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2023-09-27 15:02:52 作者: 林清玄
高中畢業那一天,我忍不住跑去問他:」為什麼所有的老師都放棄我,您卻對我特別好?」他說:」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時時關懷四周的人與事,不止能激起別人的力量,也能鞭策自己不致墮落,我當學生的時候正像你一樣,是被一位真正關心我的老師救起來的……」
後來我聽到王雨蒼老師過世的消息,就像失去了最親愛的人一樣。他給我的啟示是深刻而長久的,這麼多年來,我能時刻關懷周遭的人與事,並且同情那些最頑劣、最可憐、最卑下、最被社會不容的人,是我時常記得老師說的:」在這個世界上,關懷是最有力量的。」
王雨蒼老師和鄭人貴老師他們分別代表了好老師兩種極端的典型,一個無限的慈悲,把人從深谷里拉拔起來;一個是極端的嚴厲,把人逼到死地激起前沖的力量。雖然他們的方法不同,我相信他們都有強烈的愛,才會表現得那麼特別的面目。
這使我想起中國禪宗里,禪師啟示弟子的方法,大凡好的禪師都不是平平常常,不冷不熱,而是有強烈的風格,一種是慈悲的,在生活的細節里找智慧來教化弟子,使弟子在如沐春風中得到開悟,這是偉大的身教,使學生在無形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和道路。
偉大慈悲的禪師是超越了知識教化的理解,直接進入實踐的層次。我們來看兩個例子:
白居易問杭州鳥窠道林禪師:」如何是佛法大意?」
禪師曰:」諸惡莫作,從善奉行。」
白居易奇怪地說:」這三歲的小孩子也會說。」
禪師說:」三歲小孩子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另一個故事是有源律師問越州大珠慧海禪師:」和尚修道還用功否?」
師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師曰:」飢來吃飯,困來即眠。」
曰:」一般人總如是,同師用功否?」
師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師曰:」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也。」
禪師如此,任何好的老師也無不如此,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好老師的標準,只是不肯或不能依照這個標準去實踐罷了,這就是身教。
但還是有一種好的禪師是不用身教的,他們用極端嚴厲的方法來逼迫弟子,讓弟子回到最原始的自我,激發出非凡的潛力,所以中國禪宗的傳統里有許多棒、喝、叱吒的故事,馬祖在對待弟子百丈懷海的問題時,曾大喝一聲,使懷海禪師耳聾三日。
最有名的慣用呼喝的禪師是臨濟義玄,由於他時常對弟子大聲喝叱,使許多弟子懷疑他的慈悲但他確是一個好的老師,他曾解釋自己喝的作用:」我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意即斬斷煩惱,智慧生起);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意即鎮攝學生心神,阻住情解);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考驗學生的功夫深淺);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轉移學生的迷執)。」
但是像臨濟這麼嚴厲的禪師,他的師父黃檗禪師比他更嚴厲,他做黃檗的弟子三年才去問法。
他去問法:」如何是佛法大意?」
聲未絕,黃檗便打。
師又問,黃檗又打,如是三度發問,三度被打,總共被打了六十棒。
後來臨濟開悟,就斷承了老師的風格。
黃檗和臨濟都是偉大的教禪的老師,有時他們的愛與慈悲是用棒子和喝叱來表現,並且沒有什麼特別的理由。
歷史上最有名的棒喝是高峰禪師和弟子了義禪師的故事。
宋朝的了義禪師,十七歲時去謁高峰禪師,高峰叫他參」萬法歸一」這句話,有一天,他見到松上墜雪,就寫了一首偈呈給高峰,愛高峰一頓痛棒,打得墜下數丈深的懸崖、重傷,七日未死,突然大悟,大呼:」老和尚,今日瞞不得我也!」高峰給他印可,為他落髮。他寫了一首偈:
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陽一山便無蹤;
自此不疑諸佛法,更列南北與西東。
可見嚴厲的棒喝,有時在教育的效用上並不遜於耐心與慈悲。
當我們讀到偉大的禪師啟悟弟子千奇百怪的方法 ,使我們更能進入教育的本質,這本質不在於嚴厲或慈悲,而在於有沒有真正的愛與智慧,來開發那引起幼小心靈,使他們進入更廣大的世界。
從佛教的觀點,老師與弟子也是從累世深刻的緣分來的,在禪錄《古尊宿語錄》中記載,文殊菩薩曾經是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等七位佛陀的老師。可是在七佛成佛時,他又成為七佛的弟子。
有一位和尚問希遷禪師:」文殊菩薩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
禪師回答:」文殊遇緣則有師。」
在我們的生命過程里,在遇到幾位能啟發我們的老師,是不容易的,需要深厚的宿緣。
回想起我在高中時代與老師間的緣分,我懷念最慈悲的王雨蒼先生,也懷念那最嚴厲的鄭人貴先生。
愛語
讀大般若波羅蜜多經,讀到了菩薩的」四攝」,非常令人感動。
什麼是」四攝」呢?就是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種攝受一切有情,令有情眾人生起親愛之心,然後得聞正法的方法,四攝與」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法羅蜜,都是菩薩行為的重要方法。但是四無量心和六波羅蜜都有止惡、行善、自淨、利他四種意義,是自利利他的,唯獨四攝是純粹的利他。
其中特別令人動容的是」愛語」,由於我們在這污濁的人間,每天都在忍受種種不優美、不純淨的語言,所以愛語顯得特別重要。
什麼是」愛語」呢?《瑜伽師地論》里說:
」云何菩薩自性愛語?謂菩薩於諸有情,常常宣說悅可意語語、諦語、法語、引攝義語,當知是名略說菩薩愛語自性。」
」云何菩薩一切愛語?謂此愛語略有三種,一者菩薩設慰喻語,由此語故,菩薩恆時對諸有情,遠離顰蹙,先發善言。舒顏平視,含笑為先。……以是相等慰問有情。二者菩薩設慶悅語,由此語故,菩薩見有情妻子眷屬財谷其所昌盛而不自知,如應覺悟以申慶悅,或知信戒聞舍慧增亦復慶悅。三者菩薩設勝益語,由此語故,菩薩宣說一切種德圓滿法教相應之語,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我們用白話來說,就是菩薩對一切有情眾生,常用歡喜的言詞說令人歡喜的話、真實的話、正法的話、引導進入道理的話,這是愛語的性質。
菩薩所用的愛語有三種,一種是安慰曉喻語,以和顏悅色,不愁眉苦臉來安慰眾生,使眾生心安而明義理。二是歡喜慶祝語,凡看到人家妻賢子孝、衣食豐足,或看到人家在正法上有所得,都能歡喜的慶祝。三是殊勝利益語,是說菩薩的語言永遠和義理、正法圓融相應,使一切有情眾生聽了能有利益而得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