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頁

2023-09-25 19:40:00 作者: 魘月
    韓忠在地上向著東鄉侯的背影伸長了手,他想要求情,想要告饒,卻因喉間不斷湧出的鮮血無法出言。他看見蕭貴妃那張嫵媚而灰敗的臉近在咫尺,他想要發笑,他為何會這般天真?他為何會相信楚玄當真忘記了他曾對蘇閣老做下的惡行?

    怪只怪楚玄所給的利益誘惑太大,那是他為奴一生的追求與執念。

    肅殺的秋風過境,揚起的塵土落了韓忠滿臉,營地沉默而寂靜,這位曾經權傾天下的一代權宦的一生自此落幕。

    而這一夜在這埋玉坡所發生之事,史稱「埋玉坡事變。」

    魏史有載:開平二十二年,九月甲子,帝駕至埋玉坡,三千軍士譁變,東鄉侯薛膺殺韓忠,賜貴妃蕭氏死。帝自慚迷於奸佞,有失聖德,傳旨遜位於太子玄,稱上皇。乙丑,新帝登基,改元元狩。

    元狩元年,九月初十,楚玄在紫宸殿舉行登基大典,他身著袞冕,上繡只有帝王才可用的十二華章,在文武百官恭敬的注目中,踏著紫宸殿的漢白玉台階一步一步走向那大魏至高無上的寶座。

    也許有人會質疑,上皇的遜位詔書昨夜方至,楚玄緣何這麼快就準備好了這一身冕服,甚至連這看似匆忙的登基大典也一絲未有錯漏之處,仿佛這場盛大的典禮暗中籌備已久,就只等著這一刻。

    可就算心中有所疑惑也無人敢明言,因為那坐在龍椅之上,高高在上的年輕男人,已非可隨意質疑的太子。他,已是這大魏王朝新的君主。

    至於上皇,至於九月初九那夜埋玉坡事變的真相到底為何,根本無人會去追究。舊朝的一切隨著王朝的政權更替,就這麼被世人遺忘在那颯颯的秋風之中。

    作者有話要說:  大肥章,昨晚寫到現在寫的累死,還沒捉蟲,晚點有空再捉,終於把楚玄扔上了帝位。。。OTZ。。接下來要讓女主狠狠地瑪麗蘇一把。。。然後完結。。。關於皇上和蕭貴妃的結局其實我早早就暗示過了。。。一會要去醫院辦事,晚上估計是沒第二更了。。。

    畫風被帶歪的小劇場:

    姬淵:你利用完我老婆,當上了皇帝,麻煩你趕緊地解除婚約!

    楚玄:那皇后的空缺,你要來填補?

    姬淵:你奏凱!!!

    第203章

    元狩元年九月十一,剛剛登基的新帝就帶著百官立於葉府門前, 請葉閣老入朝就任內閣首輔一職。自葉太后故去, 葉閣老隱退之後, 人走茶涼, 漸漸式微的葉府早已是門庭冷落, 無人問津。如今新帝卻厚待重視於葉閣老, 頓時就讓那些捧高踩低,跟紅頂白之輩暗悔先前對葉家的怠慢。

    國家危亡之際,葉閣老自是不會推辭, 自墨越青因罪下獄後,內閣就一直群龍無首,新任的王首輔能力平庸,根本無力在這種時候成為朝廷的中流砥柱,與新帝一起力挽狂瀾,自然是乖乖讓賢。

    葉閣老重任首輔之後,就以凌厲手段整頓吏治,重新整合內閣六部, 迅速讓因官員空缺良多而幾近癱瘓的朝廷再度運作起來。

    歷史的洪流以「埋玉坡事變」為轉折點,突然改換了前進的方向,走向了與前世全然不同的道路。舊朝的痕跡已完全被新朝覆蓋,整個大魏王朝如同他們年輕的新帝一般,擁有著一顆年輕而雄心勃勃的心臟,大魏王朝隨著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權交替獲得了新生。

    至於那在「埋玉坡事變」之後,由東鄉侯繼續護送著前往東海行宮的上皇后來如何, 已無人去在意。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全都一心繫在邊境紛飛的戰火,四起的狼煙。募兵的布告貼滿了大魏每一個城鎮的大街小巷,鄉長里長帶著官府的文書在山野村落里四處徵兵。從各地調集的輜重糧草用水路陸路分運往三邊戰場,黃沙漫天的驛道上每日可見傳遞軍報的驛差騎著快馬飛馳向皇都。這是事關大魏存亡的危急關頭,身為大魏子民,無人可以置身事外。而那拋棄家國子民的故主,留在萬民心中和史書之上的只餘下一個無能懦弱,倍受唾棄的孤影。

    西南與北疆的戰事沒有因為新帝的登基而有半點平息的徵兆,情勢反而越加不容樂觀,新任西狼王赫泰與去年被大魏重創的戎狄似乎暗地裡達成了同盟,兩方都幾乎是傾舉國之兵力意欲在此一舉瓜分大魏。

    北疆有徐太傅坐鎮,去歲遭受重創的戎狄王庭不足為懼。可西南三省的防線卻是屢次險些被西狼大軍攻破,邊境的十數個重鎮在這一個多月間屢屢被奪走,又屢屢被奪回,戰事一直處於膠著的狀態。

    南境南梁大軍壓境隨時可能揮軍北上來犯大魏,幸而大魏腹地之內隱伏的那隻西狼鐵騎已被徐大爺找到並將之全數剿滅。只是朝廷深知,西狼與戎狄既已達成了共盟,便不可能落下南梁,想來新任西狼王赫泰和戎狄王一定也暗中派人接觸南梁攝政王慕容英。一旦此三國聯手,南梁大軍跨過湛江,大魏就將三面受敵,左支右絀,難以抵擋。寧國公這玉石俱焚的後手,當真是將整個大魏置於水深火熱之中。

    然而,陳兵於湛江南岸平原上的南梁大軍卻是久久未有動靜,如此不上不下的局勢越發讓朝廷百官的顆高懸難下,猶疑不定。

    元狩元年九月二十,南梁攝政王派了使臣越過湛江,送來了一道向大魏新帝道賀的國書。南梁國書送至金陵城那日,國書上的內容卻引得朝野乃至天下皆為之沸騰。南梁攝政王慕容英在國書中言,大魏於他有恩,又是楚太后故國,南梁自不願與大魏為敵,只是他有一個條件。慕容英在國書中提出,只要大魏與南梁聯姻,結秦晉之好,南梁便會退兵,絕不侵擾大魏南境秋毫。而他要娶的人是墨紫幽。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