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頁
2023-08-31 19:07:51 作者: 米迦樂
蘇珊說還不知道她倆的店面到底損失多大,非常慶幸正要裝修,店裡剛把舊裝修拆了,這幾天還沒有開工,店裡沒人。她還年輕,情感豐富,既悲傷又憤慨。
蘇珊可以看成是美國民意的代表,她的反應很典型。
禁飛令不知道要執行到什麼時候,人人都心慌慌。
蘇珊和米蘭達都問她有沒有什麼可靠消息,會不會有第二波襲擊?如果有的話,會是哪裡?蘇珊家還算好,不是大城市,如果真有第二波襲擊,洛杉磯會是很可能的目標。
張文雅也不敢說真的沒有第二波襲擊,萬一蝴蝶效應呢?
米蘭達也很緊張。
有錢沒錢,在這種時候差距不是太大,死神一視同仁。
只是有錢人能有保鏢,生存機會比別人稍微高那麼一點點。
開完電話會議,朗先生打電話過來,問她怎麼樣。得知她因為要安排災後救助,而不是因為身體不舒服而請假,這才鬆了一口氣。
「你要保重身體,我知道這幾天肯尼思參議員一定會很忙,你也會很忙。這種時期……」朗先生似乎輕嘆一聲,「你可以在家辦公,我給所有人放假兩天,明天他們才會回來上班。有什麼事情我會讓麗茲給你送文件過去,可以嗎?」麗茲是她的秘書。
「可以,這樣很好。大家怎麼樣?我忘了問,你們昨天也疏散了嗎?」
「一開始先躲到地下室,中午我讓他們全都回家了。」
還行。昨天那種震驚全球的大事件,也沒有人有工作的心思,還不如放假。
*
國會大廈今天恢復工作,議員們幾乎全都回去上班,有無數事情要商議。
兩院都在掐情報機構,質問美國有十幾家全國性的情報機構,居然無人事先覺察?情報機構也沒啥好說的,昨天從上午九點開始便開始加班加點的工作,CIA最先反應過來,說我們幾個月前便有報告,警告或許中東地區的某個組織或將襲擊美國本土,但無人重視。
這份報告今天上午被送到國會的一些相關委員會和白宮。
白宮則在忙著指揮救災,因為仍然禁飛,原則上就是從紐約和鄰近的州調撥物資和救援隊。紐約的消息昨晚便傳來,南塔和北塔倒塌後,第一批、第二批到達的消防隊、警察幾乎全部遇難!所以現在救援人手也是急缺,紐約州其他城市的消防員、專業救援隊昨天下午開始急援曼哈頓。
慘劇已經發生了,現在要做的首先是災後救援,以及找出應該為此負責的恐怖組織。
全世界都在看著美國,看著華盛頓。
*
肯尼思中午沒回來,午餐也是匆匆吃了,吃過午餐給張文雅打了電話,一路說著回了辦公室,又被喊去開會。
文山會海呀!
這幾天肯定忙翻了,要打仗就得要錢,這筆錢從哪裡來?國會議員們大部分都不願意開戰,軍工企業在華盛頓的說客很多,但也不會整天喊著想對外開戰,說實話軍工企業光是往外賣武器也足夠賺的,目前地球兩大軍火商就是美國和俄國。
她想起奧利佛·斯通的電影《JFK》將謀殺肯尼思總統的元兇直指軍工企業,在六十年代來說是很有可能的,但在二十一世紀來說,世界上多的是願意砸大錢購買武器的大冤種,安安穩穩賺這筆錢等於是軍工企業的養老金,不需要再有什麼戰爭。
這是由於七十年代美國在交趾投入了二十萬美國軍隊,打了多年居然還沒有完成任務,軍隊反而死傷無數,導致美國人的反戰情緒高漲;再加上十年前才打了一場毀譽參半的海灣戰爭,除非必要,議員們都不想再來一次戰爭。
實際上如果以特種部隊進行外科手術般的精準打擊,議員們和民眾肯定都不反對,這是以最少人數、最小代價進行的復仇任務,對美國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但小布希偏偏沒法選擇精準打擊,他只能選擇開戰。
不然就會被人認為他很「軟弱」,國內來說民眾對他失去信心,連任那就無望了;國外來說,被認為「軟弱」的總統代表了「軟弱」的美國,那麼以後誰都能來踩美國一腳了,尤其是俄國。
這是美國的面子問題。
以前她也覺得美國完全沒有必要再來一場戰爭,以至於深陷中東地區二十年,花費上萬億美元;但現在了解了一些美國政治,就明白小布希別無選擇。
換成肯尼思呢?也沒有第二條路,只能開戰。
唏噓!
所以美國花了這麼多錢,達成目的了嗎?
只怕成了別國口中的「大禍害」,而美國國內民眾仍然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脫貧。
小布希是成也911,敗也911。
開不開戰輪不著她操心,她現在想的是之後情報機構改組的問題。她不懂情報機構的雞毛狗血,但有人懂啊。
*
「改組?會嗎?」愛德華·沃倫沉吟,「美國的情報機構各自為政,情報不互通是最大的問題,這次……說實話我不相信沒有人事先察覺,只是……」
「只是什麼?」
「只是就算有人寫了報告,也不會引起上司的重視。如果重視了,便不會發生昨天的事件。」
「你可以利用這一點。」
沃倫短促的笑了一下,「我想是的。」
「你想參與嗎?」
沃倫看著她,「我?」
<span>傳送門: | |