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頁

2023-09-27 13:56:41 作者: 羅青梅
    …………

    進了院子,找到自己考引上對應的考棚,傅雲英放下考籃,眼帘微抬間,發現那操著生澀口音的少年正好和自己正對面,中間只隔著一條甬道。

    她翻出考籃里王大郎為她準備的幾套備用文具,取出一套交給沿著甬道來回巡查的書院小文童,請他送到對面去。

    小文童神情嚴肅,仿佛書院的考棚果真是場屋一般,仔細檢查過文具才拿過去給少年,「呶,對面傅小相公借給你使的。」

    少年皺眉道,「我不認得他!」

    小文童掃一眼他空落落的考籃,道:「你拿著吧,我們書院不提供文具的,免得你寫到一半再找別人借。」

    少年不說話。

    小文童直接把文具放在方桌角落上,轉身走了。

    …………

    辰時,陳葵敲響代表考試開始的鐘聲,考棚里漸漸安靜下來,只有毛筆書寫和紙張摩擦的窸窸窣窣聲。

    傅雲英翻開試題,先快速瀏覽一遍。

    帖經占了一大部分,有的是隨便給出四書中某本書的前一句,要求補出剩下的段落。有的是摘取文章中間的部分,要求默寫前後內容。有的古怪刁鑽,只給一點點提示,要求補充完整。

    總的來說只要能將四書背得滾瓜爛熟基本沒什麼問題。

    雜文、策論、試帖詩也考,但比縣試的要簡單,只需用淺顯的語言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就可以。

    判、詔、誥、奏狀、章表就更簡單了,完全的照著套用格式。

    至於最後幾道關於天文、地理、算術、農業方面的問題是書院主講擬的題目,考生可以選擇其中一題回答,也可以全答,一題不答也沒什麼。相當於是額外的自選考題。

    傅雲英的目光落到最後一道題上,愣了一下。

    德不孤必有鄰。

    這竟然是一道八股文題。

    書院的小文童們才剛剛學五經,不會制藝。更別提他們這些前來應考的學子了,大多數不能寫出完整的八股文。

    …………

    自選題考生可以答可以不答,書院用一道不影響最後判評的制藝來考驗他們也就罷了,怎麼偏偏選了這一句?

    …………

    八股文考題一定從四書五經中選取。四書五經中,四書加在一起大概五萬餘字,五經篇幅略長,《周易》二萬四千多字,《尚書》二萬五千多,但科舉應試中考生可挑選其中一經即可。

    試想一下,這區區幾本書,篩除掉那些不能出現在考場上的內容,剩下的能出多少考題?

    全國各地三年兩考的童子試、三年一屆的鄉試和京師會試,粗略一算,出題量大約需要五千道左右,國朝歷經兩百年,攏共需要多少道題?

    容量有限的四書五經可供出題選擇的經文早就被各地的學官們翻來倒去一遍遍反覆地出,甚至於連鄉試都會出現和以前重複的考題。

    有人從中窺見漏洞,善於投機取巧的富戶們費鈔請名儒代為擬題、猜題,再讓族中子弟熟背,入場考試,往往能命中八成,如此不需苦讀也能輕輕鬆鬆考取功名。

    這樣的做法叫做剿襲時文,隨著高中者越來越多,天下士人紛紛效仿,愈演愈烈,朝廷屢禁不止。

    科舉考試的錄取名額何其珍貴,一個投機鑽營的人靠背誦時文得中,就意味著有一個刻苦勤學的士子不幸落榜。

    為了保證科舉考試的公平、公正,主考官絞盡腦汁從四書五經挖掘不重複的新考題,甚至不惜生搬硬湊,隨便挑出兩句根本沒有任何聯繫的句子作為考題,以應對坊間的猜題之風。

    每個應考士子從熟讀四書五經後便開始練習制藝文章,也猜題,然後不斷訓練。相同的題目從不同角度破題可以寫出幾十甚至上百篇八股文。

    如此這般,從有考試以來,考官和學子們鬥智鬥勇。

    考官那邊搜索枯腸擬考題,學子們八仙過海猜題蒙題。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坊間售賣的猜題中,針對這一句的時文很少見。

    因為這一題是會試真題。

    按照近年考過,十年之內不可能再考的規律,江南、北直隸的鄉試和近幾年的會試絕不會出現這道題。

    …………

    傅雲英對這一句印象深刻……這是同安二十年的會試原題。

    會試結束後,朝廷將主考官和考中士子的文章刊印公布,她特意收集了幾份。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其他……她怔怔出了回神。

    …………

    秋風吹動庭院裡的樹葉沙沙響,小文童來回走動的腳步聲喚醒傅雲英。

    她定定神,想好破題的重點,拈筆書寫。

    八股取士遴選的是朝廷官吏,他們需要闡述自己關於治國之道、社會倫理的見解,從而展露其才華抱負。她在學習制藝時,免不了把自己當成修家治國平天下的男子,從男子的角度去審題,校題,破題,緊扣聖人語氣,聯繫當下時事闡發觀點,微言大義,自圓其說。

    論來論去,不過是忠君愛國,敬天,忠君,孝親而已。

    知道界限在哪兒,才能在完成格式要求的同時適度加以散發,形成自己的風格。

    她很快擬好草稿,從頭到尾仔細檢查幾遍,開始謄抄。

    …………

    書院搭建的號棚位於庭院深處,風從四面八方往裡灌入,冷得考生們直打哆嗦。

    傅雲英怕冷,確定自己答完所有試題,起身交卷。

    小文童看他年紀不大,抿嘴一笑,當他年少輕狂,含笑送他出考棚。

    …………

    考棚外黑壓壓一片密密麻麻的腦袋,各家親友僕人兩手揣在袖子裡,把門口圍得水泄不通,墊著腳不住往裡張望,看到有人走出去就趕緊迎上前,發現不是自己等的人,甩甩袖子,退回原位繼續等。

    傅雲英跨出門檻時,人群仿佛停滯了片刻,然後哄然響起一片不帶惡意的笑聲。

    「這么小……」

    「生得倒是挺靈醒的……」

    「可能答不出來怕丟臉,乾脆先走……」

    …………

    帶笑的議論聲飄進傅雲英耳朵里,她面色不變,走到條桌前交還考引。

    收考引的生員看一眼上面標的名字,看了她好幾眼,直到她走遠以後還頻頻扭頭打量她。

    傅雲啟還沒出來。

    王大郎提著熱水熱茶急急迎到傅雲英面前,茶杯都快湊到她鼻子底下了,「少爺,我剛燒開的!」

    巷子裡的餛飩攤子還沒撤走,有些人掏幾個錢要碗餛飩,坐在桌旁一邊等人一邊喝湯。王大郎的熱茶是託賣餛飩的幫忙燒的。

    「八寶鴨,我剛買的,少爺現在可以吃。」

    他抬起盛八寶鴨的攢盒。

    傅雲英搖搖頭,喝口茶。

    …………

    等傅雲啟出來的時候,差不多到巳時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