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2023-09-25 04:28:52 作者: 神聖午睡
14、第十四章 闊太的消遣
就這樣,劉太高高興興地跟著范晴回到了公司。既然是甲方的眷屬,范晴就不好太怠慢了。她妥帖地安排劉太的四個孩子們去一個空的會議室玩,讓劉工和晶晶照看一下。美其名曰是陪伴,其實是怕孩子們亂跑,打壞了模型,或撕了書。然後再把劉太請到會議室里給她做第一次客戶訪談。
建築設計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建築師必須充分了解甲方的需求和喜好,才能為甲方設計出滿意的房子。甲方到底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建築?這件事必須由甲方來告訴建築師。
然而,很多甲方根本就說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大項目還好些,既有專業團隊,又有各種條件限制,而且空間大到超出了甲方的想像力之後,甲方反而想法就少了。最怕的就是那種獨立的小項目,比如室內改造,樣板間裝修,會所之類。甲方往往是有的是想法,但全都說不清楚。
在很多甲方的腦子裡,做建築設計的過程就如同上帝創世紀一樣輕鬆: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便有了光。實際上建築設計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過程,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規範、造價、結構……而審美上的要求更是近乎玄學。很多甲方在描述心目中的理想建築時,喜歡說一句「歐式的!」然而僅僅聽到這句話,你並不能判斷在這位甲方大人心目中,這個「歐式」到底是從何而來:是因為參觀了凡爾賽宮?去了托斯卡納地區旅遊?是看了某一部電影?
這時候,就到了展示建築師腦子裡的「建築風格搜尋引擎」智能化程度的時候了,建築師會用各種方法,來將甲方虛無縹緲的念頭,引向一個具體的目標。比如,拿出一些現成的名建築圖片,給甲方一一展示:這樣的?這樣的?還是這樣的?
等到甲方終於說:「對對對,就是這個!」之後,建築師才能確定,甲方到底喜歡的是哪一款「歐式」。
這過程也有點像心理醫生做諮詢,幫甲方找到他真正的自己。所以既是確認任務書,也是和客戶增進感情的過程。范晴做事比較認真,她把這些問題整理出了幾個模版,設計了版式,每次問客戶的時候拿出來一份做問卷調查,顯得特別正規。
范晴拿出問卷,問劉太:「請問您要做的是什麼項目?」
劉太說:「咖啡館!特小資的那種!」
「您有喜歡的類型嗎?」
「有啊,我就喜歡那種韓劇里的咖啡館!」
「嗯……比如Zoo coffee?或者漫咖啡?」
「對對對,就那樣的!」
「好的,那您的這個咖啡館大概多大面積?」
劉太露出了迷茫的表情:「咖啡館一般……都多大啊?」
「那要看您的需求了。普通的小咖啡館有個100多平米也可以了。但是大的,像漫咖啡,也有上千平米的。」
「大的和小的……有什麼區別?是不是就擺的座位不一樣?」
「也有功能上的區別。小的咖啡館,比如像星巴克吧,都沒有真正的廚房,只做一些簡單的食品加工。主要就是喝咖啡。座位呢,也就是一些不大的咖啡座。而大的咖啡館很多會有後廚做一些簡餐。而且除了咖啡座,還有那種比較大的包間,可以做活動,開會什麼的。」
「那你說哪種好啊?」
「就是針對不同需求和不同客戶群的。選擇哪種,主要取決於您的需求。」
「我都行。反正就想開一個特別浪漫的,就韓劇里的那種咖啡館。就是桌子是那種特別好看,特別上檔次的木質的桌椅,房間要亮亮的,有一整面牆上都是畫,然後服務員都穿得很漂亮……對,門口還有大大的陽傘!」
范晴運筆如飛,把劉太的描述翻譯成設計要點記下來:室內風格為溫暖明亮,多使用原木家具,場地採光要好,要有可以使用的臨街的室外空間……
「您有大致的預算嗎?」
「預算?預算我也無所謂啊。都行。范工,要不你給我建議吧。你的建議肯定靠譜。你說我應該開個多大的咖啡館?在哪兒開比較好?三里屯或者世貿天階?其實我也挺喜歡商場裡的那種咖啡館的……哎,我閨蜜說,現在都流行開在胡同里,以前是後海,現在好像是五道營比較好。不過,你說胡同里是不是去一趟太麻煩了?會不會顯得不上檔次啊?」
范晴當然不會攬這種責任,她微笑著說:「市場選址這些事我們就不專業了,我們只能根據已有的任務書來做設計。要不然,您先去找個商業策劃公司?」
「這麼麻煩呀……一個咖啡館還找什麼商業策劃公司啊?」
「其實您公司里就有商業策劃部,讓他們幫您做一個就行了。正好方經理他們一會兒過來開會,要不您直接跟他說?」范晴把爛木頭推回給闊達公司,心說,貴公司的老總夫人,還是貴公司自己多伺候伺候吧。
沒想到劉太皺皺眉,說:「我不想用老劉的人,這是我自己的咖啡館,我想自己做。」
范晴明白了,這位闊太就是閒的沒事,估計是韓劇看多了,想做點什麼消遣一下,以證明自己有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