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2023-09-26 11:16:17 作者: 夜寄
    哪裡有人瞧上人家兒子,但看不起人家的老娘還罵了人家的妹子的。

    婆婆小姑子本來就不好惹,和人還沒處對象就先把婆婆小姑子得罪了那不就成傻子了麼。

    哪想這世上還真有這種傻子,趙知青是真瞧上了陸建軍。

    這事兒可就有意思了。

    在一干大媽心裡趙寧寧這樣一看就是攪家精的姑娘雖然配不上陸建軍,但也忍不住想想萬一這姑娘和陸向紅成了一家人那可有好戲看了。

    一個最出息兒子的媳婦兒,一個最寶貝的閨女,她們兩個幹仗,那苗翠花想來就得意不起來了。

    不過翠花嬸子還是精明的,估計早看出來了這倆女知青的心思了,只是人家啥話也不說。

    這個時候的確什麼話都不合適說,只要人姑娘沒大大咧咧的開口說,嬸子你選我吧,我來給你當兒媳婦。

    那你就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言語間一再的暗示自己兒子需要一個聰明伶俐,大方得體,性格溫和,勤勞吃苦的好姑娘來配。

    可在趙寧寧心裡,她就是個聰明伶俐又落落大方的好姑娘呀。

    她和陸建軍般配的不得了,除了她這五大隊六大隊也沒別人能配的上陸建軍了。

    所以每天瞧著趙寧寧和翠花嬸子言語上的交鋒,也是很有意思。

    一個使了勁兒的裝傻,假裝不明白趙寧寧的心思。一個是真傻看不出人家敷衍她。

    對翠花嬸子來說,她都差沒直接和趙寧寧說你別在我眼睛跟前晃悠了,你這樣的兒媳婦我瞧不上眼。

    但對趙寧寧來說,她以前喜歡陸建軍,但是不太滿意他農民的出生。

    工農工農,在趙寧寧心裡還是有個先後的,她是工人階級的後代,那自然不能降級,怎麼著也得找個工人對象。

    而且工人再差也是在城裡,廠子裡還會給分住的地方。

    農民呢,再富那也是農村。她是不願意在農村的,不僅處處不方便,人也不好相處。

    她喜歡陸建軍,但從沒想著和他在一起,她是不太願意陸建軍高攀自己的。

    可現在陸建軍已經成鋼鐵廠的正式職工,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沒那麼大了。

    趙寧寧覺得自己和陸建軍再相配不過。

    不管怎麼說她也是個姑娘家,她是不好直接和陸建軍表白的。

    而且陸建軍也並不在村子裡,她和陸家人沒什麼交情,也不知道陸建軍下一次回來是什麼時候。

    她不能直接和翠花嬸子說自己相中陸建軍了,這麼一來還沒成家,她就被婆婆壓下一頭,那結婚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

    但讓趙寧寧生氣的是自己都主動走到翠花嬸子跟前了,沒想到她竟然還端著勞動大隊隊長夫人的架子,實在是讓人生氣。

    趙寧寧心裡已經很確定這翠花嬸子將來一定是個惡婆婆了。

    如果不是陸建軍自己爭氣,有個這樣拖後腿的娘這輩子都別想娶到老婆了。

    蘇敏看著趙寧寧上躥下跳也是心裡無語,她總是喜歡把別人當成傻子來對待。

    像人家沈月,雖然不知道是早就把陸建軍划進自己擇偶範圍之內,還是為了討好大隊長一家,亦或者是單純為人和善,

    反正人家和翠花嬸子相處的不錯,就算不在一個勞動大隊,翠花嬸子看見她也是時常是笑著一張臉的。

    而且蘇敏也發現沈月和陸向紅關係還不錯,陸向紅一向不喜歡女知青,沈月能成為特例和她成了朋友可見人家多會做人。

    蘇敏猜測當初她和劉霞聊半天后沈月和自己打探,估計是早從陸向紅那兒知道陸建軍答應相看這事了,所以怕劉霞透露給她。

    又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和陸建軍處對象的心思。

    如果從女知青里挑一個做兒媳婦,大隊長肯定是選原主蘇敏。

    現在說著是翠花嬸子給兒子挑媳婦兒,但實際上最後點頭的是陸建軍和大隊長。

    沈月估計從陸向紅那裡得到了消息後在心裡就把蘇敏當成了競爭對手。

    沈月唯一的問題在於有個出了國的親大伯,所以成分不好。

    她這也算是被牽連,她自己是個知書達理的好姑娘。

    如果陸家能拋棄一點成見就會發現沈月娶了不虧,這就是沈月的底氣。

    而且有著趙寧寧這樣的人做對比,沈月簡直可以被稱為完美兒媳了。

    就像趙寧寧,直到現在還不知道沈月和秦靜的心思,還一個勁兒的瞎嘚瑟。

    從上個禮拜天陸建軍回來,到現在禮拜五,不過五天的時間,比之前半個多月都熱鬧。

    蘇敏有時候都怕趙寧寧現在這樣信心滿滿,等將來陸建軍訂了親她可該怎麼辦啊?

    發瘋一場?

    蘇敏正想著呢,就見一個小孩子狂奔而來,後頭還跟著兩個小豆丁。

    前邊的小孩子邊跑邊喊著:「娘,娘,娘。」

    後邊的小孩也跟著喊:「奶,奶,奶。」

    蘇敏聽著快笑死了,這不管是娘還是奶聽著好像叫的是同一個人,這三個小孩子看上去差不多大,沒想到竟還隔著輩分。

    同個本家的人里確是容易出現一個人的輩分比另一個大的多的情況,因為有的人家娶妻生子早,有的人家娶妻生子晚。

    但同個人家裡就很少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尤其現在這物資匱乏的六七十年代。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