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2023-09-26 14:24:05 作者: 烏鞘
這問題,或許別人答無所謂,但對於他這個戾太子案罪臣的後人,提筆便是一場和自己的較量。
他是說實話,還是說假話?
如果說實話,那他覺得,像他祖父一樣願意為太子去死的那種,才是真正的太子良吏;如果說假話,他有一萬句的假話能講,可是真的要這樣說嗎?
考場安靜到落針可聞,想必人人都在專注作答,對於這些十年寒窗進入省試的精英,想要總結出一套自洽的為官選官的書面邏輯其實不難。但對於卓思衡來說,卻是一道真正的門檻,橫亘在他的未來和他的良心之間。
「其實,有時過度揣摩上意也並非是好事,心聲自有恆言。比如科舉文章,與其想哪些能寫哪些不能,寫出來的就未必是可高中的好文章了。」
卓衍溫和的聲音自他心底響徹。
「你個性醇和故而不愛作鋒銳之言,往往文章文脈清晰明快條理暢順,卻少些芒刺,但知子莫若父,你心胸中有一把從未出鞘的刀,雖不做強烈的主見言語,卻自有一份決斷的冷靜。不過還是要切記,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到了真正需要你展露自己的時候,一定別再諸多顧慮,若是考題尖銳,你就銳過其問百倍答之。」
卓思衡閉上眼,深吸一口氣,對啊,自己在焦慮什麼呢?既然這個問題鋒利無比,那他或許就是想要個能碰撞出火花的答案,也要一把鋼口堅韌的好刀迎上去才能電光火石。
拋開自己的身份,用強烈的心聲指引筆觸。
進退無礙,謂之自在。
卓思衡睜眼提腕,寫下自己省試應策時文答卷文章的第一字第一筆。
第21章
開篇依舊遵循閱讀題原則,先寫材料再延展觀點,卓思衡寫這種開篇不可不謂得心應手。他寫出太史公評價良吏的角度來自「奉職循理,亦可以為治」,認為遵守、執行貫徹國家法度是良吏最重要的評判標準,班孟堅則認為「所居民富,所去民思」才是循吏的關鍵所在,頗有孟子宏論的風采。
卓思衡此處轉筆,寫出他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這二人的觀點看似分歧,但卻都是忠誠的體現,所謂忠誠就是終於國事,法度和人民都是國家的根本,以此二者判別良吏,就是根據國家的利益來衡量官吏的好壞,因此做官就是要忠於國事,為國而憂勞。這也是本人心中良吏的真正準則。
那麼問題來了,我按照這個標準給太子選良吏,會出現什麼問題呢?第一,會造成誤會,有人會覺得忠誠於太子比過忠誠於皇上是僭越犯上,其實大錯特錯。太子又何嘗不是國之邦本?否則歷朝歷代為何會這麼重視太子的廢立?忠誠於太子就是對聖上決策的肯定,對國家根本的維護,其實是一回事,只是很多人樂於混淆這兩點,仿佛抓住什麼關鍵的話題,沒完沒了做文章,這種人就不適合進入東宮輔佐太子,更不適合在朝中輔佐皇上。
「此輩非事儲之才,亦難事聖,遑論事國?」
好的,罵得夠狠,卓思衡覺得心裡很痛快,好像替他爺爺和老子出了一口二十年的惡氣。
但還沒罵夠。
他再蘸筆勻墨,繼續寫道:
第二點,要看時代背景給我們提供了怎樣的人才選擇來配套此時的政治氛圍。讓我們回到史料,班孟堅的《漢書循吏傳》列舉了三個朝代官吏所處的政治氛圍,孝武皇帝外攘四夷,他是猛男,於是用猛臣,朝野內外的氛圍也是奮發剛強的;孝昭皇帝沖齡踐祚,朝政是霍光說了算,但那時有更寬容的輿論環境,比如賢良可以入朝與帝國中樞的官吏討論國事,才有了《鹽鐵論》流芳,總之是比較安穩過度的階段,也給民眾打下了穩定生活的基礎;孝宣皇帝就不一般了,他見識過真正的民間疾苦,所以事必親躬,希望能為百姓謀福祉,為天下官吏的表率,在那個時期,官吏都同心同德,共創中興。以上史料我們得知,政治氛圍往往能決定時代的走向。而東宮的氛圍其實有時候和朝野的氛圍相輔相成,皇上希望怎樣培養太子是非常重要的,皇上對國事的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東宮的氛圍不能和大環境有差異,否則就會營造出不和諧的論調,致使猜疑產生,動搖國本。
「禍歧望氛,疑竇兩生,亂國本之始源也。」
卓思衡寫完自己讀了一遍,心想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有瞎子看不出來他在寫孝宗廢戾太子的原因吧?
第二點寫完,第三點也在心中醞釀好了,他一氣呵成向論點核心發起猛攻:
第三點,國家需要什麼樣的太子才是最重要的。這點光是聖上明白沒有用,滿朝文武明不明白才是關鍵。有時候皇上明白,但架不住官員裝糊塗,也有歷朝歷代哪個皇上就不明白的,那官員再明白,也只能勸諫,結果未必盡如人意,只不過為了忠實於國事這也是臣子的必須盡力為之的義務。如今我朝正待中興,朝堂之上需要敢于思考怎麼突破的官吏,東宮之中也需要敢于思考如何為國事培養真正能秉持聖上理念的官吏,這樣的人輔佐太子,可以使得上下一心同心同德,共同為美好的未來朝發光發熱,而不是將時間浪費在猜忌黨爭之上,讓後來者不能專心好好搞事業,還得先清理戰場澄明吏治再投入國事。
「先者僭祚而後者憂勞,奮補不及蠹蝕久空,難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