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2023-09-24 16:42:54 作者: 三春景
    幾十年後的人聽到加班兩個字就覺得頭痛,常常避之如蛇蠍!但對於這個時候的人卻不是這樣,這個時候的企業就算不是國企之流,那也是街道辦那種集體企業,總之都是特別紅,特別專的!不存在加班不給加班費的情況!誰要真那樣了,立刻就會被抓典型!

    加班有補貼,對於這個時候的人來說是個極大的誘.惑,大家都是爭著加班的。

    別小看加班補貼算起來也不多,最多幾塊錢,這個時候保底工資之外多出來的幾塊卻是能當大用的!有些家庭條件不好的人,一個月生活費合不到十塊錢,也就是說,幾塊錢,足夠節約的話,生活十天半個月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真想把毛思嘉弄去坐辦公室,並不會比安排到生產車間麻煩。

    不過毛爸毛媽還是不滿意,做紡織廠職工當然很好,但總想找到更好的。他們自己就是這個層次,自然希望閨女能一山更比一山高。

    所以合計了一番,也只把這個選項當成是備選。因為毛媽是紡織廠職工,毛思嘉只要能留在首都,進紡織廠是很容易的事情...這個時候可是有頂班這種做法的,毛媽又只有毛思嘉一個姑娘,她進紡織廠本來就沒有什麼阻力。

    至於說兩人到底想把毛思嘉送到哪裡去上班,還是要看這個時候最受歡迎的職業——醫生、售貨員、司機,有的時候還會加上一個『人事』。不是說沒有比這更好的職業了,去做幹部不好嗎?去軍隊不好嗎?

    實際上還有不少好去處,但這幾個職業屬於老百姓也能夠得著的。比如說幹部吧,誰都想做,但是一般的老百姓能做嗎?過去還能通過讀書獲得入場券,現在也不講究讀書了。平頭老百姓想要做幹部,就得抓住一些機遇...只是機遇這種東西又哪裡是那麼好抓住的。

    總之,可遇不可求,不能把這個當成是『常態』。遇到當然好,遇不到也不能吊死在這一棵樹上啊。所以普通老百姓說到工作,還是聽診器、方向盤、售貨員、人事這幾個最吃香。

    毛媽是做人事的,毛爸是司機,到了閨女毛思嘉這裡,不說越來越好,總是希望她至少不比他們差。

    只是醫生不說了,需要專業知識,毛思嘉顯然沒戲。司機則是毛爸不希望閨女去做,同樣也不在選擇的範圍內。這樣一來,毛思嘉要麼向毛媽看起,做人事,要麼去做售貨員。

    人事和售貨員都是很好的工作,值得爭取——當然了,這也只是毛爸毛媽的想法而已,實際上無論哪一個都是需要仔細計劃一番才有可能的。

    毛思嘉家裡的生活條件放到時下,是典型的小康之家,放在北京,甚至放在全國都是很好的那種。能比她家條件更好的不是沒有,但都不屬於普通老百姓的範疇了。

    只是這種程度的家庭條件好沒有什麼用,至少不能讓毛家的人脈得到質的飛躍。毛爸是做司機跑長途的,藉此人頭活泛,到哪兒都能遇到朋友。但他結識到的這些人也只能說是同一個階層內的兄弟,像是過年的時候搶年貨,可以免去排隊之苦...但要說更重要的事上指望別人出力,這就很難了。

    毛思嘉找工作這顯然是大事!對於這個時候的人來說,工作是一輩子的事情,工作單位決定命運並非虛言!這個時候的人幹什麼的時候也不會強調錢、權這些,但是總會問一句哪個單位的。

    這其實就是一種隱晦的探問!只要知道這個人的工作是什麼,其他的也就都知道了...這個時候大家對於各個單位掛鉤的一切都是門兒清的。

    「要說思嘉當初就該一直學手風琴...再學點兒舞蹈什麼的,看看思嘉這身段兒!要是當時一直學下去了,進文工團或者地方歌舞團搞搞文藝,不是很簡單?」

    胡同院兒里最熱鬧,街坊鄰居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打起來的時候可以用大量的髒字,不停地問候對方家裡親戚。但真要有什麼事,又是親如一家人的。第二天陽光明媚,多的是出來曬太陽的鄰居,毛媽順勢就說起了毛思嘉工作的事。

    院兒里一嬸子顯然十分可惜毛思嘉當年沒有接著學手風琴的事。

    毛媽只能笑著道:「那孩子自己不願意學了...也沒辦法,強按牛頭不喝水的,總不能逼著孩子去吧。」

    早些年的時候毛媽也挺可惜的,覺得閨女漂亮、氣質好,學那些東西也快,就像丈夫說的,天生就適合搞文藝。但最近卻改變了想法,如今的風向標誰也看不清楚,和文化、文藝這些東西沾邊,都覺得危險!今天還風光無限呢,明天或許就是另一個樣子了,如此還不如做一些普通的工作。

    至少能平平安安。

    只不過這話不能直說,所以她也只是順著鄰居的話往下來。

    又有一個鄰居笑的很大聲,笑完了之後才湊過來:「毛錚和秋芬你只有思嘉一個閨女,有的時候瞧著孤單,這個時候卻顯出好處來了...獨生子女都能留下來,免了你家骨肉分離。」

    說到這裡的時候,這鄰居又壓低了聲音:「楊家那閨女,和你家思嘉同一年生的,也要中學畢業了!將來怎樣還說不定呢!」

    有人好奇地問:「那怎麼說呢?是個什麼打算?」

    「哼哼...能有什麼打算...如果能的話,當然還是想留下的。只是這事兒不歸自己說了算,得看分配。」然而說是這麼說,根據前幾年的分配方式來看,除了極個別的,沒有特殊情況的知識青年都是要上山下鄉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