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頁
2023-09-26 05:43:06 作者: 江甯
陸舟點頭:「孫驍嫉妒彭元秋。」
魏尚書就問:「可此事又和李家舊案有何關聯呢?」
陸舟道:「因為偽造李家和北遼往來信件的人正是彭元秋!」
「這怎麼可能!」魏尚書反駁道:「彭元秋是風清霽月之人,品行高潔,況且他對李家軍讚譽有加,豈會加害於李家軍!」
陸舟就道:「有彭元秋死前親筆書信為證。有人找上孫驍,讓他想辦法偽造密信,構陷李家軍,事成,他可青雲直上。於是孫驍以彭元秋家人安危相要挾,逼迫彭元秋寫下通敵密信。鑑於彭元秋字畫一絕,孫驍又生了貪念。他沒有殺了彭元秋毀屍滅跡,而是繼續利用彭元秋,讓他偽造名家字畫,並高價售賣出去,以此謀求暴利。」
「在背後之人的支持下,孫驍在川蜀一帶開了一間書畫社,名為翰軒書畫社。這便又牽扯出梁州府一樁大案。不少文人墨客都受其迫害。兗州知府江子義,便是受害者之一!」
江子義是朝中新貴,頗受皇帝重用,他丁憂三年,期限一到皇帝便迫不及待召他還朝。只是聽說江子義並未如期回京,原來竟是出了這等事麼!
江子義被宣上清正殿,一同上殿的還有楊隱、王建以及彭元秋的後人,他們是作為苦主,親自上殿陳情的。
楊隱被關的時間最長,他知道的事情也比江子義多。為了更有力的佐證,陸舟給楊隱服了一顆藥丸,得以讓他破損的身體恢復許多。楊隱雖已鬢邊花白,但精神尚可。第一次面見皇帝,有些緊張的不知所措。但想到那些深受其害的讀書人,內心又抑制不住的悲痛。
「……這些人各個身負才學,未來也必定是國之棟樑。然而卻因為小人之貪念,死在那暗無天日的土牢中,落得家破人亡的悲慘境地……」
楊隱言語平實,卻讓聞者心驚。在場的很多人都很難想像,太平年月里,竟還有這等聳人聽聞之事。
「關於李家舊案,是我們這些人口口相傳下來的。我們甚至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當年的李家。但就是這件事,成了讓我們堅持下去的信仰。無論是李家舊案,還是被關在土牢里的人,我們都希望有朝一日得以重見天光!」
在場眾臣不禁想到陸舟呈上的證據,那個被埋在涪陵縣衙二十幾年的瓦罐。他外表已經破舊不堪,但信件卻得以完好保存。是不是這些信件也和過去的那些人一樣,等待著有朝一日被發現,將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撕扯開……
陸舟道:「孫驍死後,孫授便接手了翰軒書畫社。在查江大人失蹤一案時,臣又查到梁州府悅來客棧的掌柜手下還有幾間糧鋪。從糧鋪中搜羅的帳簿可見,這幾間糧鋪曾向勉縣羅家村運送大批糧食,這便印證了悅來客棧和羅家村屯兵有關。悅來客棧的掌柜是孫授的手下,而孫授則聽命於方士弘。」
他將整樁事梳理一遍,總結道:「也就是說,榮海以復仇為目的,組建細作網,深入陳國。用偽造密信來坐實李家叛國之污名,而劉家向來和李家不睦,不用榮海挑唆,便趁此機會網羅不實之證,讓李家再無反擊之力。劉曹兩家乍然發跡,手下人魚龍混雜,榮海便又趁機滲透劉曹勢力,藉由劉曹在陳國的影響發展自己的細作網,戕害陳國百姓謀求暴利,開礦、屯軍、發動兵變。至於方士弘,榮海給了他一個德王的身份,無非是想讓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同時還能藉此吸引當年不甘前周覆滅的朝臣為自己所用。這是一招很拙劣的空手套白狼……」
但在先帝朝那種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亂局勢下,卻沒有人一個人看得清。
後面這句話陸舟沒說,但在場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因為心如明鏡之人或許早就明白了,先帝既然放過了李家後人,其實已經從根本上證明了李家從未叛國,先帝是相信李家的,但他無能為力。之後劉曹勢力做大,先帝病危,幼帝孱弱,朝中各方勢力博弈。這樣岌岌可危的境況下,李家舊案更無從提及了。
而今日陸舟在大殿之上將此案重提,一者,劉氏日薄西山。二者,皇帝真正強大起來了,他並不會被群臣左右。三者,誠如皇帝所言,清污濁之氣,正冤者之名!
劉秉低著頭溜溜走到大殿上,哭號道:「皇上明鑑,當年劉家主事者乃臣之父劉霑,這些事情臣並不知情。父親當年作為馳援雁門關的領兵者,非但沒有按時給予李家軍支援,反而捏造證據,構陷李家軍,實乃罪大惡極。臣劉秉在此向皇上請辭,劉氏退出朝堂,並為李家軍建廟,日日為其誦經,超度亡魂!」
劉秉言辭懇切,他也在賭,賭皇帝不會對劉家趕盡殺絕。劉秉庸碌無為,劉霑一向對長子不喜。若非劉霑突然中風,主事劉家恐怕還落不到劉秉頭上。劉秉做事瞻前顧後,但唯一的好處就是知進退。說的難聽些便是膽小如鼠,不過劉秉並不在意,他想的只是保住劉家的根。只有活著,才有翻盤的機會。
趙崇裕看了眼劉秉,輕嗤一聲,朗聲說道:「劉霑可不止構陷李家,他還鼓動大興河船工鬧事,預備打回京城呢。」
劉秉猛然抬頭,心中那股不詳的預感像是終於找到了歸宿,直衝頭頂。果然……還是來了。
他癱坐在地,虛汗浸透衣衫。
趙崇裕卻在這時起身,緩緩走下台階,行至大殿中央,同陸舟並排站在一起,環視眾臣一圈,說道:「朕有言在先,今日眾臣皆為主審官。恰好,朕也有一樁冤情,請眾臣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