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頁
2023-09-25 10:40:02 作者: 齊橙
就這樣,一份商情愣是被包成明做成了專業媒體,廣告收入遠遠超過了賣商情的收入。包成明的商人天份在商情中展現無疑,他不但把封面、封底、插頁之類的地方開闢成了廣告位,連每一頁的頁眉頁腳都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插入了大量廣告的商情變得越來越厚,包成明於是給每份商情都配了一個塑膠袋,這個塑膠袋上自然也印著大幅的廣告,而且收費是比商情里的一個彩版插頁還要高得多。
別忘了,包成明做的可不僅僅是一份商情,五金、化工、電子、紡織、醫藥……,幾乎每個領域都可以做一份單獨的商情,這些商情有的是每月一期,有的是半月一期,公司賺錢簡直比搶錢還快。當初提攜過包成明的姚偉強雖然已經是國內名至實歸的軸承大王,論起賺錢的速度都還得嘆息自愧不如。
在搜集各企業產品信息以編制商情的過程中,包成明還讓業務員們深入地了解各家企業的內部經營情況,甚至是各企業的內部八卦。這些信息被送到位於浦江的辰宇信息公司總部,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形成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商業情報資料庫。辰宇信息公司在這個資料庫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新的業務,那就是為大客戶提供情報支持,以指導它們在各地開展商業投資、合作等業務。
這一次,馮嘯辰找到包成明,提出希望由辰宇信息公司出資支持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前往慕尼黑參加工程機械展。作為一家企業,辰宇信息公司當然不可能是無償地去做這件事,於是便有了前面所提到的分成協議,即所有接受辰宇信息公司資助前往慕尼黑參展的企業,在展會中所達成的銷售,需要將銷售額的百分之一作為平台使用費支付給辰宇公司。
這就是一場賭博了。如果中國企業在慕尼黑有所斬獲,那麼辰宇公司就能夠收回投資,甚至有可能盈利。但如果中國企業鎩羽而歸,辰宇公司投入的資金就算是打了水漂了。
「如果虧本了,這筆錢從我的分紅里扣。」
這是馮嘯辰與包成明商量此事時做出的承諾。
包成明大搖其頭:「馮總,你也太小瞧我老包的能耐了,有我出馬,怎麼可能不開張呢?我算過了,這次到慕尼黑去,最悲觀的結果是不賠不賺,算是打了個廣告。稍微樂觀一點,我起碼能賺回100萬。」
「承你的吉言。你如果能賺回100萬,那就意味著我們這一趟起碼要有2億美元的收穫,那可就算是開門紅了。」馮嘯辰笑呵呵地應道。
帶幾十家企業出去,一次展會實現2億美元的銷售額,如果放到21世紀,那就算是很失敗了。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能夠有這樣大的收穫,絕對是放了一顆衛星了。馮嘯辰對於這次展會也有一些期望,只是沒到展會現場,他還不能確信,畢竟對於中國企業來說,到全球性的展會上去做生意還是比較陌生的事情。
馮嘯辰也是做好了兩手準備。能夠做成業務自然是最好的,辰宇公司能夠收回投資,各家參展企業能夠帶回訂單,自己在裝備公司的「三把火」也就算是燒起來了。萬一情況不像自己想像的那麼樂觀,國外客商不接受中國的產品,那麼自己就算是自掏腰包刷政績了。當初自己搞出這麼屬於自己的產業,不也就是為了做這些事情的嗎?
聽說裝備工業公司找到了一家商業信息公司為大家提供支持,幫大家支付前往慕尼黑參展的費用,羅冶、林重等一干工程機械企業都來了勁頭,迅速響應裝備公司的號召,派出人員加入展團。
羅冶是上一屆慕尼黑展會上唯一參展的中國企業,但那一次它也只是派了三個人前往,帶去了一些技術資料和圖片,而沒敢把自己的主打產品150噸電動輪自卸車的實物運過去,因為運輸實物的成本實在是太大了。但這一回,有辰宇信息公司出錢,羅冶、林重等企業可就不客氣了,羅冶送去了一台新開發的175噸自卸車,林重則送去了一台42立方米礦用挖掘機,這也是它在引進國外技術基礎上開發出來的自有智慧財產權產品。
不過,展團里參展規模最大的還並不是羅冶和林重,而是一家名為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的合資企業。這家企業不但派出了一個擁有10幾名成員的銷售團隊,還運去了包括推土機、建築用挖掘機、混凝土泵車等在內的五台工程機械。辰宇工程機械公司的參展費用是自己出的,沒有花辰宇信息公司的錢,所以別人也就不便說什麼了。
至於這兩家公司都以「辰宇」命名,其中是否有什麼瓜葛,兩家公司的人員都諱莫如深,其他人想問也問不出個名堂,索性也就不去管了。
「嘯辰,你覺得我們這一次真的能夠開門紅嗎?」
站在室外展區的設備旁邊,王偉龍又一次向馮嘯辰提出了這個問題。同樣的一句話,他在前來德國的飛機上已經向馮嘯辰叨叨了幾十遍。在他的內心,充滿著渴望,盼著羅冶能夠在這次展會上受到關注,哪怕只是賣出一台車,那也是一個「零的突破」了。這個夢想讓他忐忑不安,一方面覺得中國還是一個技術落後的國家,要在這樣高級別的展會上得到客戶的青睞幾乎沒有可能,另一方面又覺得有馮嘯辰親自出馬,必定是會不同凡響的。
馮嘯辰呵呵一笑,說道:「老王,如果我是你,我就會擔心另外一件事情了,這件事遠比你現在擔心的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