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頁

2023-09-24 14:03:22 作者: 不見白駒
    李放接著道:「當然,諸位青年俊彥若真有從戎之志,李放自然也不會拒絕。只是有三件事需要事先說明。」

    眾人一開始以為李放有心拒絕,本已氣餒,此刻聽他話意,似乎尚有機會,不禁紛紛道:「是何條件,請王爺明示——」

    李放道:

    「其一,生死自負。戰場上刀劍無眼,本王不能承諾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安全回到金陵。」

    「其二,諸位到了襄陽,我不會特意關照。不論誰到了行伍之中,都需從一名小卒做起。若想任職,需憑自己的軍功與真才實學努力爭取。」

    「其三,令行禁止,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是我竟陵軍的軍規。若有違背,李放定嚴懲不怠……諸位若是可以接受,自可留下,若是不願,亦可自行離去……」

    此言一出,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出半柱香的時間,廳中之人竟已走了個乾乾淨淨。

    王府門口,一輛輛馬車相繼套上車轅。人們交頭接耳,先前的諂媚奉承此刻已成了憤恨不平的尖刻話語。

    「不過是一個不知來歷的女子所生的私生子,他橫什麼橫,人家廣陵王可是正經嫡子,也沒像他這樣鼻孔長到天上去。」

    「就是,難怪那些高門大族、朝中大臣都不喜歡這位竟陵王。初時我尚為他抱不平,今日一見,這位竟陵王,見面不如聞名。西北戰功,未必全是他的功勞……」

    「竟陵王如此霸道,我看他是在襄陽橫行慣了,只怕早有不臣之心。他手握重兵,實在是我朝的隱患,改日我定要向陛下參上一本,奏他一個不敬之罪……」

    這些人並未刻意降低音量,叫罵之聲順著夜風登堂入室,落入李放之耳,他臉色肅沉,透過層層的亭台樓閣,投向遠方。

    廣陵王府。

    謝之棠坐在李昶的書房之中,雖然李昶在昨日金殿廷議之後便已離開金陵前往廣陵。但不知為何,這位素來被李昶視為左右手的謝之棠並未隨之一同前往,而是留在金陵的王府之中。此時已是深夜,書房進出的人猶是不少。

    忽然,有人報導:「公子,竟陵王府有情報傳來。」

    「說——」

    來人是廣陵王府的一名幕僚:「果然如小謝公子所料,李放拒絕了哪些登門求出路的官吏,他們中的不少人出來之後罵罵咧咧的,有的人還說要上本參奏竟陵王呢。」

    謝之棠微笑道:「甚好。本來經過這次蘭陵之圍,雖然那些高閥士族仍然站在廣陵王這邊,但是朝中一些低等士族與寒門出身的官員漸漸傾向於李放,甚至有人暗中奏請陛下應奪嫡立賢。今日這一來,便是要讓他們認識到竟陵王的大腿不是那麼好抱的……這幾日你便將今日前往竟陵王府的那些人安排到東府,不論他們有什麼要求,一概滿足……」

    幕僚苦著臉道:「可是,小謝公子,我們東府也沒有那麼多的閒散職位,而且那些人根本就不堪大用,又怎麼安排得了。此事還需稟報王爺知情……」

    謝之棠道:「你只需將這些人帶到廣陵,放到一個院子裡養起來。如果職位不夠,再增加一些便是,至於一應的錢糧支出,自然有我謝家負擔。若是殿下怪罪下來,有我擔待。」

    謝之棠既如此說了,那幕僚只好點頭道:「是。」

    ***

    李放目送那些人離開竟陵王府,不由生起消沉懈怠之感。

    他方才固然是聲色俱厲,可是平心而論,他所言並無過分之處。襄陽的二十萬大軍,又有何人不是如此呢?他心中卻有那麼一絲微弱的希望,會有一些人,哪怕是一個人會留下來。如此一來,能讓他覺得金陵這座城或許還有救,大周朝還有救。

    可是卻一個也沒有,繁華鄉是英雄冢,短短的八年,金陵煙水便已磨去英雄志氣,處處與自己格格不入。

    在他身後傳來一聲嘆息,卓小星道:「你又何必如此?這些人在金陵也算不大不小的官兒,王爺卻一次性將所有人都得罪了個乾淨。如此一來,在朝堂上只怕更沒有為你說話的人……」

    李放回頭看著她,道:「你是不是想說不過是十幾個人而已。襄陽偌大所在,難道還安排不下十幾個人嗎?」

    卓小星點點頭。

    李放嘆息一聲道:「廣陵王背靠謝家這棵大樹,莫說十幾人,便是數百人也可以安排下。但在我襄陽,每一個士兵都是與我共歷生死的兄弟,每一份錢糧都是襄陽百姓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又怎麼可以用來養一些不相干的閒人,只是為了讓這些人在朝中替我說些好話。這樣得來的聲名,我李放寧願不要……」

    卓小星心中嘆息,她總算明白了,她剛聽說竟陵王此人之時的惡評如潮是怎麼得來的,這人得罪人的功夫真是讓人拍馬也趕不上。

    李放道:「天下毀譽,我又何必在乎。我只是嘆息,在我說了那番話之後,滿堂之人,竟沒有一個願意留下來。金陵雖有向戰之心,卻沒有能死戰之人。寒族尚且如此,遑論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

    他並非今日才明白此理,否則一開始也不會力阻謝王臣帶著龍淵劍回金陵。只是此時親身所見,仍是不免唏噓。

    卓小星搖頭道:「世間總是貪生之人更多,卻並非沒有不畏死之人。這些人既然找上竟陵王府,多半是想著讓你幫他們周全,眼見達不到目地,自然便離開。而那些有血性之人,又何須他人周全,早已置身洪流,以自身為屏障,保家衛國,這樣的人在襄陽有二十萬人之眾,正等著王爺回去,你又何必氣餒呢?」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