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2023-09-24 09:35:00 作者: 夾心棉花糖
    周二柱雖然是周家三兄弟裡面最沉默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但是毫無疑問,生性穩重的他在許多事情上與周老爺子的看法有著驚人的相似,現下眼看著眾人臉上都帶了幾分不情願出來,畢竟,雖說是同族,自家老爹又是曾經的里正,但是既然已經逃出來了,那麼過往的一切就都已經變成過去式了,即便是長輩,也不能完全替他們拿主意,便代替周老爺子開口解釋道:

    「咱們還在村子裡住著的時候,又何嘗想過自己還會有逃出村子、來到郡城的這一天呢?我們的根在周家村,那麼,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是東陽郡,還是別的什麼更遠的地方,其實本質上都無甚差別,現階段在這裡暫留,也不過是因為這裡是遠離戰火、且依靠我們的腳力就能走到的最大的地方罷了。

    何況,東陽郡比起宛城這些地方來說,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便是它的水運,有了船隻,我們去更遠的地方也就會更方便了,而不用苦哈哈地走陸路,這樣一來,只要我們打聽清楚了情況,能夠選擇定居之地的範圍也會大上許多。

    至於為什麼要先把戶籍遷移過來,大家可不要忘了,咱們原本是一群逃了兵役的人,離東陽郡近一些,還能在官府那裡使一使力,把這事兒就此遮掩過去,以後到了別的什麼地方,人家一看戶籍,就知道我們是東陽郡的人了,哪個還能把我們和青石鎮聯繫起來呢?所以,這筆冤枉銀子是必須要花的。」

    周二柱這麼清晰明了地解釋過後,眾人也都不得不承認,周老爺子的考量才是正確的,的確,以往他們也從未想過戰火會波及到青石鎮那個小地方,可是現在呢?誰能保證那邊的戰爭打完,兩位王爺不會掉過頭來一齊攻打燕王呢?誰又能保證東陽郡一輩子都會是安全的地方呢?所以,在戰爭還沒有徹底平息之前,他們在東陽郡只能是「暫住」,交三個月的租金也總比花大價錢買下院子以後發現還是得逃要強上許多吧。

    站在一旁的周長寧靜靜地看著,不發一言,同時也將村人有些不情願的表現都看在了眼裡,的確,時人安土重遷,就算他們一同逃來了東陽郡,也不代表著他們願意一直這樣居無定所地漂泊下去,而周老爺子,作為里正,也是作為族叔,在他們面前的確具有一定的權威,但是這種權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慢慢消散的,沒有人會一成不變,他們也會有各自的小心思,所以啊,人呢,無論在什麼時候還是得給自己留點兒「底牌」得好。

    「對了,長寧,這幾日你也好生在家裡溫習著功課,等到你爹去打聽出來哪家書院教得更好的時候,就讓他帶你去試一試,若是能進入書院中讀書,你的學問必定會大有長進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能讀得起書的人家哪一個又會是簡單的?作為本地人,總會知道的東西比我們多些。」

    作者有話說:

    今天上夾子帶來了許多點擊量,眾口難調,所以,在讀者的基數增大的情況下,會有讀者喜歡支持這篇文章,就會有讀者不喜歡其中的某一個劇情點,由於整篇文章的大綱我已經設定好,不想再多做改動,也想堅持自己的初衷——寫自己想寫的東西。

    因此,一直到本作品完結前,都不會再去看評論區了喔,希望沒有收到我回復的讀者朋友不要失落哈,等到完結了,我會一點一點翻出來再看的,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去和自己所寫的做個比對,以發現自己作品中的漏洞或是不足的地方,在下一部作品中再接再厲!

    第三十七章 生計

    周老爺子還記著周長寧讀書的事情呢, 他老人家呢,自家人了解自家人,祖上也沒出過什麼大官, 怎麼可能把這種光宗耀祖的壓力放在兒孫身上呢?對他們最大的希冀, 也不過是希望能讀書識字明理罷了,哪成想,卻有了周長寧這麼一個愛念書的長孫?他直到現在都還記得, 當初長寧考中童生的時候, 衙差來家裡報喜,他胸腔中涌著的那股激動的心情。

    同樣,他也能記得,在長寧準備去清河郡考院試的時候, 在路上便因著不適應而上吐下瀉, 不得不打道回府錯過院試的時候,醒來後孫子悄悄紅了眼眶,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屋子裡整整呆了一天。

    現下能有機會讓長寧再尋得名師教導,哪怕是要的束脩更貴些,他也認了, 在青石鎮的時候, 他倒是想掏這筆銀子呢,只可惜鎮上的私塾教學水平有限,教得最好的何秀才去考了三次鄉試也因著家底兒快要考沒了而被迫放棄。

    周老爺子是一心為了長孫打算, 周長寧也乖乖地應下了, 只可惜,他心裡的真實想法要是說出來, 只怕要唬老爺子一跳呢。

    的確, 周長寧前世乃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不假, 多少也和這些科考要看的書籍打過交道,但是打過照面兒是一回事,真真切切地去參加科舉考試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有原身的記憶,但是這份記憶大都是在他接收這副身體的時候被迫「灌輸」到他腦海中的,畢竟不是他「土生土長」的記憶,在他腦子裡就像是隔了一層霧似的,只怕還需要一段時間去重新回顧所學,才能把原身留下的知識融會貫通。

    此外,原身雖然考中了童生,院試也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才沒有參加,但是畢竟只是在鎮上私塾讀的書,學問又能強到哪裡去呢?古人常說,十年寒窗苦讀,這話的確不假,從院試到鄉試,難度上升得可不是一點兒半點兒,如果現在的大魏朝還是有一個集中統一的權力中心,還是由朝廷說了算的話,他倒也願意就這樣按部就班地讀下去,依著原身的天分和自己的努力,能讀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