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2023-09-24 15:03:23 作者: 天行有道
    除了自由,她什麼都有了。

    郁宛道:「你這麼不待見萬歲爺,那乾脆南巡也別去了,讓給別人罷。」

    她看穎妃就饞得不得了呢。

    慶妃哼聲,「憑什麼不去?我伺候他十多年,這是應得的。」

    機智如慶妃,自然看得出過了這村未必再有這店,一次兩次的還不要緊,若再來一次南巡,言官們必定得死命勸諫,國力也禁不起這般消耗,還是抓緊機會及時享樂罷。

    郁宛拜別慶妃,又去景仁宮著意安慰了穎妃一番,她自個兒都覺得越來越像中央空調,可也沒法子,誰叫穎妃最信任她呢?慎嬪一死,穎妃愈發將她看成唯一的主心骨,「咱們蒙古女子勢單力孤,唯有擰成一股繩,別人才不敢隨便欺負咱們。」

    郁宛:……

    這些老鄉的被害妄想症不淺啊,誰能欺負得了誰?惇貴人再得勢,也不敢去找穎妃的麻煩,休說位份天差地別,光是塊頭上的差距就足夠叫她喝一壺了。

    不過她也理解穎妃的落寞,畢竟妃位數穎妃過得最透明了,愉妃好歹有個好兒子,將來五阿哥封親王,她便是妥妥的貴太妃;舒妃雖然失寵得早,可畢竟有家世門楣撐著,好事多多少少能沾點光,上回也跟去南巡。

    只有穎妃是被人遺忘的。

    郁宛無從勸起,這叫她能怎麼說,本質上穎妃是她的低配版,樣樣不如,何況無論皇帝還是太后都覺得宮裡只要有一個蒙古女子得寵就夠了——即便穎妃生得再漂亮些,結果也無太大不同。

    她是成也出身敗也出身,可要是她想開點,也算另一種層面的屹立不倒了。

    穎妃自然沒這般大局觀,不過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豫妃妹妹,姐姐往後可就全指望你了,你可得為蒙古部落爭口氣。」

    在她看來,只要郁宛混成名副其實的後宮一把手,想扶持蒙古嬪妃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到時候無論南巡還是秋獮,能少得了她的份麼?

    穎妃一臉熱切與鼓勵。

    郁宛:……感覺肩上的擔子更沉重了呢。

    可惜她是拿了主角劇本的鹹魚,積極進取升級打怪神馬的,註定不與她相干。穎妃的願望再美好,也只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郁宛在為穎妃的期許而心虛,而惇貴人卻為了皇帝邀請容嬪同行而如臨大敵,更糟心的是還捎帶上一個寧常在——後者的容貌雖比容嬪略遜一籌,但也是隨便艷壓的存在,畢竟是阿里和卓從回部佳麗精挑細選出來的。

    汪氏的心情壞透了。

    郁宛卻覺得很正常,乾隆爺無疑是一個擅長端水之道的人,阿里和卓送來福常在寧常在,自然是對清廷示好,而皇帝冷落了二人年余之久,這顯然說不出去,那就只能從別的方面予以補償了——何況寧常在嚴格來說不算占名額,她一直照宮女那般伺候容嬪的,只當容嬪帶了個丫頭便是。

    可在汪氏眼裡,便是主僕倆聯起手來想與她爭奪寵愛,看來不光蒙古專出狐狸精,回部的妖女也不少,個個都想將她拉下馬取而代之呢。

    汪氏覺得自個兒簡直是被人迫害的小白花,悽慘透頂。

    第175章 偷聽

    正月十六日, 乾隆奉太后從北京啟程,開始他人生中第四場南巡。隨行人員浩浩湯湯,足有兩千餘口, 而馬匹在這個數目上足足增添了一倍有餘,此外, 還有騾車四百兩, 駱駝八百匹,縴夫三千六百人。

    郁宛看得咋舌, 這一去一回得多少花費?皇帝還真是不把錢當錢使, 他老子辛辛苦苦攢下的家當, 就這麼輕而易舉揮霍掉了。

    慶妃倒是神色如常,「縱觀前史, 歷朝賢明的君主不會超過三個,萬歲爺還算識大體的, 後面的怕是更不如呢!」

    郁宛趕緊去捂她的嘴, 「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都敢往外說。」

    不過慶妃這種樸素的唯物史觀還是頗令她佩服的,看來智者不分時代,慶妃若在先秦時期,恐怕也是老莊一流的人物。

    慶妃笑道:「自然,萬歲爺哪日殯天,我也得鼓盆而歌呢。」

    郁宛趕緊去看周遭,還好沒什麼人留意,這可比方才那句話還嚴重十倍——慶妃是活得太瀟灑了, 她還要命呢。

    看她疑神疑鬼的模樣, 慶妃只得閉口, 「好了我再不說了, 咱們老老實實坐著談天罷。」

    其實她對乾隆倒也沒什麼不滿, 毀了她的是這座皇宮,是祖宗規矩,而非某個人,從她奉旨選秀進宮的那天起,便已註定了她的命數。

    她只覺得遺憾,臨走也沒對那人剖明心跡,只怕還以為她是自願——或許說了也不會有太大變動,但,連試都不試就放棄,難免叫她以為自個兒是個懦夫。

    郁宛的目光卻落在御駕旁邊的那襲風姿倩影上,「和敬公主也來了?」

    看上去又胖了不少,可見生活如意,難為腿下馬兒還載得動她。

    慶妃懶洋洋道:「不獨是她,諸位親王也在,這才叫聲勢浩大呢。」

    郁宛心念一動,那拉氏斷髮那麼轟動,未嘗不是乾隆爺覺得有損顏面的緣故,這麼多宗室都在,但凡鬧起,皇帝臉上當然掛不住,郁宛眉間蹙起,愈覺煩躁難安。

    行至山東德州府時,巡撫與知府特意安排了文人墨客御前獻詩,雖是頌聖之作,卻辭藻精妙,唇齒留香,乾隆自是無比高興,賞了前來接駕者大小荷包各一對,之後又在行宮接受本地官員的朝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