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2023-09-27 15:02:45 作者: 林清玄
    冰糖芋泥只能慢慢的品嘗,就是在最冷的冬夜,它也每一口都是滾燙的。我們一大群兄弟姊妹站立著圍在灶邊,細細享受母親精製的芋泥,嬉嬉鬧鬧,吃完後才滿足的回房就寢。

    二十幾年時光的流轉,兄弟姊妹都因成長而星散了,連老家都因蓋了新屋而消失無蹤,有時候想在大灶邊吃一碗冰糖芋泥都已成了奢想。天天吃白米飯,使我想起那段用番薯和芋頭堆積起來的成長歲月,想吃去年掩制的蘿蔔乾嗎?想聽雨後的油炯筍尖嗎?

    想吃灰燼里的紅心番薯嗎?想吃冬夜裡的冰糖芋泥嗎?有時想得不得了,心中徒增一片惆悵,即使真能再制,即使母親還同樣的刻苦,味道總是不如從前了。

    我成長的環境是艱困的,因為有母親的愛,那艱困竟都化成刮美,母親的愛就表達在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食物裡面;一碗冰糖芋泥其實沒有什麼,但即使看不到芋頭,吃在口中,可以簡單的分辨出那不是別的東西,而是一種無私的愛,無私的愛在困苦中是最堅強的。它縱然研磨成泥,但每一口都是滾燙的,是甜美的,在我們最初的血管里奔流。

    在寒流來襲的台北燈下,我時常想到,如果幼年時代沒有吃過母親的冰糖芋泥,那麼我的童年記憶就完全失色了。

    我如今能保持鄉下孩子恬淡的本性,常能在面對一袋袋知識的番薯和芋頭,知所取捨變化,創造出最好的樣式,在煩悶發愁時不失去向前的信心,我確信我童年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母親的影子在我心裡最深刻的角落,永遠推動著我。

    ----一九八三年五月一日

    ---------------------------------------------------------------------------

    青山元不動

    我從來不刻意去找一座廟宇朝拜。

    但是每經過一座廟,我都會進去燒香,然後仔細的看看廟裡的建築,讀看到處寫滿的,有時精美得出乎意料的對聯,也端詳那些無比莊嚴穿著金衣的神明。大概是幼年培養出來的習慣吧!每次隨著媽媽回娘家,總要走很長的路,有許多小廟神奇的建在那一條路上,媽媽無論多急的趕路,必定在路過端的時候進去燒一把香,或者喝杯茶,再趕路。

    爸爸出門種作的清晨,都是在端里燒了一柱香,再荷鋤下田的。夜裡休閒時,也常和朋友在廟前飲茶下棋,到星光滿布才回家。

    我對廟的感應不能說是很強烈的,但卻十分深長。在許許多多的端中,我都能感覺到一種溫暖的情懷,燒香的時候,就好像把自己的心清放在供桌上,燒完香整個人就平靜了。

    也許不能說只是端吧,有時是寺,有時是堂,有時是神壇,反正是有著莊嚴神明的處所,與其說我敬畏神明,還不如說是一種來自心靈的聲音,它輕淺的彈奏而觸動著我;就像在寺廟前聽著鄉人夜晚彈奏的南管,我完全不懂得欣賞,可是在夏夜的時候聆聽,仿佛看到天上的一朵雲飄過,雲一閃出幾粒晶燦的星星,南管在寂靜之夜的廟裡就有那樣的美麗。

    新蓋成的廟也有很粗俗的,顏色完全不調諧的糾纏不清,貼滿了花草濃艷的藝術瓷磚,這時我感到厭煩;然而我一想到童年時看到如此顏色鮮麗的廟就禁不住歡欣的跳躍,心情接納了它們,正如渴著的人並不挑撿茶具,只有那些不渴的人才計較器皿。

    我的廟宇經驗可以說不純是宗教,而是感情的,好像我的心裡隨時準備了一片大的空地,把每座廟一一建起,因此廟的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記得我在學生時代,常常並沒有特別的理由,也沒有朝山進香的準備,就信步走進後山的廟裡,在那裡獨坐一個下午,回來的時候就像改換了一個人,有快樂也沉潛了,有悲傷也平靜了。

    通常,山上或海邊的廟比城市裡的更吸引我,因為山上或海邊的廟雖然香火寥落,往往有一片開闊的景觀和大地。那些廟往往占住一座山或一片海濱最好的地勢,讓人看到最好的風景,最感人的是,來燒香的人大多不是有所求而來,僅是來燒香罷了,也很少人抽籤,簽紙往往發著寥斑或塵灰滿布。

    城市的廟不同,它往往侷促一隅,近幾年因大樓的興建更被圍得完全沒有天光;香火鼎盛的地方過分擁擠,有時燒著香,兩邊的肩膀都被擁擠的香客緊緊夾住了,最可怕的是,來燒香的人都是滿腦子的功利,又要舉家順利,又要發大財,又要長壽,又要兒子中狀元,我知道的一座廟裡沒幾天就要印製一次新的簽紙,還是供應及,如果一座廟只是用來求功名利祿,那麼我們這些無求的只是燒香的人,還有什麼值得去的呢?

    去逛廟,有時也有意想不到的樂趣。有的廟是僅在路上撿到一個神明像就興建起來的,有的是因為長了一棵怪狀的樹而興建,有的是那一帶不平安,大家出錢蓋座廟。在台灣,山里或海邊的端字蓋成,大多不是事先規劃設計,而是原來有一個神像,慢慢地一座座供奉起來;多是先只蓋了一間主房,再向兩邊延展出去,然後有了廂房,有了後院;多是先種了幾棵小樹,後來有了遍地的花草;一座寺端的宏觀是歷盡百年還沒有定型,還在成長著。因此使我特別有一種時間的感覺,它在空間上的生長,也印證了它的時間。

    觀廟燒香,或者欣賞廟的風景都是不足的;最好的廟是在其中有一位得道者,他可能是出家修煉許久的高僧,也可能是拿著一塊抹布在擦拭桌椅的毫不起眼的俗家老人。

    在他空閒的時候、我們和他對坐,聽他訴說在平靜中得來的智慧,就像坐著聽微風吹撫過大地,我們的心就在那大地里悠悠如詩的醒轉。

    如果廟中竟沒有一個得道者,那座廟再好再美都不足,就像中秋夜裡有了最美的花草而獨缺明月。

    我曾在許多不知名的寺廟中見過這樣的人,在我成年以後,這些人成為我到廟裡去最大的動力。當然我們不必太寄望有這種機緣,因為也許在幾十座廟裡才能見到一個,那是隨緣!

    最近,我路過三峽,聽說附近有一座風景秀美的寺,便放下俗務,到那廟裡去。廟的名字是「元亨堂」,上千個台階全是用一級級又厚又結實的石板鋪成,光是登石級而上就是幾炷香的工夫。

    廟庭前整個是用整齊的青石板鋪成,上面種了幾株細瘦而高的梧桐,和幾叢竹子;從樹的布置和形狀,就知道不是凡夫所能種植的,廟的設計也是簡單的幾座平房,全用了樸素而雅致的紅磚。

    我相信那座廟是三駕一帶最好的地勢,站在廟庭前,廣大的綠野藍天和山巒盡人眼底,在綠野與山巒間一條秀氣的大漢溪如帶橫過。廟並不老,對於現在能蓋出這麼美的廟,使我對蓋廟的人產生了最大的敬意。

    後來打聽在廟裡灑掃的婦人,終於知道了蓋廟的人。聽說他是來自外鄉的富家獨子,一生下來就不能食輩的人,二十歲的時候發誓修性,便帶著龐大的家產走遍北部各地,找到了現在的地方,他自己拿著鋤頭來開這片山,一塊塊石板都是親自鋪上的,一棵棵樹都是自己栽植的,歷經六十幾年的時間才有了現在的規模;至於他來自哪一個遙遠的外鄉,他真實的名姓,還有他傳奇的過去,都是人所不知,當地的人聽稱他為「彎仔師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