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隱患
2023-09-24 18:12:58 作者: 平白兄
平淮署的事情已經落幕了,該接受懲罰的人已經接受懲罰了;
因此而流離失所的百姓有了募捐的物資,也能安然度過了;
顧名璘還提出了防範的良策,可見平淮署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機率會很低了。
京兆的局勢在漸漸和緩,一切都在向好發展,可是永昭帝的心情,卻沒有因此而舒暢。
因為,一個人進入了他的視線。
這個人,便是尚書左僕射謝玠。
國朝不設尚書令,以左右僕射統領尚書省事務,而國朝文官尚左,這兩者之中尤以左僕射最為重要。
永昭帝將謝玠放在左僕射這個位置上,當然是對這個人無比看重,對其為官的能力也充分肯定。
謝玠謹小慎微,也絕不摻和朝中任何的勢力,而且此人年邁,離致仕也只有幾年了。
永昭帝過去對謝玠這個重臣十分滿意,將尚書省交給他手上,也十分放心。
可是……這一年來謝玠的表現,實在讓他有些失望了。
年初,謝玠為曲公度而出言,引領朝中官員為曲公度求情,永昭帝雖然意外,雖然不喜,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他可以理解謝玠的想法。
謝玠與曲公度同為中樞主官,兩者接觸比旁人多,多少還是有些感情在。
而且,曲公度為官的確受人讚賞,像謝玠這種在官場打滾了一輩子,對名利早已經淡漠的人,心中反而剩下一些純粹的堅守了。
其為曲公度出言,永昭帝可以理解。
理解是一回事,心中不喜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後來,謝玠在朝中逐漸活躍起來,在世家一事上也積極支持緹事廠的建議。
他倒不怕謝玠與汪印有什麼勾結往來,這兩位都是無比拎得清的人,很清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然而,這一次輔助太子監國,謝玠的表現太差了!
這激發了永昭帝原本那絲淡淡的不喜,讓他異常震怒而且失望。
謝玠身為尚書左僕射,輔助太子監國,可是京兆卻出現了平淮署這樣的大事!
朝局動盪,百姓艱難,謝玠坐鎮京兆,完全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愧為尚書左僕射,辜負了朕的期望!
「許是謝玠年紀真的太大了,力不從心……」永昭帝自言自語道,越發覺得謝玠不行了。
尚書左僕射的位置太重要,謝玠才不配位、德不配位,尚書省、國朝必有災殃秧,謝玠不能再留著了!
下一刻,永昭帝的眉頭微皺,雙手無意識地在御案上輕拍著。
謝玠是不能留了,不過年初才撤了中書令,中樞主官已經空缺其一,他總不能在這個時候將謝玠再拔了,不然中樞就不成樣子了。
看來,謝玠只能暫時留著了……
不過留著是留著,卻不一定要用了。
想到這裡,永昭帝朝房保吩咐道:「傳朕旨意,令汪印立刻進宮。」
汪印接到口諭的時候,正在關注著與周雲川有關的事情。
運轉閣的吳不行從山東道傳回信息了,正如汪印所料的那樣:一無所獲。
周家的重要子弟早就不知所蹤,剩下的那些旁支子弟一問三不知,平時連周雲川的面都沒有多見。
現在,部分緹騎仍在山東道追索周雲川的情況,吳不行已在返回京兆的途中了。
聽到口諭後,汪印便立刻進宮,向永昭帝請安之後,便靜靜立在殿中,等候永昭帝的示下。
皇上有召,所為何事?
永昭帝看了看汪印,開口說道:「愛卿,讓緹事廠將京兆三品官員以上的情況匯成卷宗,事無巨細,一一報備,朕要儘快看到。」
汪印當即回道:「是,臣這就去辦!定會儘快上陳。」
永昭帝想了想,再加了一句:「不拘京兆,其餘十大道三品官員的情況也一併呈上。」
「是,皇上!」汪印這樣答道,沒有半句多餘的話語。
他臉上仍舊淡漠得什麼都沒有,心中卻不是無波無息。
皇上想知道朝中三品官的情況?
三品是國朝重臣,每一個都不是簡單的人,皇上突然想知道這些重臣的情況,是為什麼呢?
他抬頭看了永昭帝一眼,看到帝王神色不豫,於是知機地什麼都沒有問,很快就退出了殿外。
當天晚上,汪印在暇日齋的時候,封伯前來稟道:「大人,宮中有消息來了。」
汪印淡淡點點頭,接過了那一張拇指大小的密信過來一看,上面只有幾個字:水北弓箭之藝極佳,頗念之。
在大安朝,山南水北謂之陽,也偶稱左,弓箭之藝當然就是射了,頗念之,當然是皇上頗念之。
皇上惦記著左射……惦記著謝玠!
皇上為何會惦記著謝玠?
汪印想到了永昭帝所下的命令,三品的重臣……三品的重臣再往上呢?
便是更為少有的二品!
除了一些皇公親貴之外,朝中二品官員,也就是中樞幾位主官了!
汪印神色微變,身上那股淡淡的殺氣猛烈了一些。
他突然想明白了,平淮署一事,不僅針對太子和五皇子兩位殿下,還針對謝玠!
謝玠是二品尚書左僕射,這代表著什麼?這代表著背後之人,最終意在台閣之位!
台閣之位,誰會謀取台閣之位?
汪印站了起來,拿出了緹騎特別繪製的官階志,白皙修長的手指在黑字上一一撫過,最終在一個人名前定住了。
吏部尚書羅朋雲。
吏部尚書是三品,又是皇上的心腹,且在尚書省,若是謝玠致仕,羅朋雲就是最佳接替人選。
而關於吏部尚書,汪印知道有一個人與此關係極為隱秘。
那便是現在被關押在緹事廠大牢的周雲川,與刺殺皇上有勾連的周雲川。
汪印的手指在那幾個名字上來回移動,心中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隨即,他對封伯道:「封伯,本座以為……皇上遇刺一事與平淮署出事,乃連環手筆。這背後的人……意在台閣之位!」
遇刺發生在大祭路上,平淮署出事的時間還要更早一些,兩者風馬牛不相及,沒有人會把這兩者聯繫起來。
就是汪印在這之前,也不曾想到這一點。
若非他從小姑娘知道了兩年後周雲川將會升任吏部尚書,也不會發現這個線索。
但是,兩年後的事情,那不應該被知道,也就是說,周雲川與吏部尚書之間的聯繫,現在是絕對不會被人發現。
所以背後的人確定不會留下任何線索,換言之,只有找出薛兆蓀背後的人,順藤摸瓜,才能知道周雲川背後的人!
封伯聽了,當即便說道:「主子,老奴這就讓運轉閣去追索薛家的人。」
雖然他詫異不已,不知道主子是怎麼將這兩者聯合在一起的,但因著對汪印無以倫比的信任,他知道主子的結論就是對的。
薛兆蓀的妻子兒女還在逃,薛兆蓀身上的線索,要比周雲川多,運轉閣就算將整個大安翻一遍,也要找到薛家人的下落。
汪印點了點頭,目光仍舊落在那些名字上。
台閣之位,誰會想謀取台閣之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