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2023-09-26 00:01:22 作者: 易楠蘇伊
    但有些家長,看重成績,偏偏孩子考得又不好。再加上別的家長炫耀自己孩子考雙百(說的就是張招娣),可他們孩子呢?兩門加起來都沒及格,當別人問起來,他們面上無光。於是暴躁的父母開始揍孩子。

    蘇以沫和鄧舒月此時站在院子裡,就看到不少父母拿著棍子追在孩子後頭揍。這些孩子也不全是呆瓜,傻呆呆站在原地,任由父母責打。不少人開始東躲西藏,到處亂躥,家屬區上演雞飛狗跳的鬧劇。

    鄧舒月看到陳賢東被他爸爸抓住,哐哐哐來了三下狠的,捂著肚子哈哈大笑,「讓他嘚瑟!看吧,挨揍了吧!」

    蘇以沫示意她小聲些,「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被打,他肯定會記恨我們的。還是走吧。」

    說著,不等鄧舒月反應過來,扯著人就走。

    鄧舒月出了院門,還笑個不停,見蘇以沫生氣,她有些不好意思,「之前他在我桌肚子裡放蟲子嚇唬我。我……」

    蘇以沫還真不知道這事兒,她不是每次都跟鄧舒月一塊上學的。運氣好碰上就一塊上學。

    鄧舒月到底只是個孩子,被人欺負了,不敢報復,就只能期待對方倒霉,這也是人之常情。也不能太苛責她。

    蘇以沫想了想,「不如咱們去商業街吧。我想找人下棋。」

    鄧舒月之前學過象棋,真的好難,她至今還沒把象棋規則背熟,不過閒著也是閒著,看她跟人下棋也可以,爽快答應。

    兩人走到商業街,棋局已經開始,蘇以沫只能在邊上等這局下完,然後再上場。

    下棋的是兩位老人,有的是空餘時間,每一步都要思考很久,沒一會兒,鄧舒月就有些不耐煩,扯了扯蘇以沫的袖子。

    蘇以沫示意她再等等。

    鄧舒月百無聊賴,將目光移向旁處,誰知這一看,居然讓她看到了驚人的一幕。

    她下意識扯了下蘇以沫的袖子,蘇以沫順著她的視線看去,只見許聰坐在不遠處的石墩上,他正捧著一個饅頭像只小倉鼠似地啃。

    那個石墩就是當初蘇以沫賣氣球的地方。可是許聰為什麼會在這兒?

    哦,對了,雖說許聰搬走了,但他依舊是一班的學生。可能住得遠,他上學總是遲到。

    鄧舒月小聲問蘇以沫,「你知道他考多少分嗎?」

    蘇以沫搖頭,老師只發了試卷,並沒有在課堂上宣讀成績。

    「聽說考了倒數第一。」鄧舒月撇撇嘴,「坐第一排還考倒數第一。他上課沒帶腦子吧?」

    兩人正說著話,一直啃饅頭的許聰從地上拿起一個塑料瓶,擰開蓋子,咕嘟咕嘟喝了半瓶。

    就這麼對付?連點鹹菜都沒有?

    蘇以沫正腹誹時,許夫人從街道另一頭走過來,她並不是一個人,旁邊跟著個男人,年紀可以當許聰爸爸了。

    鄧舒月年紀小,不明白兩人是怎麼回事,小聲問蘇以沫,「那個是許聰親戚嗎?」

    蘇以沫沒有回答,一直盯著許聰的反應。

    那男人和許夫人走到許聰面前,打量許聰時,眼裡帶著幾分嫌棄,沖許夫人說了什麼,許夫人看著兒子的目光帶了點兇相。許聰不自覺低下頭,連饅頭都不敢吃了,小心翼翼塞進兜里。這可不像親戚。

    許夫人和那男人似乎沒有談妥,吵了幾句嘴,兩人分道揚鑣,許夫人兇狠地拽著兒子的胳膊將他拖走了,那男人從另一頭走了。

    蘇以沫下意識拽著鄧舒月背過身,專心看人下象棋。

    等兩人走了,蘇以沫才回頭。

    鄧舒月這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不是親戚吧?」

    蘇以沫點頭,「應該不是。」

    鄧舒月想了半天,「那是誰啊?」

    蘇以沫怕她小孩子說話沒把門,沒有跟她解釋。在這邊看了一會兒象棋,買了點吃食就回家了。

    晚飯時分,一家人聚在一起。

    蘇愛國說起一件事,「我打算臘月二十六就請假。太晚了,我擔心買不到火車票。」

    蘇以沫點頭,一直待在城裡,她也覺得沒意思,還是農村更好玩。既然要回去,那肯定要坐車。鵬城火車票一直都很難搶。這可不是十幾年後,高鐵、動車、火車、飛機有這麼多交通工具。現在能坐得起飛機的人那是少之又少。最划算的交通工具還得是火車。

    張招娣有些不情願,「不能不去嗎?」

    她不想回老家,之前為了縮減一半生活費,她跟公婆在電話里大吵一架。回鄉後,少不得又要吵架。

    蘇愛國看了眼女兒,「可咱們閨女自打出生就沒回去過。她爺爺奶奶還沒見過她呢。親戚朋友也不認識她。而且……」他低下頭,「我到底是養子,工作後一直留在城裡不回鄉,別人會說我是白眼狼。」

    聽到這話,張招娣立刻怒了,「你還是白眼狼?你比親生的還孝順。你到家屬區問問,誰每月還給父母寄一半生活費。而且孩子還不放在老家。」

    家屬區有許多職工並沒有帶父母回來。因為住處太小了,根本擠不下。如果兩口子都工作,許多人會把孩子留給家裡老人照顧。每個月寄錢回去。一般每月也只寄一兩百就夠了。農村的物價便宜得很。更何況家家戶戶自己種菜,不用花錢買。

    如果妻子和孩子帶在身邊,每年回家過年,會給一筆孝敬。但不會像蘇愛國給的這麼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