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2023-09-26 06:06:44 作者: 九月輕歌
    裴行昭通過錦衣衛獲悉,到皇城格外寬闊的城牆上極目遠眺。

    映入心頭的,不是旌旗招展,不是踏著煙塵趨近的袍澤的胞妹。

    糾纏著她的,是袍澤在世時的音容笑貌,是她最在意的另一個導致冤案發生的誘因,更是如何令歷經數年憂患的山河煥然一新。

    恩仇如流水,揮刀不可斷。

    江山需要武治,縱金戈鐵馬;更需要文治,謀盛世繁華。

    她仍舊要記著恩、念著仇,在九重宮闕中為軍民籌謀。

    她這樣的路,尚無前人行走。

    又有什麼關係。

    且歌且行,且看最終誰主風流。

    作者有話說:

    第一卷 完,下章開始進入第二卷~更新字數多了就容易有蟲,看到捉蟲的留言都會修改,表述引發小問題的建議,我也會琢磨著調整一下表述方式,把意思儘量說的更明白~總之就是謝謝寶寶們,歡迎捉蟲提建議意見~

    第01章

    這日上午, 楊夫人來到宮門前,遞牌子求見太后。

    宮人問明她是郡主楊攸的母親, 很是客氣, 傳話也不曾有片刻耽擱,半個時辰後,她來到壽康宮, 隨宮人進了正殿。

    楊夫人微抬了眼瞼,看到主座上的人的玉色衣擺, 畢恭畢敬地行禮參見。對方是她兒子生前的至交,與女兒亦是情分匪淺, 但她只見過兩次,如今身份懸殊, 心中唯有畏懼。

    「免禮。」裴行昭語聲溫和,命人賜座。

    楊夫人謝恩, 卻沒起身, 恭聲道:「臣婦此次求見,是來求太后娘娘給個恩典。」

    裴行昭問道:「何事?」

    楊夫人道:「不知太后娘娘是否知曉,臣婦的女兒楊攸已經進京。」

    裴行昭嗯了一聲, 「哀家還沒見到她,怎麼?」

    「臣婦想求太后娘娘, 若是楊攸拜見太后娘娘,請求辭官賦閒,請您恩准。」

    裴行昭凝了她一眼,「為何辭官?」

    楊夫人道:「楊攸的幼弟剛七歲,楊家如今只有她支應門庭, 臣婦想她留在家中, 教導幼弟, 打理家中一應事宜。前一陣互通書信,反覆商量過此事,她是同意的。最不濟,她也不要再在官場打拼,不妨換個繼續為太后娘娘效力的差事。」

    換個差事效力?換什麼?阿蠻與阿嫵面面相覷。

    裴行昭徐徐道:「楊夫人為女兒打算,定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只是這官做與不做,有時候真不是官員自己說了算的。當然,楊攸若是覺著自己擔不起郡主的位分,做官有心無力,也請便,朝廷不稀罕勉強任何人勉為其難。」

    「不不不,太后娘娘誤會了。」楊夫人忙道,「臣婦與楊攸是想著,先在太后身邊歷練幾年、學些處世之道更好,畢竟天下大局已定,往後楊攸需要學的是用人之道,為民謀福之道,而這些正是她所不擅長的。」

    「你們的意思是——」

    楊夫人只得把話說透:「太后娘娘若能隆恩,命她到您身邊,哪怕做個尋常的宮女也是好的。」

    阿嫵、阿蠻相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的啼笑皆非。

    裴行昭目光玩味,沒言語。

    楊夫人緊張起來,補充道:「再者,楊攸已經十七歲了,張羅親事、嫁人生子,怎麼也得耽誤個三五年,之後才能再踏踏實實地為朝廷辦差。是以,臣婦和她以為,不妨用這段時間跟著太后娘娘學些放到哪裡都有用的東西。這些也是人之常情,求太后娘娘體諒。」

    裴行昭細細地凝視著下方的人。

    楊夫人只覺那目光似是有形的,分量越來越重,讓她整個人不自主地緊繃,藉此抵抗那份壓力,才不至於失態。也許只有一刻,也許過了好一陣子,她終於聽到太后清越的語聲再次響起:

    「哀家知道了。你告退吧。」

    知道了?那是同意還是不同意?腦海中盤旋著這念頭,楊夫人卻不敢有片刻耽擱,稱是行禮告退。

    阿嫵、阿蠻打量著裴行昭的神色,看不出喜怒。

    裴行昭卻道:「馮琛來了,傳。」

    阿嫵揚聲吩咐下去。

    馮琛快步走進來,很高興的樣子,行禮後道:「稟太后娘娘,皇上近日重新修繕了清涼殿,又親自帶人重新布置一新,這事兒是為您著手的。」

    「怎麼說?」

    馮琛娓娓道:「皇上覺著您的書房不夠寬敞,日後應該少不得與朝臣議事,便起心為您修繕個專門用來處理朝政、召見大臣的所在。那邊也有專設的書房,您大致能用到的、有興趣過目的書籍,皇上都已經從藏書閣挑選出來,送到了那邊。太后娘娘得空的時候便過去瞧瞧,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也好及時更改。」

    裴行昭頷首,「皇上有心了,哀家得空了便去看看。」

    馮琛笑呵呵地告退。

    裴行昭問兩個丫頭:「你們知不知道這事兒?」

    阿蠻道:「清涼殿離養心殿很近,這一陣瞧著工匠進進出出的,我們只當是皇上要用,卻沒想到是為您準備的。」

    裴行昭有些費解,「這是唱哪出呢?」

    宮裡的人都知道,皇帝這一陣心情好得不得了,沒事就喚戶部尚書到跟前,核算從上個月至今,國庫共添了多少進項。

    抄沒崔家、李福、吳尚儀、長公主、安平公主的產業,收沒的鎮國公梁家的御賜之外的產業,哪一筆數額都很喜人,完全補上了先帝駕崩後一筆筆龐大的開銷,還富裕很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