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頁

2023-09-24 21:51:21 作者: 燒柴煮咖啡
    裴英原本還覺得「李明」過於男孩兒氣了,但聽到這個解釋,頓時眉花眼笑,心裡甜得像是喝了蜜一般,頓時便點了頭。

    ------------

    第274章 添妝

    李雲心遲疑地問道:「二哥,二嫂,你們是不是忘了,五嬸兒家的明哥兒……」

    李雲心本來是想說李希明也占了個「明」字,李希仁和裴英卻沒等她把話說完,就想起來這一茬了。

    兩人「啊呀」一聲,急忙要給明姐兒換個名字。

    思來想去,過了許久才想好。最終定下了一個「暉」字,諧音智慧的慧,小名兒就叫慧姐兒。

    這樣一改,裴英更滿意了。

    其實在裴英看來,直接叫個「李慧」也不錯啊,似乎比「李暉」還要更柔美幾分呢。

    但李希仁很顯然是想要按照排行來取名的,便沒有堅持。

    田氏嫁進了李家,其實除了聶氏,還有一個人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這個人不是別人,恰恰是老爺子李景福。

    老輩人難免有些偏見,他一直有些擔心,寡婦命硬,那三合村的謠言裡講的,田氏剋死了趙鐵牛的事情是真的。

    但見李希義這樣堅持,而且全家人都信服的孫媳婦兒裴英一手張羅了這個事兒,便什麼也沒說,只為了這事兒多抽了兩袋煙。

    喬細妹最是了解他,一邊幫他搓菸葉,一邊笑話他:

    「孫子娶媳婦兒,竟然把爺爺愁得不行。說出去多招笑呢!哈哈……」

    李景福忍不住有些生氣:「你說說你,這說的都是些啥話?我這不是惦記義哥兒麼?」

    「沒事,放寬心。

    要我說呀,那田氏的模樣,看著挺周正、挺正派的。不是那種讓人不省心的狐媚子相。

    正所謂『有福之女不入無福之家』。

    我說句不好聽的,怕是這田氏太有福氣,那趙家人擔不住罷!」

    李景福聞言心裡稍微好過了一些:

    「那你說,趙家人擔不住,咱們李家人就擔得住了?」

    喬細妹笑道:「咱們李家人的日子,是個什麼勢頭兒,你看不出來麼?」

    聽了這話,李景福總算放下了幾分心事。

    只是他心裡,還是覺得忽忽悠悠地,懸著塊兒石頭。

    只是喬細妹開解過他之後,這塊兒石頭就懸在了心口窩位置,晃晃悠悠。

    而不像原來那樣,懸在他腦瓜頂上,晃晃悠悠。

    田氏嫁進來之後大概兩個月左右的功夫,已經跟家裡人都熟悉了起來,大傢伙兒漸漸地也了解了田氏的性情。

    她容貌的確周正,但是屬於偏端莊大氣那一款的,不像裴英那種燦爛明亮的柔美。

    田氏的性子,也跟她的相貌一般,是端莊大氣的。

    田氏和裴英的關係處得也相當不錯,這兩人之間,彼此欽佩,一點兒都不像當初曹氏和聶氏那樣,互相別苗頭。

    老兩口兒看著就覺得,若是李家的孫輩,都能像二房的仁哥兒和一義哥兒兩家這樣,和睦相處,李家大興的日子,就不會太遠了。

    李雲心沒有把話說出口,心裡卻覺得,老兩口兒過分樂觀了些。

    大房的兩個孩子,很顯然一直游離在李家之外。

    分家之前就是如此,分家之後更是如此。

    李希仁結婚的時候,李希文和李雲珠好歹還都到了場。不過也可能是因為趕上了過年。

    李希義結婚的時候,不知是不是因為他娶的田氏是寡婦的緣故,李雲珠和李希文,兩個人都沒有來。

    只派人捎來了賀禮。

    李雲珠派來的是龐家的婆子。

    李希文派來的卻是他一個隨身的書童。

    這個書童是李希文近期從牙行新買來的,簽了死契,連身價銀帶契書費用、牙行佣金等等,攏共花了大約三兩三錢銀子。

    書童的年紀跟裴蘇差不多大,模樣清秀,穿著半舊的青色短打下人衣裳,行動伶俐,口齒清晰。

    老兩口兒看著他,心裡卻五味雜陳。

    按說要買個下人,或者雇個長工,在老李家如今的財力,也不是做不到的。

    但老兩口兒沒有這個概念。

    若不是怕戶籍定等的時候,把自家的級別算得太高,他們其實很想多添置些牛和騾子之類的牲口,但卻並不想買人。

    這書童的名字是李希文給改的,叫阿九。

    因為李家長房,算上李雲珠和林氏肚子裡那個小的,一共八口人。

    老兩口兒隱隱約約地覺得,李希文身上,似乎起了什麼變化,有些往李槐那個方向靠攏了。

    可這好像也不能怨文哥兒。

    李槐小時候還是做過一些農活兒的。

    雖然老兩口兒都慣孩子,尤其是這頭一個孩子。但那時候家裡人口少,李槐也幫著他們兩口子做了不少力所能及的事兒。

    但李希文,似乎打小兒就沒做過什麼活計。

    從幾歲大就開始啟蒙,然後就一直讀書、讀書、讀書……

    這麼多年下來,好像也沒有讀出個什麼名堂來。

    童生試雖然過了,但那之後就一直停滯不前。不但功課上沒有什麼長進,似乎這生活上,也變得愛講究吃穿了。

    就連用的那筆墨紙硯,都開始要用些名品了。

    這話曹氏跟聶氏抱怨過一回,然後便傳到了老兩口兒的耳朵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