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穿越•重生 >殿下 > 第571頁

第571頁

2023-09-26 22:14:44 作者: 石頭與水
    大家聽了,沒有不笑的。

    榮烺從不是守財之人,既然兵械司也想修繕一二,榮烺與白翡是好幾年的舊交,她就賞了兵械司五千兩。

    可以說在中階官員中,除了官學館長有此榮幸,白翡是獨一份。

    白翡得了賞賜,立刻把兵械司該修的修該換的換,手下人無不覺著,咱們大人這本領,當真沒的講。

    除了六部翰林御史這樣的大衙門,小衙門裡,能得賜銀的,也就咱們兵械司了。

    要說最苦哈哈的就是宗學,他們不敢跟六部這樣的大衙門比,也不跟兵械司比。可他們總能跟官學比一比吧。

    官學倒沒修繕學府,主要官學前幾年剛大修過,屋舍整潔、桌椅結實,沒啥好修的。

    而且官學每年都有賜銀,往年只得五千,今年公主大手筆,直接賞了一萬。

    就連國子監,也有大殿下的賞賜。

    獨他們宗學,簡直就像那沒人理沒人疼的孩子。郢王也想給宗學弄點實惠,奈何自他去歲沒去開封賑災,就在榮晟帝跟前失了寵。

    郢王琢磨著,得想個復寵的法子才是。

    他回府與子晴先生商議,子晴先生哈哈一笑,「此事容易。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郢王一時參悟不透,「先生是指?」

    子晴手中摺扇遙遙往東方一指,含笑說了兩字,「東宮。」

    郢王恍然大悟。

    但未待郢王御前提及,內務司比他更快。

    而且,內務司提的頗巧妙,內務司請示的是,「昨日臣檢修宮殿,東宮久不住人,有些荒廢了。陛下看,是否著人修繕東宮?」

    張總管這一提,郢王想獨寵的計劃落空,因為滿朝人的心思都活了。

    是啊。

    皇長子年長,還生了皇長孫。

    陛下無其他皇子,眼下太后過逝未滿周年,不好提立太子之事,但修一修東宮還是可以的嘛。

    於是,工部附議。

    史太傅道,「宮殿還是要及時修繕,若內務司人手不足,工部也有能工巧匠可供驅使。」

    張總管從沒想獨吞這功勞,他道,「介時少不得工部幫忙。」

    史太傅很滿意張總管的表態。

    其他大臣想著,國本早立也不是壞事。

    齊尚書也是一臉欣悅,「國庫充足,眼下正是修繕東宮之機。不然,若往後推推,說不得戶部要哭窮。」

    鍾尚書立刻表態,「修繕東宮的銀子還是有的。」

    既然大家都沒意見,榮晟帝便准了此事。令內務司將東宮修繕之事呈上奏報,具體修繕另做討論。

    子晴先生也未料到自己計劃落空,他站在窗前望向庭院,春天綠意映入眼內,子晴細眉輕蹙。張總管掌內務司多年,自然是太后的人。

    以往可未見張總管有這樣的見識,不然,他不能在內務司總管的位子上一窩多年。

    忠誠,細緻,卻也老實,有自知知明。

    這是子晴對張總管的判斷。

    所以,內務司總管這個位置才能做的這樣踏實。

    能給張總管出這樣主意的人是誰呢?

    子晴思索。

    半晌,他忽地露出一個不明顯的笑意:不管是誰,這人一定是太后陣營的高手。

    但既是太后的人,想討好陛下為何不自己出面,反是將這天大好處交給張總管呢?

    或者他不能出面。

    或者他出面也無益。

    前一種的猜測,張總管背後之人大約像自己這樣,與人為幕。如果只是張總管有位厲害的幕僚,倒不足為懼。

    後一種嘛……

    子晴唇角微勾,就太好猜了,即便出面也無益的人或者家族,闔帝都只有一家——太后娘娘的母族。

    鄭家。

    即便鄭家出面請求修繕東宮,陛下也不會領他們的情。

    大殿下對鄭家也一直很冷淡。

    鄭家對此心知肚明,所以將此事交給張總管來辦。如果陛下顧念舊情,可能應該可以保住張總管的位子。

    但此事變數太大,全取決於陛下心意。

    倒是張總管這樣一提,立太子之事板上釘釘。

    一旦大殿下立為儲君,徐妃娘娘的位子必然會往上提一提的,這於鄭皇后不利。

    那麼,鄭家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子晴眉心擰起,一時琢磨不透鄭家的用意。

    第352章 殿下之十八

    殿下

    正文第三五二章

    修繕東宮之事一時成朝中熱門。

    朝中內外多有議論。

    當然,鑑於榮晟帝只有一位皇子,朝廷不可能有第二選擇。故而議論的話題除了不能明說的,都是往大殿下身上想。

    姜駙馬聽說後,特意同妻子道,「明兒你就進宮,跟阿穎說,可得穩住。陛下只是讓修東宮,雖則大家都清楚儲君必是大殿下無疑,但一日未立儲,一日不得僭越。低調謙遜一些,總無壞處。」

    嘉平大長公主頜首,「這話很是。」

    姜駙馬也叮囑長孫一回,讓長孫委婉提醒大殿下,眼下正是謙遜之時。

    姜洋倒不擔心這個,「再沒有比大殿下更仁厚謙遜的了。」

    姜駙馬也明白大殿下性情溫和,但在此關鍵之時,不知多少人會圍在大殿下身邊巴結討好。故,再如何謹慎都不為過。

    姜駙馬道,「我知大殿下的性情,還有阿穎,他們雖年輕,卻是再穩當不過的。我最擔心的不是他們,卻與他們悉悉相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