,所以託付了一位常常在成都、遵義之間跑商的族人。這年頭外出跑商,都是全副武裝的,請人家捎帶個去成都探親的侄女兒,事情並不難,而楊宜君的安全也得到了保證。

    這也是為什麼穀雨那日信就到了,楊宜君卻等了十餘日才能出發動身。

    族人的商隊會在北城門外等著,家裡這邊僕人們也準備停當了。不一會兒,楊宜君一家人從門首走了出來,楊段與小兒子站在靠後的位置不動,周氏則站在台階前,拉著小女兒的手,道:「嬌嬌,這一路要聽你叔父的話,不要任性...你不是個不懂事的孩子,只是從小大家都心愛你,你順風順水慣了,便在為人處世上差了些。」

    「平日在家也就罷了,只是出門在外得小心。」

    絮絮叨叨好一會兒,這才放楊宜君上馬——不只是楊宜君騎馬,帶去的平兒和晴雯也是騎馬。本來該帶紫鵑去的,就是因為她不會騎馬,路上怕有麻煩,這才沒帶她!

    一主二婢都戴了帷帽,為了方便還穿了圓領袍服。這是一種男裝,不過女子也可以穿。

    看著女兒離開,周氏忍不住與楊段道:「都是你,自小太由著嬌嬌了!若不是你將她充男兒教養,還讓她去書院讀書,她的心哪裡會那樣大?」

    楊段嘆息道:「夫人啊!你要講道理,當初嬌嬌要去書院讀書,我說要考慮考慮。是夫人你受不住嬌嬌歪纏,幫著她說話,這才定下來的。」

    周氏從小也是和家中兄弟們一起讀書的,所以當時並不覺得女兒想要去書院讀書有什麼不對。眼下如此說話,也只不過是『玩砸了』之後分鍋而已——也不是周氏覺得小女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有個漂亮聰明的小女兒她可驕傲了,平常人說起來她都是抬著下巴的。

    她只是擔心女兒如此『不合時宜』,不肯去『和光同塵』,將來會吃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