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2023-09-27 15:02:52 作者: 林清玄
    世界的中心是人心,人心的中心是宗教。高僧淡虛法師在他的〈影塵回憶錄〉里說:

    」佛法維繫著每一個人的心,像一要細小的燈芯子,人心似一個添滿了慧油燈的盞,燃起了人心燈中的燈芯子,放了無盡的光明,照耀著整個世界(乃至無邊的世界)。可是如果把燈芯子抽去不要,燈就立時熄滅不亮了,換句話說,如果使人心失去了佛法的教化,抽掉了因果理的維繫,人心也就肆無忌 憚了,敗壞到不可收拾了。

    人心其實不只是世界中心,人心就是法界!

    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

    從南仁山離開的那天清晨,我特別跑到種著一片紅色睡蓮的湖畔,看蓮花在清晨的眸光中開起,一行棲在山頭的白鷺鶯也被曦光喚起,在山谷中優雅地盤盡著。白鷺繞過之處,小雨蛙紛紛從蓮葉跳入湖中,一圈極細小的漣漪一直向中周擴散,終於擴散成為一具極大的圓周。

    我想,人心也是這樣的。

    面對再好的蓮花、再美的水色,如果不能靜慮,有澄澈的心去感受與對應,一切都是惘然。

    我想起《華嚴經》里的一段經文:

    善男子!

    當知自心,即是一切佛菩薩法;

    由知自心即佛法考試,則能淨一切剎,入一切劫。

    是故善男子!

    應以善法,扶助自心;

    應以法雨,潤澤自心;

    應以妙法,治淨自心;

    應以精進,堅固自心;

    應以忍辱,卑下自心;

    應以禪定,清淨自心;

    應以智慧,明利自心;

    應以佛德,發起自心;

    應以平等,廣博自心;

    應以十力四無所畏,明照自心。

    我們都是十方世界裡的善男子與善女人,在這廣大無邊際的時空之中,我們可能是渺小的,無法含水潑熄世界燃燒的炎焰,也不能以安靜來止息世界的喧吵與紛擾,但只要我們的心香光莊嚴,覺性遍滿,就能使世界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於此遂花藏,世界海之內;

    一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

    《華嚴經廬舍那品》里不是這樣說過嗎?在這寶蓮花所結遍的佛淨土上,在這世界廣大的土地與大海這內,每一噗滴最小的塵埃中,也可以看到一切的法界呀!

    這是多麼超撥美麗的境界,人心之小可以小到微塵一般,人心之大則大到遍滿蓮花藏的世界。

    那麼!善男子!善女人!坐下來,止靜禪定,回來觀照自己的心吧!

    註:十力:

    1、知覺處非處智力

    2、知三世業報智力

    3、知諸解脫三昧智力

    4、知諸根勝劣智力

    5、知種種解智力

    6、知種種界智力

    7、知一切至所道智力

    8、知天眼無礙智力

    9、知宿命無漏智力

    10、知永斷習氣智力

    四無畏:

    1、總持不忘,說法無畏。

    2、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

    3、善能問答,說法無畏。

    4、能斷物疑,說法無畏。

    一九八六年十月一日

    如是我聞

    釋迦牟尼佛將涅槃的時候,弟子阿難隨待在側,想到師父很快就要命終,忍不住悲從中來,流下眼淚。

    這時候,另一位弟子須跋陀羅也趕到了,他看到阿難哭泣,就勸阿難說:」師父在世的時候我們可以隨問道,師父死後我們就無法請教了,因此,你哭是無益的,還不如師父沒有入滅之時,請師父開示幾個重要的問題。」

    阿難止住哭泣,說:」要問什麼呢?」

    須跋陀羅說:」第一,師父死後,應以誰為師?第二,師父死後應以何為住?第三,師父死後,應經何為法?第四,一切經的起頭,應用什麼文字?」

    阿難就向前請佛陀開示,佛陀說:」我圓寂後,你們應以波羅提木叉為師。應以四念為住。應以默擯為法。一切經典的開頭用'如是我聞'。」

    這是佛陀最後弟子簡短的開示,等於也是佛陀的遺教,非常重要,我在這裡特別加以簡短的說明:波羅提木叉是梵語,譯成中文是戒律,佛陀要弟子以戒律為師。

    」四念」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翻成白話文是:觀照自己的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都是不清淨的。觀照自己的妄想都是無常的,不能究竟,觀照世界上所有的法,都是無我的。

    第三個問題,佛陀的答案是」默擯」,默是沉默,擯是擯棄。意思是自己應該沉默離群修行,如果有變心的弟子,有不信的人,不要去理他。

    第四個問題的答案,對後世的佛教影響極大,而且它也影響到一切的經典,佛陀說:」如是我聞」,翻譯志白話是:」這是我聽佛陀親口說的。」

    為什麼佛陀要用」如是我聞」為經典的開頭呢?我想,是為了強調經典的真實性,佛陀在許多經典里說過:」我是真語者,實語者;語者,不誑語,不異語者。」是在說明他從來不說假話,從來不說模稜兩可的話,不說騙人的話,這是佛教里極重要的一種精神,用」如果我聞」使得未法時代不能親耳聽見佛陀開示的眾生,也能生起對經典的信念。

    因此,很自然地把」如果我聞」做為一切經典的開頭,我們今天打開任何一卷佛經,開頭都是」如是我聞」,就是這樣來的。

    其情其景,歷歷在目

    除了」如是我聞」,佛經里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先說時、地、人、事,然後才開始記載經典。這也是為了說明經典所說的經過是確有其事的,其情其景,歷歷在目。

    舉個例子,像《金剛經》的開頭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吃,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腫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貌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們看這段開頭,可以清楚地看到經典的記述是如何慎重其事,如何不厭其細,它說明了佛陀說法的地方,聽法的人數,佛與弟子如何到城中托缽,吃過飯後是如何坐著,須菩提如何站起來,對佛陀行了一個禮節,向佛陀提出什麼問題等等。

    所有的經典是如此,對人、事、時、地有清清楚楚的描述,這是非常有歷史感的寫法,真實記錄了一部經典的誕生,給後世讀經典的人有可資依循的基礎與方向。

    最有意思的是」一時」兩字,一時是一個不確定的時間,是」那個時候」的意思,為什麼用」一時」呢?我們要知道,佛陀說法有次第之分,有大乘小乘之別,不是每一個時間都說一樣的法,這種時間的因緣成立就是」一時」。

    在佛陀所說的法裡,我們可以知道佛陀並不輕易說法,而是因時、因人、因地而說,因時是要機緣成熟,因人是要智慧根器,因地是要道場莊嚴。只有這三個因緣都會合,佛陀才開演說法,此可以看出」一時」的重要。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