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2023-09-24 21:51:21 作者: 燒柴煮咖啡
孩子多了,就沒個老實氣兒了。
你追我打、鬧鬧吵吵、笑聲鬧聲哭聲喊聲,能把房蓋兒都掀飛,李雲心光是看著都覺得腦瓜仁兒疼,老太太喬細妹卻偏偏覺得十分滿足。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熱熱鬧鬧、喧喧嚷嚷,又按部就班地流逝著。
轉眼間,便來到了另一個重要的節日:冬至。
靠山屯的人家,來自五湖四海,祖籍哪裡的都有,菜系五花八門,口音也多種多樣。
但冬至祭祖的習俗,倒是幾乎家家戶戶都一樣。
不只是靠山屯,整個祥雲鎮,乃至整個渤海郡,在這一點上都是一樣的。
為了祭祖,李家人提前三四天就開始用金紙疊元寶、用黃紙拓印紙錢,這些是冬至祭祖的祭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準備冬至日的祭品,除去要準備上供用的饅頭、菜蔬、酒,還有香,便是這元寶與紙錢的用量最大,而且這部分,也是孩子們最能幫得上忙的部分。
------------
第231章 滷味
若是論起渤海郡本地習俗,除了祭祖之外,便是家家戶戶都要買了羊肉,回來煮生薑羊肉湯,喝羊湯,吃餃子。
據說,倘若冬至日不吃餃子,冬天裡會凍掉耳朵。
冬至的餃子餡兒是固定的。
一定要用羊肉為主料,還要加上蔥、姜,黑胡椒和花椒來調餡兒。
李雲心兩輩子加起來,還是頭一回吃這種口味的餃子。滋味有些沖,不如在現代的時候吃過的餃子順口。
但這種餃子,吃進肚子裡,感覺暖洋洋的,一股暖流一瞬間便會流遍四肢百骸。
李雲心的飯量,平時吃餃子需要吃三碗。可今兒個剛剛只吃了一碗,就已經覺得渾身上下都暖洋洋的了,肚裡也飽飽的,幾乎沒有多少空地方了。
冬至日雖然占了一個「至」字,卻不是最冷的日子。
過了冬至沒幾天,李景福等莊稼人盼望了許久的、今年的第一場雪,終於落了下來。
雪下得不大,剛剛夠把地皮蓋上薄薄的一層,就停了下來。
雪花在空中飛舞,一團一團、一簇一簇,像柳絮一樣輕盈,卻沒有柳絮楊花那般大,反而更像是春天柳條上的芽苞一般,小巧玲瓏。
下雪的時候,李景福一直抽著旱菸袋,蹲在院子裡,盯著灰黃的天空,悶悶地抽了整整一袋旱菸。
喬細妹就勸他道:
「景福啊,你也別太上火了。
秋日裡你就看著天兒,說是要發大水,給我們都嚇夠嗆。那傢伙,愁得我都睡不著覺。
結果這大水倒是真發了,但不是沒咋波及到咱們這兒嗎?
這雪下得少了多了的,那是老天爺做主。
但要不要為了這事兒上火,這得你做主啊!」
李景福聽了這話便硬擠出來一個笑臉兒,結果這笑得比哭還難看呢:
「細妹,你別跟著上火啊。這天兒啊,就是雪下得少點兒,說不定過幾天,這大雪就下來了呢。現在擔心還太早了。」
喬細妹明知道李景福還在擔憂,也不說破:
「那你下地窖去,給我搬兩顆菘菜出來。挑大個兒的,今晚上包餃子!」
自打外頭的天際降溫到滴水成冰,而且一整日都不會化冰的程度,李家人就把家裡的雞鴨宰了一批,都處理成了白條雞、白條鴨,掛在棚子裡,凍得邦邦硬。
現在雞圈裡,就只留了幾隻天氣暖和的時候表現得最好、幾乎日日下蛋的母雞。鴨子乾脆一隻都沒留,全都趁著肥嫩,一波宰了。
李希仁專門給倖存的母雞們搭了個冬日裡專用的雞窩,外頭帶門兒的。
讓它們能夠躲在裡頭,擠在一塊兒取暖,還能在天氣不好的日子裡,避避風雪。
李雲心把雞鴨的內臟收集起來,集中滷了一波,分了兩種口味。
一種加了辣椒和花椒、麻椒,做成了麻辣風味的,另一種則是傳統的五香味兒。
孩子們都很喜歡吃。就連辣味的這種,本來李雲心是打算自己拿來解饞的,沒想到他們竟然也吃得很歡。
一邊嚷著「辣死我了辣死我了」,一邊嘶嘶哈哈地吸著涼氣,吃得涕淚橫流、嘴巴通紅,也堅決不捨得放手。
道哥兒和德哥兒因為搶麻辣的滷味,互相嗆嗆起來,後來還為了這事兒打了一架,把聶氏氣得,拿了個鋤地用的耙子,追得兩個兒子滿院子跑。
等到事後,聶氏冷靜了下來,就又開始怪罪李雲心,做得太少,分配也不公,挑唆她兩個懂事乖巧的小兒子不和睦。
聶氏願意說的時候,嘴巴還是很巧的。
再加上她平日裡一貫是經常被人懟的形象,這一控訴,立馬就有人出來挺她。
沖在最前頭的就是李榆:
「小六子不是我說你,你這也太不懂事兒了!你少吃一口,多給你哥哥點兒怎麼了?咋就那麼饞呢?」
聶氏聽著這話就有點兒刺耳。
若不是知道李榆的秉性,還以為這是諷刺自家那倆娃呢。
二房最小的德哥兒,也已經九歲了,李榆不說讓他們照顧妹妹一點兒,反而反過來讓八歲的李雲心讓著他們這些做哥哥的,這話聽起來就好像有哪裡不對。
但聶氏的臉皮厚度也真是不一般,她全然不顧其他人的眼光,附和道:
「心姐兒,你聽聽,你爹都比你明事理!你說你一個小丫頭片子,有好吃的不想著哥哥弟弟,專門往自己嘴裡塞,這事兒像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