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頁
2023-09-26 14:24:05 作者: 烏鞘
綺英郡主大概是廣陽王的掌上明珠,所以才能與他的世子一同進京謁見。皇帝似乎挺喜歡這個遠房堂妹,聽了她的話並不以為忤,反而又夸道:「要是朕的女兒們都有羅女史的學問又有阿珮的進取之心,朕的煩愁便少去了一半,阿珮想要求教是好事,讓朕來替她引薦。」
說完便傳列於席末的羅女史上前。
卓思衡和羅元珠兩人並列而立,他們算是眼下帝京最有名氣的兩個老師了,卓思衡回想起當年給羅女史出損招對付學生的過往仿佛就在昨日,如今自己妹妹倒跟羅女史一道編書,命運的際遇真是奇妙。
羅元珠賀謝之音仍是平常那樣融融淡淡,羅貴妃含笑看著妹妹,而諸位受教於羅女史的公主也都一同起身,向師傅行禮以示皇家重師之德。
這一來下列諸位藩王和其餘爵官均讚譽不迭,稱讚聖上教導有方,膝下公主皆是恪禮敬文,無不有當年太宗之治的遺風。
皇帝的面子被給足了,欣然又稱讚一番羅女史的才德,只說自己的女兒這樣頑劣都能被羅女史教出如此明理識德,可見其治學嚴明不遜諸位博士。
自始至終,羅貴妃和羅女史都保持非常沉靜和自持的姿態,這對姐妹在諸位親貴之間其實是非常孤獨的,他們家中沒有男性在朝為官,如果不是兩人個性好強,也未必能走至今日這步,可再要強的個性,都不得不在此時隱忍掩藏。
卓思衡卻想得更深:如果不是因為她們的孤獨,皇帝也不會這樣放心的盡情稱讚和抬舉。
他思量之際,眾人的話題已談到最近帝京學風的新氣象,廣陽王似乎並不想將話題糾葛在世子入京進學之事上,而是轉說國子監的趣聞來:「聽說前些日子太學考校極其嚴格,我們入京時正看見太學門口還掛著張榜單,好像是科舉一樣,真是從來沒聽過的,倒是有趣。」
「是了,國子監按照科舉完完本本的出題判卷,也是朕頭一次見這樣好的辦法,這都是卓思衡的主意,自他接手國子監的學政諸務,如今官宦人家的子弟大多勤而向學,也算一掃舊弊,為朕了卻了心愿。」皇帝倒是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詞。
當然這要建立在卓思衡繼續要為他將整頓學政一事貫徹到底之上。
卓思衡也明白,自己這樣受到皇帝的抬舉,一是他沒有家族背景,毫無氣候可言,二是他真的能辦事並且將事情辦成,所以皇帝才會如抬舉羅女史姐妹一樣不吝溢美之詞。
他的境遇其實和羅女史姐妹一樣,並沒有太大異同。
但皇帝終究還是不夠了解自己。
「陛下,聽聞卓司業親自出題了考校的時策,那題好些人花重金去買了來做,不知狀元出身的卓司業出得是什麼題目?」綺英郡主眉目里自有一股天橫貴胄的駿麗英氣,看向卓思衡說話時卻也沒有半點頤指氣使的嬌蠻,落落大方,頗有幾分宣儀長公主的風采。
皇帝示意卓思衡回答,他才開口道:「臣出得題目是講論唐代白馬之禍何啟何緣?為士子當有何論?於今祚何鑒?」其實這個題目比自己當年科舉的策論題要簡單很多,但作為摸底考試,卓思衡不打算出得太難。
畢竟以後還有期中和期末考試。
綺英郡主聽完擊掌道:「雖說不難,可是卻立問全面,又有掌故又有自論,平常讀書差一點都是不行的,卓司業當真是會做師傅,怪不得我聽自帝京春壇回來的那些士子都笑說太學生們都私下裡叫你卓閻王。」
此話一出,笑樂之聲不絕於耳,連皇帝也是大笑後問道:「果真?竟然還有這回事?可我這臣子平常最是親平和藹的君子了,怎麼會得了這個稱呼?」
連羅元珠都忍不住微微側頭面露熹微笑意。
「臣不敢當,但治學也不好一味求全,總有些嚴苛之處,還望聖上體察。」卓思衡是最哭笑不得的那個,他總不好真的說他覺得自己比閻王還比較殺人誅心,只能謙辭避讓,算是符合皇帝對他的定位了。
「我看卓司業也不像那樣的形容。況且這題人人做人人贊,可見其分量便不是濫竽充數之輩的空論。比閻王在生死簿上的勾畫要有趣得多。」綺英郡主看著卓思衡莞爾一笑。
「郡主謬讚了。」卓思衡趕忙表示別誇了,還是讓他保持謙虛的形象吧。
這時一直沉默的羅元珠出乎卓思衡意料得開口道:「此題卻有精湛,堪考學生學問基本與高屋建瓴之眼識心胸,臣女將此題出給列為公主,皆有嘉論。」
「朕看了那些文章,要說最翹楚的,還是阿婉那篇,可見書沒有白讀。」
聽見父皇叫到自己的名字,青山公主劉婉顯然略有錯愕,忙起身謝恩,卓思衡看著小公主的拘謹也知道她平時大概很少見到父親,連被誇一句都顯得戰戰兢兢,太子在妹妹旁邊一臉欣慰,而皇后則是始終保持沉默。
羅元珠此時又道:「青山公主殿下文中引用了唐人羅隱的詩『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占斗客槎輕』來立論,可謂清奇妙筆。」
其實大家都知道如今宮中皇后和羅貴妃雖然井水不犯河水,但又因各有一雙兒女而微妙的關係,羅貴妃的妹妹卻盛讚皇后之女,這樣做人師傅的賢名與公正,實在令人欽佩。
「阿婉你是諸位公主的姐姐,自然要勤勉於學做好表率,太子亦然。」皇帝溫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