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2023-09-26 10:27:43 作者: 洛水伽楠
    楊君蘇接著給她繼續治療,給她安排了個臨時工干, 鼓勵她走出家門,跟那些天南海北的軍人家屬聊天接觸, 讓她見見世面, 讓她做副業掙錢,上學習班, 讀書看報聽廣播。楊君蘇不指望她一下子能脫胎換骨, 煥然一新,只希望她慢慢地改變, 以後別再拖後腿就行。

    處理完葉香雲的事, 楊君蘇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她有一半時間在辦公室里。

    她辦公室的風格跟她這個人一樣,簡潔高效,一眼望去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各類文件報表或是放在文件櫃裡, 或是排列在書架上,上面貼好標籤分類。每個人都各司其職, 有條不紊, 忙而不亂。

    楊君蘇辦公桌上的牆上貼滿了各種計劃書和表格, 最顯眼的是一張四分場的規劃藍圖, 上面標滿了各種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標記和符號。

    牆上還貼著生產規劃書, 各種農作物播種比例的表格, 本年度的核算,明年的生產計劃和預算等等。

    旁邊的小書架子還擺滿了農業書籍、領袖著作以及馬克思文集,全是又紅又專的書,別的書也不能擺。

    楊君蘇正在埋頭寫東西,高潔走過來說:「楊科長,宋場長叫你過去。」

    「哎,好的。」

    楊君蘇猜測宋要武叫她可能跟明年的生產計劃有關,她想了想,便拿起一疊資料和筆記本過去。

    她到的時候,賀新華、老金、杜成他們已經到了。賀新華身邊站著一個黑瘦的中年男子,這人楊君蘇不太熟,但黑瘦男子旁邊的人,她可認得,萬昌春。

    萬昌春見了楊君蘇還是有些不自然,扯扯嘴角勉強笑了笑,算是招呼。

    楊君蘇大大方方地跟他打了聲招呼。

    宋要武指著黑瘦男子介紹道:「這位是老郭,是咱們農林科的科長,他旁邊的是小萬,你們應該都認識。」

    大家笑著跟老郭打招呼,老郭挨個跟大家握手問好,輪到楊君蘇時,他說道:「楊同志,你真是年輕有為啊,我可是早就聽說過你的名字。」

    楊君蘇客氣道:「郭同志過獎,一看你這膚色就知道你經常出外勤下基層,是個負責有覺悟的好高志。萬同志是我的老隊友,人勤懇能幹,認真負責。我們大家一直等著你們農林科的同志到位,真是好飯不怕晚,好同志不怕等啊。」

    她這一番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老郭也是心情舒暢。

    萬昌春默默嘆息一聲,人家楊同志就是厲害,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他就不行。

    宋要武笑著說:「本來我還想說幾句歡迎詞,這下可好,小楊都替我說了,確實,好飯不怕晚,好同志不怕等,郭同志到位了,咱們新場的幹部班子算是勉強搭建起來了。」

    宋要武簡要地寒暄幾句,就開始進入工作狀態。

    「是這樣,麥收已經結束,夏種也播種完了。趁著現在不算太忙,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接下來的計劃。大家各抒己見,咱們好好交流交流。」

    老郭先說道:「那我先說幾句,我參加過三分場的建場工作,按照正常程序,咱們國營農場是頭年勘察地形,第二年修路弄交通,第三年基建開荒,第四第五年才開始生產見糧食。咱們四分場是頭年開荒頭年播種,已經很快了。我覺著目前咱還是以穩為主,基建工作繼續,開荒也要繼續,今年秋天就可以播種一部分麥子。」

    宋要武沖老郭點點頭,又看向其他人。

    賀新華說道:「我們基建科還是繼續搞基礎建設吧,先建好宿舍樓和家屬樓,之後還要修路,年底要挖水渠,反正之後三年的工程量都排得滿滿當當的。」

    楊君蘇跟在賀新華後面發言:「宋場長,今年秋天咱們還是得繼續開荒,新開的荒地是生荒地,我建議這些生荒地明年繼續大面積種植大豆,因為大豆的根瘤菌會藏在土壤里,會為來年播種增加養料。種上一年大豆,再種別的作物會好許多。」

    楊君蘇這個說法引起了老郭的好奇:「是嗎?還有這種說法?」

    賀新華和老金也用好奇的目光看向楊君蘇。

    楊君蘇拿出一張泛黃的舊報紙給大家看:「你們看,這是幾年前的報紙,已經有人總結出來了。」幾年前大家還一門心思搞建設搞研究,現在都一心搞革命了。

    大家接過報紙傳閱一圈,還真是如此。

    老郭把報紙還給楊君蘇,欽佩地說道:「楊同志,你真是個有心人,幾年前的報紙你都留意著。」

    宋要武微笑道:「小楊是我們場裡最愛學習的同志之一。」

    老郭應和道:「愛學習好啊。」

    宋要武說:「既然如此,那明年的生產計劃改一改,新開墾的荒地不種油菜和別的作物了,全部種上大豆。」

    這下倒沒人反對。

    說完生產計劃,宋要武接著說農田水利建設,他們四場新建,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基本沒有。

    宋要武主張田間河網化,多挖溝渠,排灌一體,以應付洪澇和乾旱。賀新華倒不反對這個計劃,但同時也提出人手不夠的問題。

    這個問題宋要武也頭痛,幹部少可以湊和,大不了一個幹部當三個用,但工人少就很麻煩。工人的勞動量本來就已經很重了,你再把一個人當兩個用,那不得累壞。

    楊君蘇說道:「工人不夠,只能機器來湊。要不咱們向總場多申請幾台大型機車,牽引上大型開溝犁,用機器挖排水乾渠,效率更高。」

    

    <span>傳送門: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