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2023-09-24 20:52:26 作者: 皎皎
「高中部那邊有問過嗎?高中部教學樓的頂層靠窗邊的同學應該可以看到初中部教學樓的屋頂的一些動靜。」
因為初高中學習壓力不同,南都二中的初中部和高中部的作息時間略有差異。初中部是五點下課,高中部是五點五十分下課。因此,在潘越墜樓的那個時間內,學校里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初一初二的學生已經基本離校,初三年級和高中部的學生還在上課。這個階段,在學校里晃來晃去的人著實不多,而這些人里能夠有閒心抬頭往人家樓頂上看的更少了。
高中部教學樓和初中部教學樓隔著一個大操場遙遙相對,高中部教學樓和初中部一樣,樓前有兩排香樟樹,這些香樟樹阻礙了大部分樓層較矮的高中班級的視線,但總有那麼幾個可以看到對面初中部的動靜的。
李澤文冷靜地分析:「初中部教學樓距高中教學樓的直線距離是一百六十米,一個一米六高的人在一百六十米外上形成的視角是約為三十分,也就是說,視力超過0.8的眼睛都可以看清初中部屋頂上是否有人。在高中教學樓里能看到初中教學樓屋頂的班級是在樓頂的高一年級的六個班,每個班平均有七人靠窗坐,總人數是四十二人。當然,中學生的近視率也很高,假設這四十二人里有三分之二的近視率,經過矯正後,視力能達到0.8的學生大約還有二十人。這二十名學生只要側一側頭,大致可以看到初中部教學樓的動靜----更別說當時初中部的樓頂還在修建天文台,在上課的間隙,往初中教學樓屋頂看的人應該是有的。」
縱然徐雲江當了這麼多年刑警,也極少聽到這麼冷靜的數據分析,他苦笑著搖了搖頭:「你的數據分析可能有道理,實際上,這四十多名學生中的大部分學生都盯著黑板的,南都二中是名校,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上很認真,上課時不會往外看。最關鍵的是,還有可靠程度的問題。」
「怎麼說?」
「當時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我們詢問那些高一年級的學生時,大部分高中生都說自己沒注意初中部樓頂的動靜。不過有個高中生說自己看到了初中部樓頂,他說他看到了幾個人在初中部的樓頂上----我們當時覺得這是條大線索,可仔細一查才發現,那個男生是近視眼還有散光,雖然戴著眼鏡但眼鏡的度數和不匹配,他不可能看得清初中部樓頂上的細節。我們跟他求證的時候,他才說,因為自己平時在學校沒存在感,老師也不重視他,所以決定編造新聞,找一點存在感。」
郗羽莫名驚詫:「怎麼能這樣啊?」
徐雲江看了她一眼,平靜道:「提供虛假線索的人一直不少。」
「你們是不是批評了這名學生?」李澤文問。
「當然。」徐雲江一臉理所當然,「這是誤導。」
李澤文短暫一默。就中國高中生的生態狀況而言,在同學被批評的情況下,就算某人真的看到了什麼也未必會說了。
李澤文又問:「那操場上的體育生有沒有看到初中部屋頂的動靜?」
南都二中的體育不算強項,但高考永遠是最強力的指揮棒----只要高考有體育加分,中學就不可能完全不重視體育。所以南都二中也有一些體育生,人數不多,依然以學習為主,體育對他們是一種加分的手段。每天的下午四點到六點,體育生就會在操場進行跑跳投等各種訓練。在潘越墜樓的那個時間,操場上應該也有一些體育生,如果他們在運動之餘抬起頭,應該也可以看到初中部屋頂上的一些動靜。
徐雲江眯了眯眼眼,他再次感受到了,這位教授確實是做了很多功課才來找自己的。他已經全面掌握了5月11號那天南都二中的方方面面。
「我們問了,當時體育老師們帶著體育生們運動會去了,所以當時操場上一個人都沒有。」
「果然,這樣就能說得通了。」李澤文微微頷首,「校志上有記載,當年的五月,體育生在全省的中學生運動會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看來他們參加的就是這一次的運動會。」
徐雲江說:「這就是我們當時面對的現實情況,沒有目擊證人。」
黎宇飛雖然沒當過刑警,但也覺得不對頭:「這也未免太巧了。」
是的,太巧了----李澤文慢慢咀嚼著從徐雲江這裡聽到的一手資料,簡直想感慨,完美的時機,任何一個時間都不會這麼完美。
李澤文說:「除此外,徐隊長,你們有沒有核實最後見到潘越的一些師生是否真的如他們所說,按時離開學校?」
「核實過,但用處不大。」
在天網誕生之前,在學校的攝像頭淪為擺設的情況下,警察只能依照口供核實師生的口供。對田浩然、畢新宇和孟冬這三名學生,他們的父母都證實他們準時回了家----但父母對自己子女的證明沒說服力。至於老師們,他們住得在學校教學區旁邊的教職工小區,小區剛剛建成,監控力度很不怎麼樣,當時甚至連個單獨的保安都沒有,調查某位老師是否回家也只能依託於口供。
李澤文聽完,略略點了頭:「所以沒有對老師多調查?」
徐雲江道:「要徹查一個人----還是老師,要有起碼的懷疑理由,我們沒發現老師們有什麼可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