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頁

2023-09-25 14:03:00 作者: 素律
    隊伍凱旋之時,正是春光燦爛桃花盛開的季節,還趕上了京城三年一次的春闈。

    春闈結束,一個來自南疆偏遠小城的少年從四百名進士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大周史上最年輕的狀元郎。

    那一日,狀元郎簪花跨馬長街遊行,俊美絕倫的容顏令所有女子為之瘋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得勝回朝的長寧公主一身紅衣從長街盡頭策馬而來,恰好和春風得意的狀元郎撞了個正著。

    長寧公主歸家心切,等不及和大部隊一起回來,自己帶著一隊隨從先行回了京城。

    沒有人聽說她回來的消息,街上的民眾也沒有認出她是長寧公主,只有擠在人群中的玉娘一眼就認出了她。

    「公主回來了!」她激動大喊,「長寧公主得勝回來了!」

    人群有片刻的寂靜,隨後響起山呼海嘯的呼喊。

    長寧公主揮動馬鞭給民眾回應,兩隊人馬在熙然的長街狹路相逢。

    大紅的戎裝與大紅的狀元服交相輝映,狂歡的人們全都停下來,心中不約而同冒出一個念頭:好般配呀!

    四周安靜下來,長寧公主勒住韁繩,衝著對面的狀元郎嫣然一笑。

    這一刻,頭頂的驕陽都黯然失色,滿城桃花都不及她彎起的眉眼。

    第616章 你都不問問孤為何高興嗎

    狀元郎面對長寧公主明媚的笑容,在馬背上羞紅了臉,正要下馬叩拜,長寧公主已經打馬從他身旁走過。

    如掠過湖心的風,盪起漣漪尚未消散,就已經失去了蹤影。

    狀元郎失魂落魄,想回頭又怕被人看穿心思,強作鎮定催馬繼續前行。

    人群在短暫的靜默之後,又開始喧鬧起來,沒有人留意到他的失落和克制。

    只有人群中的玉娘捕捉到了他細微的變化,隔著一段距離,竟對他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感覺。

    因為她自己也是這樣,當初國子監那個夏日午後的相逢,驚艷了她的整個青蔥歲月,轉眼十年過去,仍鮮活如同昨日。

    隨著狀元郎和公主的遠去,人群也漸漸散去,玉娘收起心思,沿著空下來的長街往回走。

    她已經很久很久沒見到殿下了,長寧公主與定國公得勝還朝,想見他一面只怕還要再等很久很久。

    幾日後,朝中忽然有消息傳出,說陛下很中意新科狀元宋憫,意欲將長寧公主許他為妻,目前已派人前往南疆查訪宋憫的家庭狀況,確認他沒有娶妻或定親,便會為二人下旨賜婚。

    消息一出,整個京城為之轟動,人們奔走相告,熱烈討論,認為公主和狀元郎是他們見過最般配的一對,這兩位結為夫妻,正是對天作之合最完美的詮釋。

    玉娘也聽說了這個消息,為公主感到高興的同時,心中難免酸楚。

    狀元郎雖然也出身貧寒,至少在相逢的那一刻,已經擁有了足夠和公主匹配的功名。

    而她付出了十年的努力,才將將可以在面對那人時沒那卑微。

    要是女孩子也可以參加科考就好了,那樣的話,她一定會拼盡全力考一個狀元,披紅掛彩出現在他面前。

    如果真有那一天,不知道人們會不會也如今日這般贊上一句天作之合。

    兩個月後,賜婚的聖旨下達,長寧公主成了新科狀元的未婚妻。

    陛下並未讓二人即刻成親,而是將婚期定在了兩年後,說是要給他們一個相互了解的時間,避免因不夠了解造成婚後感情不和。

    畢竟自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不想讓她的婚姻有任何瑕疵。

    人們都說,天底下再也找不到像陛下這般疼惜女兒的父親了。

    當然,也不會再有比長寧公主更幸福的姑娘。

    賜婚聖旨下達的同時,宮裡還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喜事,年過四十的皇后娘娘竟被診出懷了身孕,太子和公主將會多一個弟弟或妹妹。

    喜訊傳出,滿城民眾們都樂得不行,齊齊稱讚帝後二人夫妻恩愛,伉儷情深,堪為世間夫妻之表率。

    朝中官員也很高興,甚至比自家夫人懷孕還要高興。

    因為太子殿下至今仍沒有任何要娶親的打算,青雲道長那個破解童子命格的方法也不知道靈不靈,萬一太子這輩子都不打算成親,皇后娘娘肚子裡這個就是大周最後的希望。

    出於這個原因,滿朝文武都強烈期盼著皇后娘娘這胎能生個皇子,一定是皇子,千萬是皇子,必須必須是皇子。

    所有人都興奮不已,唯獨皇后娘娘羞得不敢見人。

    一把年紀的人了,女兒都定親了,自己又懷上孩子,實在讓她難為情。

    明昭帝卻趁機給太子施加壓力:「看到沒有,你爹身體硬朗著呢,五年之期一過,你再敢推三阻四不成親,朕就多生幾個,廢了你這個太子。」

    太子嘻嘻一笑,並不為自己辯解,說自己有事要找效古先生,告假出宮去了韓府。

    這一天學堂放旬假,玉娘難得偷懶,睡了個很長的午覺,將醒未醒之際,有婢女進來叫她,說太子殿下來了,和先生在書房說話,要吃她做的蓮蓉酥。

    玉娘一個激靈從床上爬起來,睡意全消。

    太子來得突然,讓她有些手足無措,急急忙忙更衣梳頭去了書房。

    房門開著,太子和效古先生在几案前相對而坐,不知說了什麼高興的事,笑聲朗朗傳至門外。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