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2023-09-01 13:38:25 作者: 君臨lin123
「你想要知道的,都在這裡面。」
隨後他走到桌子邊,將包解開,將裡面的東西拿了出來。
首先是一封泛黃的信件。
中年人道,
「這是當年他留下來的信,我爺爺那一輩的人幾乎每參加一場戰役,都會提前寫下一封遺書。當年那位崔伯伯心中也有所準備。」
「他寫了好幾封信連帶著一封遺書,告訴我們,如果他最終回不來,就讓我爺爺幫忙按照時間,隔個幾個月寄封信回去,每月寄一百多塊錢回去,那是他的津貼錢,都是他自己出的。」
「等所有的信送完,再派人去他家那裡走一趟,看看他喜歡的那個人的情況,若那位女士已經嫁人,就不必給她遺書,只需寄出那筆撫恤金就好,如果她還在等,就把這信給她。」
這便是他三年多就死了,可信和津貼卻寄了五年的緣故。
不知是他想把賺到的錢用儘量合理的方式寄回去,還是他想著時間拖得久一點,感情就沒那麼深了。
沒準女方已經嫁人了。
「這遺書……」孟染剛說了兩個字,就下意識住嘴。
倒是中年人仿佛猜到她想問什麼,爽朗一笑,
「這遺書也沒什麼不好說的,他當初直接告訴了我爺爺,說這個遺書是說他在部隊裡遇上了賞識他的領導,要把女兒嫁給他。」
中年人無奈的一笑,
「當時可把我爺爺氣得夠嗆,說在他眼中,莫非部隊的領導都是這樣蠻不講理的人,為了嫁女兒還讓他拋棄糟糠之妻?」
「可那位崔伯伯執意如此,只說與其讓她知道真相傷心,還不如讓她恨他,認為他只是一個忘恩負義之輩,早日死心早日嫁人,我爺爺罵了他許久也沒能拗得過他,只得答應了。」
孟染心中一動。
這封信沒有交給安汶君,就說明他們都覺得安汶君以前嫁給別人了。
她疑惑道,
「可是我遇見那位老人時她孤身一人,沒有兒女,後來我那朋友幫忙查了查,她沒有結婚。」
中年人十分意外,
「但這事是我爺爺的警衛員親自過去看到的,說是那位從小跟人定了娃娃親,中間出現變故,是那位娃娃親對象活不長久才有了崔伯伯的後來者居上,可娃娃親對象有了崔伯伯寄回去的錢,養好了身體,兩人馬上要辦喜事了。」
他嘆了口氣,
「這事把我爺爺也氣到了,覺得十分不值,差點就沒把撫恤金寄回去,後來到底是寄了,但因為這事對崔伯伯喜歡的人印象十分不好,後面就沒再關注了。」
「我爺爺只覺得是那女人辜負了崔伯伯,只拿崔伯伯當賺錢的冤大頭,等娃娃親對象好了就不需要他這冤大頭了。」
他這麼一說,孟染倒是想起劇情卡裡面有過一樁事。
那時陶景明身體好轉,眼看著能活過三十、四十歲,陶母蠢蠢欲動,想要給陶景明說一房妻子。
好歹留下子女。
當然了,他也知道陶景明看病吃藥的錢都來源於崔建軍,也沒喪良心的說要讓安汶君繼續延續娃娃親,而是想著另外找一戶人家。
到時陶景明和安汶君就是真正的兄妹,一個娶了大嫂,一個嫁了妹夫,兩房人也是和和美美。
但這風聲露出去,眾人卻誤會了。
畢竟陶景明和安汶君的娃娃親實在是太深入人心,眾人看陶母張羅著要辦喜事,便真的以為是這兩人蹉跎多年,到底還是要成了。
至於安汶君和崔建軍的事,知道的倒是不多,是陶景明私下撮合,過往有人過來提親,崔建軍還真沒有。
他覺得自己條件太差,配不上。
沒想到陶景明會認可他,心中越發決定要混出個名堂上,既對得起陶景明和陶家的看重,也要對得起安汶君的一番情意。
便是對於崔建軍給他們寄的錢,都認為是崔建軍為了報答年少時陶家對他的照顧。
至於為什麼是安汶君去領錢?
陶景明一個病弱的出不了門,陶母裹了小腳、眼睛幾乎是半瞎當然也做不了事,可不就只能讓一個小丫頭來撐門面了?
卻沒想到會造成這樣的誤會。
還恰恰好被來村裡的警務員給聽了去。
他很嚴謹的找了村里求證,卻唯獨沒有去問陶家,帶著這誤會憤怒的回去了。
他和領導都為崔建軍鳴不平,又哪裡想到背後還有這樣的糾葛?
陶景明和安汶君有多清白,除了當事人大概也就孟染最清楚了。
別看陶景明年齡更小,可他生來早慧,看安汶君那是真的當成姐姐妹妹一樣,至於他自己虛弱得連清晨的那點男人應該有的反應都沒有,不能多思多想,所有的心力不是放在讀書上面,就是操心家裡僅有的兩個女人的後半生,哪會有閒工夫去在乎什麼情情愛愛?
那對他來說是奢侈品。
至於安汶君?
一開始沒開竅,本該開竅的年齡卻全去擔憂陶景明的身體了,根本不會生出別的念頭,直到陶景明給她介紹了自己挑中的妹夫,她才真正開始以女人的眼光去看崔建軍。
她和崔建軍都是彼此的初戀。
只能說那個年代的人還是太純情了。
當孟染將這些糾葛解釋完,中年人也很驚訝,還有些愧疚,
「我還沒有想到其中隱藏著這樣的內幕,讓那位女士還等了崔伯伯多年。我本是想著把這些拿過來,隨同崔伯伯的屍骨一起下葬,但現在看來,應該把它們都交給那位女士,她等的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