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2023-09-01 15:15:34 作者: 只喝三分甜
恰好,《經濟研究》九月刊刊發了張叢閔的這篇文章——股市危機的預測模型,引起了國內外經濟學界的動盪。
——天啊,張叢閔教授再發了AER之後的再一力作,這篇再沉澱沉澱可以拿諾獎了
——這種質量的文章竟然只發了《經濟研究》,沒有在國外首發真是可惜了,不過國外期刊審稿太久確實是一個因素
張叢閔一時間接受各種專訪,就連「中國經濟學家張叢閔成果國際轟動,逐名諾獎」這種標題都來了。
葉瑄知道機會到了,在他站在山巔的時候揭露他的真面目,遠比簡簡單單的放錄音更能讓世人記住。
第二天,知名經濟學論壇「economic」上出現了一篇文章《A translation of Zhang' article》(張叢閔文章的翻譯稿)。
翻譯稿把張叢閔發布在《經濟研究》上的文章翻譯成了英文,本來有不懂中文的學者很開心有人可以翻譯,但是讀完文章大家都發現了端倪。
這篇文章中展現出的理論並不如他的數據有說服力,這麼複雜的數學模型構建的過程被他三兩句就帶過,而這部分反而是這篇文章的精髓。
原本的中文論文論壇里討論的人還不多,但是有人工翻譯的英文版本,大家紛紛參與了討論。事實也說明不懂陳亦桐的原始邏輯只是根據報告依葫蘆畫瓢的文章是經不過推敲的。
另一邊的張叢閔也在焦頭爛額中,他這篇論文被《Review of Economics》邀請投稿,但是他現在還是沒辦法拿出原始碼,投稿到國際期刊肯定過不了學術審查。但是堪比諾獎級別的成果已經吹出去了,只投中文期刊不作英文發表肯定也會引人懷疑。
張叢閔十分暴躁得來到了他組裡的辦公室,他已經等不了了:「複寫這個原始碼還需要多久,再給你們兩天的時間,再寫出不來,今年都別想畢業了。」
組裡的幾個博士生都低著頭不敢說話,最後還是組裡已經博六被張叢閔壓了兩年畢業的大師兄站出來說話了:「老師,我們都是經濟學背景的,對代碼的掌握程度也僅限於計量,而且這個模型背後還有很多的數學抽象,我們實在無能為力。」
張叢閔就近拿起了一個鍵盤直接砸在了那個學生身上:「廢物!一個個狀元進來的,連個簡單的編程都複寫不出來。」
「要不然您還是去找徐一帆師兄吧,他本科是數學和計算機雙學位,您看看他還會不會幫您。」這位博士的話其實已經帶著點陰陽怪氣,他入師門的時候,徐一帆剛剛畢業,所以他知道當年的齷齪事。
張叢閔這個時候沒空管自己學生的陰陽怪氣,他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拍了一下腦門,對啊還有徐一帆。
張叢閔翻開手機通訊錄,發現自己壓根沒存徐一帆的電話,他又找到學生處調到了徐一帆的畢業信息。
徐一帆接到了陌生電話,聽見是張叢閔的聲音就立刻掛了。徐一帆博士的成果本來留校都可以,最次也可以找一個京北的985拿到教職,沒想到張叢閔放出話來,京北每一個大學敢接收。目前徐一帆在西北的一個211任教,雖然生活也算不錯,但是人生軌跡可以說已經被張叢閔打亂了。
但是沒想到張叢閔可以做出這麼絕的事情,他直接與學術合作的名義聯繫到了徐一帆任教學院的院長。能和國內最頂尖的經濟學家合作,院長自然是沒和徐一帆商量就答應了。徐一帆感念當年找教職時院長的知遇之恩,自然也不好意思直接說明事情的原委。
他沒想到張叢閔這麼多年了還是本性未改,找他讓他複寫別人的代碼。其實張叢閔的這篇文章在國內經濟學激起熱議後,徐一帆就關注了這篇文章,他當時還以為這老東西這麼多年終於長進了終於寫出匹配身份的成果了,沒想到還是占有的別人成果。
張叢閔這次冒險找徐一帆寫代碼也算是狗急跳牆了,畢竟他現在手裡沒有拿捏徐一帆的資本,很容易被徐一帆反咬一口。
張叢閔給徐一帆開出了很厚的條件,這篇文章完成後直接把徐一帆調入京北大學經濟學院成為副教授。徐一帆也只是動心了一下下就很快清醒了過來,如果不是張叢閔當年的欺壓他靠自己也可以得到這些,不用靠別人施捨。徐一帆知道這是扳倒張叢閔的絕佳機會。
等徐一帆認真看張叢閔發過來的資料的時候,他發現無比的眼熟,這個理論框架和當年康維寧拿給他讓他幫忙跑模型的東西非常像。徐一帆、康維寧、江池都是數學系本科的同學,當年江池走後,康維寧也聯繫過徐一帆幫忙,不過徐一帆當年也沒有看懂江池留下的遺作。
徐一帆立刻撥通了康維寧的電話,才知道張叢閔這個王八蛋占了他學生的成果還反而誣告抄襲,兩個人一拍即合,一定要讓張叢閔徹底身敗名裂。
在得知張叢閔基本看不懂代碼後,陳亦桐直接將原始碼給了徐一帆,並且在代碼里做了一些小手腳。
康維寧還是有些不放心:「就算張叢閔看不懂,他組裡的學生應該也看得懂吧?我們會不會沒有坑到他還會把代碼折了。」
徐一帆則是胸有成竹:「現在張叢閔組裡哪個不想看他死,當時我帶的博一小師弟現在還沒畢業,我已經和他通過氣兒了。」
徐一帆拿到代碼以後立刻給張叢閔演示,並且勸說他最好把這個成果早日公之於眾,不然葉瑄和陳亦桐那邊反擊過來就完蛋了。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