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2023-09-25 22:11:24 作者: 木子敘
原本打算過年前買的彩電,硬是被何美麗生生攔了下來,現在即將全部投進去,若有個萬一,那這日子可真的不知咋過了。
但是王建東和何美麗就是她堅實的後盾,為打消她的顧慮,王建東帶著她跑了批發市場,還有一些他熟識的小作坊、食品廠、飲料廠,認識了很多人,跟他們交談,向他們請教,吸取經驗,真正打開了劉玉芬的視野。
周末,何美麗回到家,也陪媽媽到城裡跑商店,了解市場的行情,在何美麗的建議下,時不時還帶上兩瓶菌子,在批發市場和商店老闆間做一下市場調研。
這一切又給了劉玉芬強大的信心。
在王建東的協助下,劉玉芬跑了許多政府監管部門,終於在雨季來臨前辦完作坊所需的全部手續。
在幾人商量後,他們給自己的產品取名「劉大嬸」,雖然有點土,有點俗,但更容易記住,並申請了註冊商標,何美麗知道,以時下的契機,「劉大嬸」必定會在幾年內火遍全國。
劉玉芬每天忙得不可開交,跑包裝、跑標籤,採購香油、調料、工具等,和貯存用的超大瓦缸。
王建東帶著她找到了真正生產玻璃瓶的廠家,為合理使用資金,只能小批量進貨,選用的是廠里現有的瓶子規格、型號,三百克和五百克的,因為量小廠家不願生產,軟磨硬泡兩天後,廠長終於同意混入別家的訂單里生產,享受同等的出廠價。
這一番奔波下來,劉玉芬才知道,以前的自己堪比井底之蛙。
所謂的市場有多大,批發的東西跟平時買的有多大差距,更別說是直接從廠里訂購的,只是都有一個共同點,都希望量大,量大就便宜,成本就更低,服務也更到位,人家可直接送貨上門。
而現在一切才起步,一切都是未知數,別人一問起需求量,說出口後便似乎比人矮了半截,許多東西都要找車子自己拉回來。
王建東也沒閒著,去年何美麗做的菌子基本快售完,他提前留了些樣品,在劉玉芬忙活的同時,他也開始跑起了銷售。
利用自己之前的渠道、資源,拿到了少量訂單。
雨季過後,劉玉芬在作坊圍牆上,第一次貼出了收購雞樅和野生菌的告示,三舅媽李亞蘭則成了她最得力的幫手。
兩個孩子上學了,作坊離家又近,大姐開的工資也不少,過夠了窮日子的李亞蘭,只想緊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改變家裡的生活狀況,她熱情高漲,恨不得一天到晚到呆在作坊里。
怕人手不夠,劉玉芬又讓李亞蘭找了兩個靠譜的婦女,談好了工錢,只等菌子一收到就開工。
這收菌子的事,很快便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說啥的都有,有暗中咒罵的,有說風涼話的,也有拍手叫好的,此起彼伏。
不過,誰都不會跟錢過不去,說歸說,罵歸罵,完了還是暗暗期待著,只等再來兩場雨,便上山拾菌子。
以往都是采些自己吃,嘗個鮮,今年卻不一樣了,山上撿來的東西它能變成錢,想想都令人興奮。
在何美麗放暑假回家後的第五天,她們迎來了第一個來賣菌子的人。
他是村裡的無依無靠的單身老人老劉頭,雖已年過六十,但常年勞作,身體非常硬朗,平時靠種田僅僅只能解決溫飽,其它的就別想了。
知道劉玉芬要收購菌子後,他是最高興的,只要肯出力氣,山上的菌子有的是,還不用花錢,不就是把它們搬回來嗎?
因此,七月份都不到,他就開始在山裡轉悠,直到今天撿回第一簍菌子。
老劉頭背著背簍在作坊大門外張望幾下,便徑直走進院子。
阿財在離大門稍遠的牆角,警惕地汪汪起來,老劉頭嚇一跳,本能地往相反的方向避了避,自從這裡租下來後,阿財就轉移了陣地,成了真正的看門狗。
劉玉芬迎了出來,大聲招呼:「她大伯,來賣菌兒嗎?」
老劉頭黝黑油亮的腦門在陽光下異常發亮,發黃髮蔫的汗褂大半已被汗水浸濕,腳上的軍綠色膠鞋破了個洞,大腳趾剛好可以探出頭來。
此刻,滿是皺紋的臉上綻出笑容,大聲回了個「嗯」,便把身後的背簍放下來。
還未等吩咐,李亞蘭已拿出裝菌的大筐。
何美麗與二丫則回屋搬出一把小型磅稱。
幾人都圍上來看老劉頭撿到的菌兒,各種都有。
按照需求,劉玉芬只收購黑白牛肝菌、見手青和雞樅,便說:「她大伯,這些青頭菌、掃把菌我們不收,你帶回去吃,以後你就多撿黑白牛肝菌、見手青和雞樅,只要不爛,開得不老的,我們都收。」
邊說著邊將牛肝菌挑了放在一邊。
老劉頭邊聽邊不住點頭,答應著,有些困惑地問:「你們說的見手青是不是紅蔥菌兒?那種有毒的?去年聽人說起過。」
劉玉芬點頭道:「沒錯,就是紅蔥菌,是有毒,不過做熟了就沒毒,不會做的不要自己做了吃,真會鬧人。」
「那菌子滿山都是,沒人要,你們收我就撿,多少錢一斤哪?」
「她大伯,跟牛肝菌價格一樣。」
「這敢情好!」老劉頭一聽就笑了,露出一口有些稀疏的黃牙。
稱秤、付錢,老劉頭接過遞給他的十八塊錢,有些難以置信:「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