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2023-09-26 08:17:31 作者: 花開緩緩歸
都說破家縣令,滅門知府。但實際上一個稍有地位的舉子,甚至商戶,都能讓那些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農戶們苦不堪言。何況是在當地已經成勢了的豪族。
想到此處,沈煊微微抿了抿唇。
一旁的顧笙見自家弟子這般模樣,愈發覺得讓對方出去一趟是極為必要的了。
世事通明皆學問,弟子雖然足夠通透,但終歸是見識太少。很多事情太容易想當然了些。
出發前幾天,沈煊斟酌著用詞給家裡去了封信,只說自個兒要去南邊兒的書院裡交流學問。且再三保證自個安全無憂,隨行的那位有多麼厲害,等閒幾十人都不是對手。
雖知曉,即便如此也未能讓家人完全放下心來,但他出行的決心卻是不會在改了。有了那位燕兄,他的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倘若這般情況下尚都要畏畏縮縮,以後還走什麼仕途?
官場難道就沒有兇險了嗎?難道還能為了不被噎死,連飯都不吃了嗎?
果然沈煊所料沒錯,翌日清晨,這封突如其來的書信立即便在沈家引起了軒然大波。
沈爹本來還奇怪呢,怎麼自家兒子這才剛走沒多久,怎麼這麼快便又有了書信傳來。等打開!開信一看,氣的沈爹當場便想破口大罵:
個兔崽子,膽子肥了,那麼老遠的地兒說走就走。
沈爹猛灌了一碗茶水,才勉強壓下心中的躁動,又仔細看了看,見有隨行的「高手」護著,沈爹這才稍稍安了心神。
但心中依舊擔心不已,這人生地不熟兒的地兒,他這又不在身邊。這要是有個什麼事兒,可咋整。
這時候沈爹已經完全想不起來沈煊平日裡的諸般能為,遠門兒也出去不少次了,又有哪次惹禍麻煩?
只覺得兒子還小,出門在外,總要他這老父親多看著點才是。
如果說沈爹尚還有一分理智,那李氏可就直接炸了鍋了。直接把手裡還沒縫好的衣裳往床上一扔:
「當家的,兒子這不是去的府城嗎?怎麼好好的又要跑南邊兒去了?」
想到兒子一下跑那麼遠,還不知道路上會不會受罪,李氏眼淚一瞬間便流了下來。
「說是去交流學問。」
沈爹本來是極為生氣了的,但說到這裡反而心緒平了下來。兒子既然有這般志向,他這當爹的難道還能生生的阻了兒子的前程不成?
兒子大了,總要往高處飛的,不能因為他們這些老傢伙生生的折了翅膀,窩在這一方小天地。
思及種種,沈爹此時反而勸著自家婆娘道:
「這讀書的事兒,咱們懂些個什麼,再說咱兒子什麼人,你這還不清楚嗎?」
「他既是要出去,怎麼會不關心自個兒安全,再說這一路上都有個高手跟著,錯不了的!」
聽到這裡,李氏哭聲一頓,又馬上拉著沈爹細細的把情況說上一通。
夫妻倆晚上幾乎叨咕了一宿,臨睡前沈爹還叮囑道:
「這事兒可千萬別讓咱爹知道。」
「曉得了,老婆子我是那般沒分寸的人兒嗎?」公爹近幾年身子愈發不好了,她哪裡敢去亂說什麼。
唉,也不知道兒子如今走到哪了?路上能找到睡的地兒嗎?不行,明兒個她得去廟裡娘娘那裡燒柱香,可得保證兒子平平安安的回來才是。
而被眾人念叨的沈煊如今已經踏上了南行之路。
他們這地方隸屬於中原地帶,放到現代差不多就是河南那方地界兒。
在唐朝,那可!可是都城所在,據說前朝宣布定都於北地之時,他們這兒的官員可是鬧的最凶了。
無非是什麼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只是真實想法如何,怕也只有那些人自個兒清楚了。
沈煊二人在幾日後行至「河南府」(也就是現代的洛陽),這個曾被武皇帝以「神都」命名的府城。
城門口,沈煊照常拿出自個兒的舉人文書,幾乎不用任何檢查便被順利放行。這比現代的身份證可好用多了。
當年盛唐何等煊煊赫赫,萬國來朝,作為都城的洛陽更為繁盛,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在《憶昔》中寫到: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即便是有些許誇大,但也說明了當時民眾的經濟水平如何。
可如今,即便是府城,怕連當時的三分都有所不及。路上的行人衣著打扮上與他當日在郡城所見到的也並無太大差別。
當然,畢竟是中原地帶,交通比之其他地方也算的上是便利。雖不能跟如今的都城,或是江南相比,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可能差到哪裡去。
至少也是中上水平。只是比之往昔盛景,怎麼不叫人惋惜不已呢。
值得一提的是,再過幾日便是一年一度的牡丹花會,甚至還有花中之王的評選。見此,沈煊便預備著都留幾日。
在府城,雖喜愛花草者甚眾,但精於此道的卻也幾乎沒有。但這裡就不一樣了,唐時牡丹盛行,廣為上流社會所喜。
有句話說的好,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唐朝時期,牡丹的品種和式樣可以說是急劇增加。其中涉及的技術哪怕僅有十之一二流傳至今,便已足夠自己受用無窮了。
花會前這段時間,沈煊也沒有閒著,依次去拜會了城中的幾位舉子。還被帶著參加了幾場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