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頁
2023-09-24 23:16:37 作者: 卓牧閒
早上打過電話,婆爺爺婆奶奶,二爺三爺二奶奶三奶奶(堂爺爺堂奶奶),小叔,大姑二姑,大舅媽二舅媽,大姨二姨三姨和小姨,以及幾個沒出去打工在家搞副業的堂兄弟表兄弟全來了。
濟濟一堂,好不熱鬧。
跟著叫一聲「婆爺爺好婆奶奶好」收一紅包,叫一聲「二爺好二奶奶好」又收一紅包。這錢來得真容易,一個一個叫完,小包里鼓鼓的全是紅包。
「別不好意思,這是我們這兒的風俗。」
韓博指著正在隔壁樓房前水井邊準備中午飯菜的幾個中年婦女,一一介紹道:「穿黃衣服的是嬸嬸,樓房就是她家的。我們不常回來,這幾間老房子她幫著照應,隔三岔五開門開窗通通風,南方潮濕,不通風會發霉。短頭髮的是我大舅媽,我媽那邊親戚誰家有什麼事,她幫我們出人情,幫著把人情往來這些事辦了,回來再給她錢;最瘦的是小姑,我爸最小的妹妹,我和我姐就她帶大的。到現在還記得,她用擔子挑著我們,我坐前面,我姐坐後面……」
親戚真多,他外公外婆居然生九個孩子!
一個沒夭折,農村條件艱苦,又是在最困難的時期,怎麼拉扯大的。
相比之下,李曉蕾更關心「未婚夫」小時候的生活。看著四間低矮的舊磚房,輕聲問:「你小時候住哪一間?」
「東邊第二間,我跟我姐一間,我爸我媽住西面那間,最東面那間是廚房。」
韓博轉過身,指著一片已成為菜地的位置,不無感慨地說:「以前那有一排矮房子,養豬養雞養羊。我跟我姐每天放學,先撿雞蛋,先餵雞,然後一個去割草回來餵羊,一個燒水燙豬食。把這些忙完,再準備一家人的飯,吃完晚飯,收拾好碗筷才能一心一意做家庭作業。以前還養過鴨,我最討厭養鴨,它們晚上不回家,要出去找,不然會把鴨蛋生在外面。有一次從河邊走,腳被蛇咬了一口,毒蛇,腫好大……」
父親要出去做木工活賺錢,母親一個人要種六畝地。
兩個孩子把家裡活兒全包了,夏收秋收最忙的時候要下地割麥子割稻子,要繫著一大口袋下地摘棉花,要干一個農村孩子所有要幹的事。
李曉蕾腦海中浮現出一個畫面,一個小男孩人沒灶台高,站在小凳子上往鍋里打水,一瓢一瓢,裝滿蓋上鍋蓋,跳下凳子跑到灶台後面燒火。
好不容易把水燒開,再站在小凳子上把開水打到木桶里燙豬食,不能燙太多,不然提不動。雙手吃力的提著木桶,搖搖晃晃,東倒西歪,提到豬圈一瓢一瓢餵……
想到這些,她由衷地說:「韓博,跟你和你姐一比,我發現我好幸福。」
「現在想挺苦的,當時沒什麼感覺,又不光我們,家家戶戶幾乎全這樣。」
說話人姑娘又聽不懂,看看模樣把紅包送出去就行了,長輩很理解,讓小兩口自己玩,他們該聊天聊天,該打小牌接著打小牌。韓博回頭看看正笑眯眯盯著這邊的外婆,拉著她手走到河邊。
「在農村長大其實也挺有意思的,以前河裡水比現在清,淤泥被人家撈去當肥料了,河底乾淨,沒玻璃瓷片之類的東西。一到夏天,我就搞一個長木桶下河,我姐坐在河邊盯著我摸河蚌,一摸一大桶。把它劈開,用青椒炒,也可以做湯,很鮮很好吃。最多時一下午摸兩三百斤,各家送點,剩下的養著慢慢吃。」
「我小時候踢毽子,跳格子,放假去公園,要麼去文化宮。」
人比人氣死人,跟她這樣的首都孩子真沒法比。
韓博苦笑道:「這就是城鄉差距,文化宮,我到現在都沒去。小時候看書,上面寫小朋友去少年文化宮搞什麼航模比賽,真嚮往真羨慕。還有唱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交給警察叔叔怎麼怎麼的。我們這兒沒大馬路,一年去一兩次縣城根本見不著警察叔叔,特羨慕你們這些城裡孩子,感覺你們生活在童話中。」
第147章 鄉村夜宴
「韓總」家有錢兒子又當幹部,在所有親戚中的地位是最高的,請客這種事只需要掏錢不需要幹活。
菜是叔叔和嬸嬸一早去鎮上幫著買的,嬸嬸、大姑二姑小姑,幾個舅媽幾個姨媽一起動手,別說十桌,二十桌都沒問題。
中午簡單點,晚上是正席。
老房子太小太寒酸,擺在叔叔家,左鄰右舍的桌椅板凳和大碗盤子全集中到這兒了,客廳擠四桌,東西兩個房間各三桌。
陳所長、顏老師、黃公安等關係不錯的全來了,跟村幹部及外公外婆二爺三爺坐客廳。
酒菜標準比中特等獎那晚高好幾檔次,八個涼菜,八個炒菜,八個燉菜,有牛肉,有羊肉,有黃鱔,有老鱉,有整隻燉的老母雞……自己買菜自己做花不了多少,要是在絲綢賓館,一桌沒七八百下不來。
「王支書,陳村長、馬主任、王會計,我不能喝酒,只能以飲料代酒,感謝各位賞光,感謝各位一直以來對我家的照顧。說去東海太遠,有機會去新庵,提前給我打電話,良莊離新庵很近,我一定會盡地主之誼。」
村幹部,老家的「父母官」,必須以禮相待,不然人家會說你忘本。韓博端起杯子,一臉誠懇。
「韓鄉長,好不容易回來一趟,搞這麼客氣,搞這麼誇張,我們都不好意思。」
「王支書,韓鄉長跟他爸一樣,痛快,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