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頁
2023-09-25 10:40:02 作者: 齊橙
「瑞山電廠是一個重大裝備建設項目,作為國家裝備工業公司的負責人,我認為我對於在這個項目中發生的重大人身傷亡事故,是負有責任的。我曾經參加了瑞山電廠的開工儀式,但在此後的建設過程中,我未能再次到工地去考察實際情況,以至於未能及時發現現場存在的隱患,導致了這樣的悲劇,我對此感到深深的自責。」
馮嘯辰說到這裡,向著攝像鏡頭深深地低了一下頭,這就相當於鞠躬謝罪的意思了。
主持人面無表情地說:「馮總的確是嚴以律己,事實上,據我們看到的事故初步調查報告,其中並沒有提到國家裝備工業公司應當對此事負責。不過,也恰恰因為如此,我們才產生了一個疑惑。據我們的記者了解,這一次瑞山電廠使用的100萬千瓦機組,是由裝備公司力主採用的,而且在此前裝備工業公司進行的媒體宣傳中,也認為這項技術是成熟可靠的。但是,恰恰是這項技術,導致了如此重大的人身傷亡,調查小組為什麼會認為裝備公司對此事沒有責任呢?」
馮嘯辰輕輕哼了一聲,問道:「主持人,你憑什麼認為是100萬千瓦機組技術導致了人身傷亡呢?」
「這是網絡上的共識啊。」主持人輕描淡寫地答道。
「網絡上哪些人的共識呢?」馮嘯辰反問道。
主持人說:「哈佛大學的高磊教授便是持這種觀點的,他的學術水平,我想大家都是了解的吧?高磊教授認為,中國在80年代引進了美國的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兩種規格的火電機組技術,至今仍未消化吸收。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追求所謂的世界領先,倉促推出100萬千瓦技術,這是一種好大喜功的表現,因此而導致重大傷亡事故,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馮嘯辰淡淡一笑:「主持人,我想提醒你一點,高磊教授是一名經濟學教授,他對火電機組技術完全是門外漢。我們在80年代引進了美國的30萬千瓦和60萬千瓦技術,早在90年代中後期就已經完全消化吸收,並推出了升級換代產品。我們推出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的60萬千瓦機組技術,水平優於向我們轉讓技術的美國西易公司,這一點是得到了西易公司工程師的認同的,主持人如果有興趣了解其中的細節,我可以請龍山電機廠把西易公司與他們聯繫的信函複製一份提供給你。」
「這倒不必了,馮總既然這樣說,想必是有根據的吧。不過,馮總剛才說的,僅僅是60萬千瓦技術吧。」主持人有些窘了。馮嘯辰說西易公司的工程師也承認中國技術更優,而且有他們與龍山電機廠之間的信函為證,這顯然不會是信口開河。馮嘯辰畢竟是專門幹這一行的,他說的話,自然要比高磊的話更加可信。
「或許我們已經掌握了60萬千瓦的技術,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採用這種更成熟的技術,而要採用不成熟的100萬千瓦技術呢?」主持人問。
馮嘯辰反問:「你又是聽誰說我們的100萬千瓦技術不成熟呢?」
「那麼,這次的事故如何解釋呢?」主持人找到了說辭。
馮嘯辰說:「這恰恰是我想要對觀眾朋友們澄清的。這一次瑞山電廠工地的事故,是工地冷卻塔建設過程中發生的腳手架坍塌事故,與使用什麼型號的發電機組沒有任何的關係。一些網絡文章或者是因為無知,或者是出於故意,把事故解讀為因為採用100萬千瓦機組而導致的結果,進而質疑100萬千瓦機組的技術水平,這是一種移花接木的手法,是在向中國裝備製造業潑髒水,誤導網民。」
「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王振斌也發話了,「這一次的不幸事件發生後,我看到了網絡上的很多評論。有一些評論是比較中肯的,認為我們現在基礎建設的規模大了,不能忽視對安全生產的要求,這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也有一些人,刻意地把一起責任事故解讀為技術事故,用冷卻塔建設中發生的事故,來否定火電機組技術的先進性。我同意剛才馮總的看法,這些人中或許有的僅僅是無知,但肯定有一些人是心存惡意的。」
「王司長的意思是說,這起事故與你們的工作沒有關係嗎?」主持人問道,話里已經刨了一個坑在等著。
王振斌豈能上這種當,他認真地說:「發生這麼嚴重的事故,與我們的工作當然是有關係的。正如前面我說過的,我們的建設規模大了,同時開工的項目有幾千個,其中出現了一些管理上的疏漏,這才導致了這一次的嚴重事故。我們必須汲取這一次的教訓,加強管理,這樣才能避免同類事故的發生。」
主持人問:「那麼,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我們的建設規模能夠小一點,步子慢一點,這樣的事故就能夠避免了。」
王振斌說:「沒有人能夠保證絕對不出事故,但如果建設規模小一點,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會小一點,這是肯定的。」
「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要好大喜功,盲目地擴大建設規模呢?」主持人算是逮著理了,盯著王振斌問。
馮嘯辰接過話頭,問道:「主持人,你憑什麼認為我們擴大建設規模是盲目的呢?你又憑什麼認為這是好大喜功呢?」
「這難道不是好大喜功嗎?」主持人說,「據我看到的資料,我們現在一年的基礎建設投資有3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近4萬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5倍以上,這難道不是好大喜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