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2023-09-25 18:46:17 作者: 經年未醒
    林昉笑道:「眼見著要得償所願,怎麼就哭了?」

    「你才哭了。」林福帶著鼻音說:「我這是喜極而泣好麼。聖人果然不愧是聖人,英明神武,比肩堯舜,恩澤天下,萬世傳頌。」

    「好了好了,你快坐下來吧。」林昉說:「你在這兒說,聖人也聽不到。」

    林福:「發自真心的景仰還要分場合嗎?難道你是當面一套背面又一套的諂媚之臣。」

    林昉:「……」嘿,這說著說著怎麼還帶人身攻擊的?!

    林福被巨大的幸福泡泡包裹著,整個人都幸福得暈暈乎乎了,繞過去,拉著父親的手:「阿爹,快快快,您去讓人幫我寫個保薦,我看大嫂的阿爹就很合適。」

    特別急不可耐,拉著老爹就要上定國公府拜訪,連飯都不讓老爹吃了。

    林尊被她拖著人都從椅子上站起來了,好氣又好笑:「你老實坐著吃飯,朝中為此事還爭論不休呢,等詔令下發再說。」

    林福哎呀一聲:「你們這群老頭子還爭什麼爭呢,做事拖拖拉拉,一點兒效率都沒有,你們這屆大臣不行啊!」

    好煩!

    林尊給了女兒一個暴栗,很嚴父地說:「你先給我老實吃飯,待詔令下發,為父自會給你去請人寫保薦,你急什麼。」

    「……好叭。」林福嘟嘟嘴,重又坐回去,侍女已經給她換上了乾淨的新碗。

    老夫人心底是不贊同的,她認為女子嫁人生子才是正道,但看孫女兒興奮的樣子,想到她前段時日受的大罪,到底把反對之語咽下了。

    林尊對母親道:「之前朝中在吵要不要讓阿福科舉,聽聖人有意讓天下女子都可科舉後,朝中又在吵,是讓阿福一人科舉還是讓天下女子皆科舉。」

    老夫人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淡淡道:「一人或天下人有何區別,總歸這天下怕是再難找到一個女郎如阿福這般。」

    「母親說得是。」林尊笑道,深以為然。

    不說其他,就說同樣是他的女兒,也只有一個阿福心心念念著要去科舉,欲與男子比肩。

    六月望日,門下省發出詔令,於八月二十六再開制科,選農桑長才,女子可報名應制,一應與男子同,取中朝廷授官。

    詔令下發周朝三百六十一州,舉國震驚。

    「聖人居然讓女子科舉,這、這……」是瘋了嗎?

    「聽聞是京城東平侯之女,封了郡君的那個獻策有功,聖人惜才,求賢若渴,便也給天下同樣有才女子一個晉身官身的機會。」

    「我也聽說了,女子取中了授的可不是女史、尚宮之流的宮官,而是和男子一樣,授官三省六部九寺五監。」

    「嚯……這誰家要出了這麼一個女郎,那可不得了。」

    「話是這麼說,可哪家會讓女郎去科舉,就說這經年苦讀,女郎怕是就受不了吧。而且要是沒取中,難道接著考?不嫁人了?」

    「正是這個理呢。」

    這道詔令發出後,京城裡的那些文人學子就不太討論林郡君出格的行為了,改討論該不該讓女子也參加科舉。

    而且這個話題很大,更挑戰男子權威,無論是文人學子還是販夫走卒,都激情討論起來,說到激動之處還想用武力解決勝負。

    已經十日了,長安城裡的不良人快要忙死了,到處抓打架鬥毆的扭送就近武侯鋪打板子。

    林福在聽了朱槿打聽來的外邊兒的八卦後,回過味兒來。

    聖人下詔讓天下女子科舉,恐怕並非真是認為天下女子都能與男子一樣能科舉晉身。就如東平侯府太夫人所言,一人還是天下人沒太大區別,能讓自家女郎做這等「出格」之舉的人家鳳毛麟角。

    聖人如此下詔的主要目的——不是林福自戀,她就是覺得是在幫自己轉移士林的目光,別整日裡正事不干,就會針對林郡君叨逼叨。

    若是隨便能再撈上來一兩顆滄海遺珠,豈不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林福感動得兩眼淚汪汪:「從今以後,我的命就不是我自己的了,是聖人的!我要為聖人拋頭顱灑熱血!」

    拿了歷屆科舉試題來給妹妹的林昉:「……」

    正如林福所猜測的,開制科詔之後,門下省連發幾道詔令,分別是勸學、勸婚嫁、勸寡婦再嫁。

    總而言之就是,大家好好學習,好好結婚,多多生孩子,努力為大周的人口增長添磚加瓦。

    皇帝還在登臨大慈恩寺浮屠塔時,有感而發,親筆寫就一篇賦,展望倉稟豐實、人才輩出、萬邦來朝的盛世景象。

    彼時,林福正在自己的書房裡埋頭苦讀,瘋狂刷兄長給的歷年科舉真題。

    因為有小道消息,禮部尚書和兵部尚書不合,但在朝中又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前段時間士林鬧成那樣兒,就差沒明著把林尊打上奸佞烙印了,御史台卻一點兒動靜都沒有——於是他決定找兵部尚書之女的麻煩。

    這一次的制科禮部試,不僅要考農策、時務策,還要考帖經。

    帖經就像現代的填空題,常科的明經科就重點考這個,具體又有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沒有取巧辦法,全靠死記硬背。

    而正經有九,分為大、中、小三經。《禮記》、《左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公羊》、《轂梁》為小經。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