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2023-08-31 20:54:47 作者: 何時秋風悲畫扇
    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再取得一場大勝,那麼全國其他各地的建文舊臣,絕對會有人起兵響應自己,屆時局勢就會反轉。

    而且梅殷深知,朱棣現在在北方,要抵禦韃靼的入侵,朱棣絕對沒有更多的兵力來平叛了。

    但是,榆木川大勝的消息傳回國內後,梅殷坐不住了。

    他知道不能再等。

    必須一場大勝,也只有一場大勝,才能改變局面,否則拖下去就是死,在這樣的局勢下,梅殷決定孤注一擲。

    他要吞掉明軍的一條線,以及這條線上的一個人。

    朱高煦!

    這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朱高煦那邊的兵力,是由京營地方衛所加江浙一帶的衛所屯兵構成,戰力不是絕對精銳。

    而且朱高煦還是朱棣的二兒子。

    這裡面有個很是微妙的地方:朱高煦也是最有可能問鼎儲君的人之一。

    另外一個是朱高熾。

    但朱高熾在應天坐鎮,所以若是朱高煦陷入危機,朱高熾會不會為了江山,故意整點么蛾子事情出來,借梅殷的刀來殺朱高煦?

    完全有可能!

    這就是梅殷選擇朱高熾的原因。

    戰爭,打的不僅僅是士卒、糧草和金錢,也打的人心。

    隨著梅殷的調兵遣將,平叛的朱能、鄭亨、徐輝祖和朱高燧發現,壓力驟增,梅殷似乎將所有兵力都壓了上來——這個錯覺不難理解。

    因為福建地形複雜的緣故,斥候撒出去,都要三五日才能傳回一點消息。

    甚至有時候撒一標斥候出去,能回來一般就算運氣好。

    地勢複雜,山險水惡,大部分犧牲的斥候,並不是死在地方斥候的刀劍弩箭之下,而是死在各種自然環境中。

    是以徐輝祖等人,根本沒偵察到,不是梅殷把兵力全部壓上來了,而是梅殷將應付朱高煦的兵馬,給撤到他們這邊來了。

    朱高煦是一員猛將。

    衝鋒陷陣他是無敵的,但論起謀略來說,還是比不過梅殷這位儒將。

    一看全面防線空虛了,還以為是徐輝祖他們大捷,導致梅殷不得不回防,於是大喜,率領著兵馬直接殺向泉州。

    這也怪不得朱高煦,這個時候的大明,消息傳遞確實很慢。

    等朱高煦發現其他進攻路線並沒有大捷,而他的深入是梅殷的誘敵之計後,已經來不及了,他已經率領大軍孤軍深入到了興化府。

    距離泉州,僅僅數百里。

    朱高煦知道上當了。

    但他不是朱高燧,沒有選擇找個好地方駐兵等待徐輝祖等人的並進,而是帶領著人,繞開有可能被埋伏的路線,直奔泉州。

    他要擒賊擒首。

    有些時候,危機也是機會,如果讓他此舉成功,那麼將來的儲君位置,天平將極大的傾斜向他,而且朱高煦也明白一個道理:他要是再被圍困在興化府,絕對等不到支援就會團滅。

    他率軍太深入了。

    而且他自以為是,覺得這樣的情況下,老大朱高熾肯定巴不得自己死翹翹,所以一旦被圍困,老大肯定會用各種理由,讓距離自己最近的鄭亨和徐輝祖,不來支援自己。

    所以朱高煦的選擇很直接簡單而粗暴。

    兵貴神速。

    以最快的速度突入泉州,然後和梅殷來一場你死我活的廝殺。

    然而梅殷也是這麼想的。

    於是在泉州和興化府交界處的楓亭,叛軍最後的兵馬和朱高煦的兵馬兩軍對壘,一場將決定大明未來走向的大仗,即將登場。

    天下共矚目。

    第263章 梅殷的窮途末路

    泉州,原來的州衙被緊急徵用,稍事擴張後成了「皇宮」。

    很是寒磣。

    事急從權,泉州的大小「文武百官」也沒說什麼,其實沒幾個人懷有多大的期翼,只是有些事情身不由己。

    況且並非沒有一線希望。

    前方大戰,整個泉州陷入意料之外的安靜之中:已無可增之兵,能否打出一片生天,就看率領梅景福、方玉山等人在楓亭和朱高煦大戰的梅殷能否取勝。

    若是勝了,大明境內建文舊臣受到鼓舞,遍地開花,朱棣顧此失彼,終將滅亡。

    若是敗了,那就是敗了。

    從今以後,永樂帝王的治下,不會再有建文舊臣搞事的土壤。

    不過梅順昌沒閒著。

    他是一位讀書人,正兒八經的讀書人,他甚至很少看兵書——儘管在應天時,梅順昌在五軍都督府的中府任職,但和在旗手衛任指揮的梅景福不一樣,梅順昌確實不善軍事。

    他看的全是經國治世的文章,所以這一次決戰,梅殷並沒有帶他去楓亭。

    梅順昌還有事要做。

    父親梅殷和弟弟梅景福懷著必死之念去楓亭為未來放手一搏,梅順昌則在梅殷的安排下,帶著母親寧國公主,他自己的媳婦以及弟媳婦兒等人,去了泉州府沿海重鎮——永寧。

    當然,少不了那個依然在穿開襠褲的幼帝朱文圭。

    永寧衛所中已無多少兵力。

    僅有兩千人——這兩千人也是梅殷可以留下來保護朱文圭的最後依仗。

    梅順昌站在城頭。

    在他前面的海面上,鐵鎖橫海之間有數艘大船,士卒們往來,不停的往船上搬著淡水、乾糧以及弓弩等輜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