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言•宮斗 >女宦 > 第1195頁

第1195頁

2023-09-25 23:47:27 作者: 江南梅萼
    他掃視台下眾人,語氣沉重而懇切道:「蝗災水患,乃是天災,非是人禍,與君王德行更是無涉。打個比方,你們臨水而居,平時就靠這河水灌溉良田,洗衣做飯,捕魚弄蝦賴以為生。半個月不下雨,河水淺了,你們著急。可若雨一下半個月,河水滿溢,沒了你們的良田,淹了你們屋舍,你們說,這怪誰德行有失?物有生死理有存亡,在這樣的自然規律面前,任何的怨天尤人遁天妄行都於事無補,我們能做的該做的唯有體天格物實事求是。

    「捫心自問,你們真的想打仗嗎?你們不想。你們只是想有一個容身之處,想要一日三餐有所著落,一座宅子幾畝良田足以。而這些,遠不必你們用命去拼。橫龍江經年泛濫,乃是江堤不牢之故,只要我們這一代人辛苦一些,花上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將橫龍江堤修建牢固了,使它在以後的幾十年上百年之內都不再泛濫,江之兩岸,皆是良田,能活人無數。那是你們的故土,葉落歸根狐死首丘,你們若真的想為自己的子子孫孫留下點什麼,還有什麼比你們自己親手建設起來的能讓他們安樂度日的家鄉更好的東西嗎?

    「當今陛下繼位四載親政兩年,他沒有為自己謀求過什麼私利。他沒有為自己建造什麼華美的宮殿,宮中過年過節也從不大操大辦,為節約開支,他甚至連三年一度的選秀制度都廢除了。國庫再空虛,他也沒想過要增加百姓的賦稅,反而接納光祿大夫高爍大人的建議,實行攤丁入畝的新稅法。如此,沒有田地的人可以少交稅,擁有田地多的人才需要多交稅。此舉維護的是誰的利益,你們不明白嗎?賦稅向來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財政收入,這是與百姓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哪個皇帝敢說他不需要向百姓徵稅?你們反他,就能保證下一個上台的皇帝實行的賦稅政策,一定能比他更貼合百姓的利益嗎?

    「我告訴你們,不可能的,因為這世上再沒有比戰爭更損耗民生國力的東西了。如今大龑災患四起腹背受敵,然而不管是出兵應戰還是撥款賑災,朝廷都行動遲緩,你們可知這是什麼原因?並不是當今陛下他懦弱怯戰置民生於不顧,而是因為他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重稅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國庫充盈,但當今陛下繼位以來,明知敵寇未滅,仍然採取了休養生息與民休息的薄稅政策,這才造成了如今這應接不暇捉襟見肘的局面。這皆是他年少心軟之故,如若不然,想讓一個皇帝在建國之初用自身利益為百姓利益讓步,做夢!

    「單杭之迫我做應天將軍,想讓我帶領你們與朝廷作戰,這樣的事,我鍾羨死也不做。我願意帶領你們去做的事,唯有一件,那就是,回橫龍江去修建堤壩,用我們這代人的熱血年華,換子孫後代安居樂業穰穰滿家!」

    一言既落,擲地有聲,餘音繞樑,滿場靜默。

    靜默中,有人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

    「鍾先生,我想爹娘,我想回家。」狗剩哭著道。

    「鍾公子,修堤給飽飯吃嗎?」高台台階下那個壯實男子問道。

    「當然。」鍾羨道。

    「那俺跟你走,修好了堤再找個婆姨,總好過死在外頭。當初一同從襄州過來的三百來人,就剩我們這麼些了。」那男子回身問同伴「你們呢?留下,還是跟鍾公子走?」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還有些猶豫不決。然而人哪有不怕死的,如果能活下去,自然還是活下去的好,更何況他們參加起事,原本不就圖個有飯吃活下去嗎?

    「我們也走,回襄州,回家鄉去!」

    這個口子一開,後面應者如潮。

    眼見好好一個誓師大會竟然演變成這般模樣,單杭之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想叫人來把這些被人幾句話就煽動了的泥腿子和鍾羨一道剁了。

    眼看事態即將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張豐年上前一步,高聲道:「鍾羨,我們可以放你和願意追隨你的人走。」

    此言一出,廣場上立時又安靜下來。

    「張兄!你……」

    「單兄不必多言,心不在了,人留著也不過是徒耗糧食罷了,既如此,何不成人之美?」單杭之剛欲開口,張豐年便搶在他前頭道,「只不過,我們作戰在即,若此時放你們離開,恐怕會有泄露風聲之憂,所以請各位稍安勿躁,待我們的隊伍開拔了,再放各位離開。」

    散會之後,張豐年單杭之與吳玉坤等人來到官衙後院的廳房內。

    「張兄,真的就這麼放鍾羨和那些叛軍走了?」一進門,吳玉坤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單杭之也是同樣的疑問。

    「不然還能怎麼辦?難不成殺了他們?且不說鍾羨,咱們起事是為百姓請命,如果連百姓都殺,以後誰還肯來投靠咱們?」張豐年憂慮道。

    「可那也不能這般輕易地放走他們,如若不然,咱們這裡豈不就成了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地方?以後手底下這些兵,還怎麼管?」吳玉坤道。

    「對對,還有,鍾羨可是咱們的一道護身符,咱們起事這麼久了尚未遭到朝廷大規模清剿,說不得就是因為有他這個太尉之子在軍中的緣故,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把他放走。」單杭之補充道。

    「那你們說,該怎樣不損民心又把人留下?」張豐年頭痛之餘,乾脆把這個難題拋給了他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