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2023-09-26 14:24:05 作者: 烏鞘
長公主聞言起身:「皇兄,你們說正事吧,我先退下了。」
誰知皇帝卻揮揮手道:「不必,你留下也聽聽。」
太子一愣,可看著姑姑只是笑笑,也未推辭,他心道看起來姑姑是真的要開始替父皇分憂了。
於是他也陳上由翰林院所錄的今日朝堂輯要,又將一些大臣的言述整理後口頭轉達。
皇帝直到聽罷高永清的眾議也還是閉著眼睛緩慢點頭,倒是長公主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那你覺得該如何處置高永清呢?」皇帝緩緩張開眼睛看向太子。
或許是對這樣的突然襲擊早有預料,劉煦並沒有他想得那樣的慌亂:「兒臣以為卓司業的主意很好,大理寺未出具明文之前,諸臣的建議不過只能落於紙上,議罪還早。」想了想,他又沉聲道,「兒臣是最想刺客斃命之人,可雖深恨,但也希望能查出同黨,使得父皇母后得以安枕。然而高御史是父皇信重之臣,委以重任雖有疏漏,但若因此治重罪,兒臣也擔心今後朝野見重責唯恐避之不及的風氣……至於如何解決如何繼續查……兒臣對庶務也不是那麼懂……說了恐惹笑話,便只是聽就夠了。」
太子將見解和表態摻半混入話中,效果看得出來還是不錯,長公主以微笑鼓勵,皇帝也道:「你是孝順孩子,但朝局紛亂,一時看不清也是有的,只一點你說得對,該多看多學才是。如今你弟弟越王去了兵馬司歷練,你也該在朝上學點東西。前些日子你同幾位藩王世子打交道做得不錯,今後再忙也不能忘了宗室往來的情誼。你且先下去,看看你小弟弟趙王去吧,他燒退了後人一直懨懨的,還很怕人,他平常也喜歡你,你們是手足,今後……也要互相多加照顧。」
……
這幾日百官都沒有見到皇帝,皆由太子在小朝日子親臨崇政殿代政,而平常也是太子去到天章殿,按照皇帝的吩咐,召見需要召見的臣工,商議函待解決的要事。一時之間,眾人都對太子的地位有了新的認識,想也是如此,眼下趙王再受寵愛都是年紀還小,再加上經此一役,據說小孩子嚇得不敢說話,聞者辛酸,此時不是太子受器重又還能有誰呢?但越王卻去了軍中,大家也不敢貿然揣測聖意,只是對太子的尊敬卻與日俱增。
加上長公主放出話來,二位殿下立府便要成家,有適齡女子的家門也都開始心思活躍起來。
但這些都沒有對高永清的處置消息來得震撼。
下一個小朝會的日子,太子將皇帝的意見轉達出來後,許多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高永清失情不察,拂意朕心,大理寺訊問皆已查實,當以失而言罪。予罰俸三年,不得升遷調任,欽此。」
太子自己念得時候聲音都越來越小,他心道,這和罰酒三杯有什麼區別?
對高永清落井下石的官吏也都傻了,不是說皇帝生了大氣麼?怎麼就和撓痒痒一樣罰點俸祿就完了?高永清在御史台再原任三年又能怎樣?雖不能升遷,可這小子如今的年紀和官位也是同輩中的佼佼者,旁人升任了怕是還沒他品級高!
於是便有人聯合起來打算去面見皇帝,上諫此罪斷得不妥。後來卓思衡聽老師說,皇帝親切接待了這些「痛陳利弊」的「忠臣」,耐心聽他們言說,又非常適時的頭痛發作倒地不起,嚇得幾個官員也幾乎要昏厥過去,事後,皇帝「甦醒」後又在病床上召見了這些人,然而已經沒有一個人再敢慷慨激昂地陳述了,都只是讓皇帝靜養為宜。
這件事便以所有人意想不到的「體面」方式翻了篇,高永清也自典獄釋放。
卓思衡和那些沒有公報私仇成功的官員一樣不滿意。
作為知道為何如此的人之一,他現在非常憤懣,然而除了親自去問高永清,也沒有更好的途徑來詢問其餘他所不清楚的始末。
那就親自去問!
高永清自大理寺典獄回到自家,便收到一封來自洗石寺主持的信,說是快到他父親的忌日,是否仍舊要來參拜一日,是否要準備他的素齋。
往年主持也是這般詢問的,可是今年,這封信的筆記便有些不大對勁……再仔細查看,高永清忽然認出了許久不見的字跡出自何處,也不知是驚喜還是憂心,半晌才長長吐出一口氣來……
第156章
卓思衡自進到洗石寺里就陰著一張臉,引路的小沙彌剛入寺中不認識此人,只覺肅殺非常看都不敢看去一眼,之前那位高施主就顯得寬和多了。
繞至後院禪房,小沙彌唯恐避之不及,匆匆退下,卓思衡也不敲門,徑直而入,高永清自長條春凳上起身,難掩雀躍道:「大哥!」
兩人幾年說不上一句親近話,難得聚首本該無話不說,可卓思衡鐵著臉擺明就是來興師問罪,高永清也不敢再說,這時候倒顯得頗為老實了。
卓思衡看他因典獄又走了一遭,疲乏之態盡顯臉上,蒼白面容更甚從前,也不知道是心疼更多還是氣憤更多,聲音沉了又沉道:「典獄的牢飯就這麼好吃麼?」
卓思衡陰陽怪氣說話時非常有殺傷力,但他大多數時間都用腹誹來消耗這種與生俱來的尖銳銳意,很少說出口。
高永清低聲道:「不是很好,沒有肉。」有時候,他也是很誠實的。
卓思衡差點氣暈過去道:「廢話!大牢里的肉是給死囚吃的!皇帝怎麼會讓你一個功勳卓著替他盡能分憂的忠貞不二之臣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