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2023-09-26 10:33:50 作者: 挽輕裳
    馬車突然停了下來,凌青蘅掀開帘子往外一看,對顧憫說:「是你們平陽王府的人,那我就送你到這裡,你這一路多多保重。」放下帘子,想了想又問,「你可還有話要我幫你轉達給皇上?」

    顧憫想起當時在詔獄裡喝下「毒酒」之前,朔玉也問過他差不多同樣的話,可他那時一心以為沈映絕情絕義,真的要賜死自己,所以便揮劍斬情絲,其餘一句話也沒有讓朔玉帶給沈映,也不知道沈映看到他的斷髮後心裡會有多難受。

    顧憫一想到這裡,心中就刺痛難忍,真想回到過去扇那時的自己兩巴掌。

    顧憫閉上眼深呼吸了一下,睜開眼目光堅定地望著凌青蘅,沉聲道:「勞煩你回去幫我告訴皇上,我一定會風風光光地回京,將這太平盛世拱手送到御前!」

    —

    顧憫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從一個男寵搖身一變成了權盛一時的臨陽侯,可他的得寵到失勢也如曇花一現,京城裡的人知道臨陽侯的死訊後,紛紛感慨在皇帝身邊再受寵又能怎麼樣,君心難測,還不是說賜死就賜死了,最是無情帝王家啊!

    不過京城裡向來不缺權貴,像這等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的事,京城裡的老百姓都已經司空見慣,等到朝廷又出了新貴,京中便再無人想得起臨陽侯顧憫的名諱。

    這一年下來,朝廷出的新貴還不少。

    一個是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因為服侍皇帝服侍得好,被皇帝破格提拔進了司禮監成了位高權重的掌印太監,兼提督東廠。

    第二個是皇帝新建的一個名叫「六扇門」的衙門,六扇門是查案辦案的地方,但卻不屬於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而是直接聽命於皇帝,六扇門統領名叫凌青蘅,乃是皇帝的心腹,其人神秘無比,文武百官只聞其名,很少有人見過他的真面目。

    第三個就是皇帝新冊封的國師。

    今年皇家春獵上,皇帝所騎之馬受驚失控,將皇帝從馬背上甩了下來,皇帝從馬上摔下來後,受了驚嚇,回到宮中大病一場,病中總說看到臨陽侯的鬼魂來向他索命,終日惶恐不安,命人便遍尋道士法師來宮裡驅鬼。

    可是不管找了多少道士和尚來做法,皇帝還是一病不起,直到有個道號為「玄陽」的道人進宮做法後,皇帝的病才慢慢地好了起來。

    皇帝病好之後,不僅給玄陽道人在京城裡建了一座道觀,還下旨拜玄陽道人為國師,從此也不上朝了,整日沉迷在後宮裡和玄陽道人研究煉丹修仙之術。

    各地藩王們知道了皇帝在宮裡的所作所為之後,愈發不把皇帝放在眼裡,還以為小皇帝多有能耐,沒想到這麼不禁嚇,不過就是摔了一次馬,便成了驚弓之鳥,小小年紀便不問朝政,沉迷修仙煉丹,長此以往還怎麼能把江山治理得好?

    大臣們也是對大應朝的將來憂心忡忡,本來覺得沈映身上很有大應朝前幾任明君的風範,以為他親政之後會大有作為,沒想到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皇帝便變得像以前那樣昏庸無道,這可如何是好。

    更令人擔憂的是,皇帝尚未有子嗣,若是有個好歹,國家必亂,於是大臣們紛紛上奏要求皇帝儘快立後選妃,綿延子嗣。

    沈映倒是很痛快地准了,還讓朔玉安排內監到各地挑選美女入宮選秀,就在大臣們以為皇帝終於肯充盈後宮了,離奇的事情發生了。

    秀女進宮的當夜,皇城西北角失火,皇帝夜裡受了驚嚇,又一病不起,於是讓玄陽道人給算了一卦,算出來皇帝居然是孤星照命的命格,註定一生無妻無子,若是強行娶妻生子,便會妨礙到龍體安康,年歲不永。

    皇帝自然對玄陽道人的話深信不疑,立即命人將秀女們送出宮,奇怪的是,秀女們一離開皇宮,皇帝的病就不藥而愈了。

    從此,再有大臣上奏勸皇帝立後納妃,皇帝就把那個大臣召到寶華殿,當著大應歷代皇帝的牌位涕淚橫流地哭訴,「愛卿你逼朕娶妻生子,是想讓朕折壽早夭嗎?」

    大臣們雖然覺得子不語怪力亂神,命格之說乃是無稽之談,但誰敢拿皇帝的龍體冒險,萬一皇帝聽了誰的勸真的和女人親近了,結果龍體出了毛病,那個人就算長了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勸皇帝立後納妃的事只能暫時擱置,但皇嗣乃是國本,一個沒有後的皇帝,怎麼能坐得穩江山?

    於是又有大臣想出來一個辦法,既然皇帝怕死不肯立後生子,那就從宗族裡過繼一子到名下,立為太子,如此一來,大應朝有了儲君,就不怕會出現儲位之爭引起朝局動盪了。

    沈映看到這個大臣的奏疏後,御筆一揮毫不猶豫地同意了,命各地藩王送他們年齡在五歲以下的嫡系子孫入京,他從中挑選出最聰慧的孩子立為太子。

    藩王們一聽,居然還有這等把龍椅送上門的好事?那要是不把握住機會不就是傻子嗎?

    這些藩王為了能多得到一點朝廷的俸餉祿米,個個孩子沒少生,家裡最不缺的就是孩子,所以一聽說皇帝打算從宗族裡過繼嗣子,那還不都踴躍參與,並且都認為自己家的孩子是最聰明的。

    一個月後,各地藩王府里選出來的嫡子嫡孫陸續送到了京城,二十多個藩王,送來了差不多三十個年齡在五歲以下的幼童,附帶著一封都把自己家孩子誇得聰明機靈宛如神童在世的吹牛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